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南极比北极冷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近年来,登山运动蓬勃兴起,登山者在一步步向上攀登的过程中不断激励自己,最终登上峰顶,欣赏那“一览众山小”的极致风光。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是登山爱好者的梦想和追求。读七大洲最高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七大洲最高峰中(     
A.有4座分布在北温带地区B.有5座分布在东半球
C.麦金利山在上海的西北方向D.查亚峰属于大洋洲
2.文森峰是最后一座被人类登顶的七大洲最高峰。攀登文森峰难度极大的主要原因是(     
A.山势陡峭B.海拔最高C.酷寒多狂风D.山顶有冰雪
3.调查发现,乞力马扎罗山比厄尔布鲁士山的雪线分布海拔明显要高,其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山体高度C.年降水量D.海陆位置
2024-05-21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阳泉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极科考站——秦岭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沿岸的难言岛,岛上岩石裸露,风雪交加。秦岭站的建设采用了模块化的建造体系(在中国先定做加工构件,再运到现场安装),能够实现短暂窗口期的快速施工。

材料二罗斯海的南部边界为罗斯冰架(冰架的底部为空腔),是一大片漂浮的冰川。近年来罗斯冰架消融、崩离明显。

材料三下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

(1)从气象角度简析南极科考站建设的困难。
(2)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秦岭站采用模块化建设的出发点。
(3)分析罗斯冰架近年来消融、崩离的原因。
2024-04-26更新 | 33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9+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3 . 2023年11月1日,我国开启了第40次南极考察之旅,在南极大陆太平洋沿岸区域建设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第三个常年科考站。12月12日,科考队员抵达目的地开展卸货和安装工作,计划在60天内完成新站的建设任务。下图示意我国南极科考站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新建的科考站是(     
A.甲B.乙C.丙D.丁
2.新科考站要求在60天内完成建设,主要考虑(     
A.减轻对环境的污染B.适宜施工时间有限C.施工材料补给困难D.避开太阳活动干扰
3.新科考站建筑主体设计时,较少考虑的是(     
A.墙体保温B.材料耐辐射C.室内通风D.防积雪掩埋
2024-04-05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基本概况
地区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示意图      
纬度位置南极圈及其以南北极圈及其以北
位置、范围以南极洲为主体,被A____、B____、C____包围以e____为主体,被a____、b____、c____三大洲包围
地形____为主以海洋为主
气候酷寒、____、烈风温度比南极高,降水比南极多,风速比南极小
中国科考站D____、E____、昆仑站、泰山站d____
2024-03-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4 欧洲、极地地区-【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南极罗斯海西岸的恩克斯堡岛地势西高东低,西侧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山梁,东侧为平地和丘陵,有3个常年积水的淡水湖泊,海岸线较平直,附近常年盛行偏西风,300千米范围内已有多国科考站。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经过综合考量科学价值、气候特征、场地特征、后勤可达性与未来拓展性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址在恩克斯堡岛。考察站的主体建筑位于完整基岩之上,长轴保持与风向一致,底层架空,呈南十字星造型。建筑内部高度集成,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建造,集中式建筑使建筑面积最小化,方便考察队员的生活、工作、交流,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下图为罗斯海新站位置和主体建筑示意图。



(1)说明罗斯海新站选址的有利条件。
(2)分析新站建筑形态特征的优越性。
(3)分析罗斯海新站建设模式的优势。
(4)说明罗斯海新站建成的地理意义。
2024-03-16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试题 -高中地理

6 . 2024年2月7日,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第三个南极常年考察站。在考虑南极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秦岭站的建设采用了装配式、模块化的建造体系。图为我国建成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站选择2月开站的主要原因是(     
A.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B.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
C.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人照明D.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
2.秦岭站建设采用装配式、模块化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A.装配式、 模块化便于长途运输B.便于在当地的窗口期快速施工
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便于生产D.距离我国较远,节省运输成本

7 . 20242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秦岭站西邻南森冰架,东濒特拉诺瓦湾冰间湖,其规划布局和建筑形态综合考虑了主导风向、地形因素及洋流走向,主体建筑位于完整基岩之上,长轴保持与主导风向一致,底层架空。左图为无人机拍摄的中国南极秦岭站,右图为当地的主导风向度数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无人机拍摄秦岭站照片时,相机的摄像头正对(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
2.秦岭站采用底部架空方式,目的是(     
A.便于通风透气,利于防潮散热B.降低地面风速,利于科学考察
C.避开深厚冰层,降低建设难度D.避免大雪堆积,防止掩埋建筑物
3.秦岭站位于下降风盛行区域内,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难度。该区域的下降风(     
①形成与极地高压有关②夏季出现的频率最高
③在晴朗的夜间更易出现④地势越陡峭强度越小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8 . 无人机是由外力驱动、机上无人驾驶、可重复使用航空器的简称。随着技术的成熟完善,轻小型无人机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极被誉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其中蕴含的科学奥秘吸引着众多学科的研究人员参与现场考察。完成下面小题。

1.无人机在南极地区的作业可以用来(     
A.测量冰层厚度B.追踪大型冰山
C.估算矿产储量D.监测太阳活动
2.除低温外,无人机在南极地区作业时还需要考虑的地理环境因素有(     
①强风②电磁③干燥④冰面反光⑤地形起伏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
2024-02-26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七调考试地理试题

9 . 南极作为极限环境的代表,在人类到达那里时,如何立足成为南极探险、考察的难题。早期,南极探险队采用居住帐篷、雪屋、木屋的生存方式。科考站大都建在南极大陆沿海,只有少数建在内陆。目前,我国在南极大陆已有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建),昆仑站海拔最高。左图为早期的科考建筑木屋,右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早期的科考建筑木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易拼装,利于施工,工期短B.坚固耐用,且易于维护
C.降雪量较大,不易发生火灾D.保温隔热,节能效果好
2.南极科考站大多建在南极大陆沿岸的最主要原因(     
A.昼长利于考察B.风力小地带处C.房屋地基稳定D.方便物资补给
3.关于我国的南极科考站说法正确的是(     
A.长城站观察极昼极夜现象最适宜
B.与昆仑站相比,罗斯海新站天文观测条件好
C.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优势在于全天候,观测广
D.科考站按气温由高到低依次为长城站、中山站、泰山、昆仑站
2024-02-23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10 . 气象工作者研究出一种符合北极地区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大于10°C,海冰开始融化时作为春季的开始。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少趋势,海冰的减少促使中国开辟到欧洲、北美洲的北极航线成为现实。下图是北极地区2002-2011年不同季节海冰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地区海冰面积最大的月份是(     
A.1月B.2月C.3月D.4月
2.与中国至欧美的传统航线相比,船舶在北极航线航行过程中(     
A.航行速度较快B.航行距离增长C.航行方向多变D.单位距离能耗低
2024-02-06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