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44 道试题
1 . 某池塘养殖密度高,换水困难,养鱼产生的鱼粪和残饵使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在池塘养鱼的同时种植蔬菜,不仅有美化环境、光合作用增氧等作用,还能提高产量和品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池塘鱼菜共生系统中,鱼粪中N、P元素的能量被蔬菜所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B.池塘鱼菜共生系统中,蔬菜根区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藻类的抑制体现了化学防治的作用
C.池塘鱼菜共生系统的设计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无需额外投入物质和能量
D.池塘鱼菜共生系统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了生态足迹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2 . 稻田养鱼是将种稻、养鱼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水稻和鱼双丰收的生态农业。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中种植的水稻植株通常呈均匀分布,此措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同碳元素一样,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也是不断循环的。为什么还要往水稻田中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田养鱼能够增加稻田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的复杂性,从而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稻田中的鱼能摄食害虫及虫卵,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意义是______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绘的田园生态画卷,诗句中能反映出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高三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3 . 如图I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生命活动过程;图Ⅱ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I中,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___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的。
(2)参与图I中④过程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成分。
(3)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主要是_________;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③是___________
(4)图Ⅱ中,B表示___________的能量,若鼠摄入能量为2.3×109KJ,A中的能量为1.8×109KJ,狼捕食鼠同化的能量为2.52×108KJ,则该生态系统由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有一定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6)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它具有的特性是: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__________,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4 . 图甲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一定时间内流经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I、Ⅱ、Ⅲ)能量的不同去向的相对值(分别用a、b、c、d表示,其中b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_(填写字母)固定的。图甲中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氮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可以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的施加氮肥呢?____________
(3)图乙中__________(填写字母)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向下一营养级的原因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有自身呼吸消耗、被___________利用和未被利用。
(4)为了获得更大收益,农民会清除农田中各种杂草,并防治农田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是:___________
(5)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除自生和循环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通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碳中和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人们采用生态足迹定量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初级消费者的生态足迹比次级消费者生态足迹大
B.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人口基数
C.在一定范围内,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越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弱
D.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碳排放,降低了生态足迹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C.信息传递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如图是生态工程化水产养殖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化水产养殖可能改变潜流湿地演替的方向与速度
B.池塘中鱼、虾等水产品中的能量可能大于池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此模式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研究小组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得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1;同时在对某淡水养殖湖泊I研究后,绘制了该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如图2;湖泊II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过度繁殖,不仅影响水环境的景观效果,还会引起水源污染;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湿地具有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等功能。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中种群数量最早达到最大的时间点是__________。在探究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兴趣小组成员将稀释100倍的酵母菌培养液摇匀后从中吸取少量菌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上,在显微镜下计数。若实验者计数了25个中方格中的5个,共有44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色的有4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活菌密度为_____个/mL。
(2)图2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群落。图中底栖动物和虾类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
(3)挺水植物(如旱伞草、千屈菜、菖蒲)既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又具有很好的景观效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若为了追求景观效应和经济收益而清除湖泊II中的旱伞草、千屈菜,单一种植菖蒲,则湖泊II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能力将会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水体中的水葫芦大量繁殖可能会引起水体二次污染,研究人员提议在湖泊II边建立以水葫芦为材料的饲料加工厂,饲料用于喂鱼,打捞池中的淤泥作为周边桑树的肥料,请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分析这种污水处理模式的优点: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9 .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实现生态良好、高质高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因此可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加快构建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推动高产、高效种养业转型发展。某地区推行桑基鱼塘模式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遵循循环原理,塘泥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和能量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
B.遵循整体原理,将生态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C.遵循自生原理,无废弃物农业利用种群的互利共存关系,构建复杂群落
D.循环农业在能量流动方面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10 . 在对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害虫进行消杀时,工作人员喷施了易在生物体内残留的杀虫剂M。一段时间后,检测到草原土壤,多种草本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体内M的平均值,含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草本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之间构成一条食物链
B.草本植物有一年生和多年生之分,可推测多年生草本植物中M含量可能更多
C.消杀害虫调整了能量流动的方向,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随着草原群落逐渐演替为森林群落,草原中的优势种占据的生态位变宽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