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基本属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老张自己挑着小红薯上集市,100斤最多卖50元,如今小张开了网店,10斤能够卖到60元,这一变化表明商品的(          
A.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分割B.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C.价格与供求存在内在联系D.交换方式决定商品价格
2016-12-13更新 | 642次组卷 | 5卷引用:2016届浙江10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政治试卷
2 . 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

三大产业结构比例(2009年)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2008年)

中国

10.6:46.8:42.6

1.7%(2009年)

中国/世界=3.5

世界平均

3:28:69

2.21%(2007年)


以各产业增加占GDP比重计算。
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解释为什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单一直徘徊在4.0—4.3%之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
(3)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 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2016-11-18更新 | 11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天津市高考真题政治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
(2)“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
材料二   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2014-06-23更新 | 24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天津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