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77 道试题
1 .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下列选项属于国家制定法律的是(   
A.2019年,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B.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C.2016年,全国人大批准下一年度的国家财政预算案
D.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若干关于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解释
2022-04-20更新 | 4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2018年,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艺术工作者王某为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体现出(   )
①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具有表决权            
②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具有选举权
③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具有选举权            
④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任免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 .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开篇语说道:“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请人大代表“审议”,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这是因为( )
A.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B.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
C.人大和政协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和共同的职责
D.人大和政协都是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机构,但职权不同
4 . 居民小张向市人大代表老王反映了所在住宅区停车难、出行难的问题,老王和其他人大代表深入实地考察后,向市人大提交了“解决城市住宅区停车难”的议案。这表明人大代表 ( )
A.依法行使监督权B.享有并行使提案权C.接受人民群众监督D.享有并行使决定权
2022-04-2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央进行了一系列部署,特别是在2017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制定乡村振兴法。承载亿万农民期待,凝聚顶层设计匠心与各方民智民力,历经三次审议,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4月29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2021年6月1日,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

回顾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制定过程,党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各种层次的座谈会,充分讨论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反复研究论证,不断修改完善,并深入地方调研,总结实践经验,特别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先后书面征求50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意见,最终成就这部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力的重器良法。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在乡村振兴促进法立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履职的。
(2)假设你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6 . 材料一   2022年9月,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在杭州举办,这是继2016年G20峰会后,杭州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活动。中共浙江省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基础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准备、公共安保等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各民主党派、特邀专家学者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支持亚运会的如期召开。2022年3月18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授权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临时性行政措施的决定》,授权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在亚运会举办期间,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突发情况,可采取临时性行政措施,全力保障亚运会的顺利进行。相信浙江一定能给全国人民、世界人民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体育盛会。

材料二   当前,做好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是保障亚运会如期召开的关键。杭州市Y社区居民委员会向居民征集抗疫方案,居民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不少建议。社区召开居民会议,对落户排查、清洁消杀、登记亮码等工作做出部署。同时制定疫情防控社区临时公约,授权居委会具体安排疫情防控工作。居委会及时更新疫情动态,会议事项和实施情况及时向居民公开。Y社区防疫工作受到一致好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浙江省筹办亚运会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制度优势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Y社区居民在疫情防控中是如何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
7 . 每一位人大代表都要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观念、法治观念、群众观念,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成为一个称职的人大代表,需要(     
①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
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意见
④对党负责、受党监督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 2022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决定。这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     
A.修改权B.立法权C.决定权D.审议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 靠法治”“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生态环境“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如此种种,都是拦路虎、绊脚石。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后果必严惩。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扎紧追责的笼子,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才能落地。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健全法制、落实法治,加强监督、加强问责。近三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共完成12部生态环境领域专项法律制定修改工作,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1)结合材料,谈谈人大和人大代表应如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地”。
(2)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10 . 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政府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③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政府
④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