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9 道试题
1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①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②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③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具体指导
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结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一文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能为各国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结合,能够发挥巨大的真理价值
③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方能体现其时代价值
④解决好中国的事情,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出发点,坚守中华文化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思想光芒照亮前路,学习热潮持续涌动。从中央到地方,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向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昂扬奋进。这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不断开放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②能够凝心聚魂,使我们党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
③是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理论体系
④是指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琼海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4 . 筑铁路.铺公路、建大泄……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对未来中国的建设作了美好的描绘,但风雨如晦,壮志难酬。如今,高铁飞驰、大港纵横、神舟问天……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将蓝图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原因是(     
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
②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
③立足时代,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④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这表明(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础
③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④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发展的经验总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     
A.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B.完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C.实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D.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7日内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仿真试题(专家版本三)
7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②它如实反映了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
③它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终结真理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仿真试题(专家版一)
8 . 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是对“现实的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逻辑起点的继承和发展。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①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②与时俱进是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③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④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9 . 以“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此次尼山对话的举办,旨在以儒家思想中蕴藏的深邃智慧照鉴数字文明的未来,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开辟新道路。这说明(     

A.儒家思想作为科学世界观影响着世界
B.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提供基础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7日内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调查政治试卷
10 . 马克思主义哲学着眼于现实的个人或人的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类的自由与解放,从而将消除异己力量的存在视为追求人的全面自由与解放的根本与关键。它深入到人的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证考察,揭示了现代人类所要面对的异己力量主要就是资本主义的统治。这充分说明了(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能够帮助全人类战胜异己力量的物质武器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人类改变世界、实现自身解放的科学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5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