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量变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新的时代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班学生以“理想、奋斗、成功”为议题进行探究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搜集整理的材料。

◆三大成功定律

荷花定律: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以前一天的2倍的数量在开放。第29天,池塘中的荷花才开了一半,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

竹子定律:竹子在前四年的时间里,仅仅长了3厘来。从第五年开始,竹子以每天|30厘来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里,竹子的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方来。

金蝉定律:蝉,要先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三年,忍受各种寂寞和孤独,通过汲取树根的汁一点点长大;然后在夏天的某一个晚上,悄悄爬到树枝上,一夜之间城变成知了:最后等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飞向天空,迎向自由。


结合材料,选择个唯物辩证法道理,谈谈你对三大成功定律的正确认识。
2 . “小确幸”,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发明的一个词,意思是指“微小而确定的幸福”,追求的是一种现世的安稳,营造知足常乐的氛围。青春的奋斗不能浅尝辄止,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用积极的态度、拼搏的青春,去收获人生的“大确幸”。这启示我们(       
①充分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②量变是质变的结果,质变是量变的准备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推动实践发展
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砥砺自我中前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求我们咬定目标、苦干实干、迎难而上、一鼓作气完成剩余的脱贫任务,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人全面小康社会。这说明(       
①促成社会飞跃,要求我们必须果断抓住时机
②促进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量变的积累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社会质变的重要条件
④推动社会发展的愿望和产生的效果总是一-致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1是一天,1.01是一天多做了一点儿,0.99是一天少做了一点儿。一年365天,365个1,就是1的365次方=1;1.01的365次方≈37.8,远大于1;0.99的365次方≈0.03,小于1。这几个公式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双方依赖,在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④持续性的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④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循环重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材料蕴含的哲学启示是(       
①形成于一定时代的哲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发展
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0-06-12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0届高三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7 . 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③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6-08更新 | 15502次组卷 | 22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0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久久为功,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这体现了
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树立创新意识
②要重视量的积累
③事物发展的趋势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④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6-04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高三年级第五次联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9 . 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
材料一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脚踏实地、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结合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
结合材料二,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阐释我们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10 . 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每天上午九点就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用脚来回蹭地,日久天长,竞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孜孜不倦40年才成就了这部鸿篇巨著。
运用“事物发展状态”的有关知识,分析“马克思的足迹”中所蕴涵的哲学道理及对我们青年人成才的启示。
2017-09-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