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55962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听取蛙声一片”的生态之美

吕伟超

今天人类面临的无穷困境,使得我们会轻率地把工业社会的原罪归结为“技术之蛇”的诱惑。殊不知,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的危机,罪不在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人对科学技术无节制、无道德的滥用。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意义,经济的转型升级,还要有赖于对“适当技术”的正确使用。

技术的“适当性”要从一国一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现实中去规定。一般说来,技术应当具有中庸的品格,它是温和的,其在提高生产率、促进增长的同时,并不会强烈地改变自然生态。比如同样是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杂交水稻技术因其温和而被认为是“适当的技术”,而转基因技术因其对自然生态具有强烈改变的倾向而不被认为是“适当技术”。还有适当技术应当具有“可反悔性”,即一项技术在投入应用的初期,可能很难预料它对自然生态造成的损害,而一旦损害发生,事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救济手段,恢复原有的自然生态。比如在开发清洁能源时,小水电就比核能更加具有“可反悔性”,因为一旦发现为开发小水电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事实,可以通过拆除水坝、恢复原状而达到修复生态的目的。但核电站一旦发生泄露等事故,我们就很少有反悔的机会了。另外,适当技术应当是合乎生态美学而不是工业美学的,因为美是整个自然生态和谐平衡法则的一种外观表现。符合生态美的技术,必然是亲和自然而不是违反自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工业社会象征的摩天大楼,其墙体的玻璃幕墙强烈地反射了太阳光,乃是不按照“天然本质”和“美的规律”设计出来的产物,而浙江永嘉农民在稻田里套养田鱼的传统农业技术,则是符合生态美学的“适当技术”。在这里,你既能感受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自然和谐,又能体会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生命潮涌、大道流行的生态之美。

在工业社会里,当时尚界把亮闪闪的金属片和复古草裙融为一体的时候,很难说我们对美的理解是更敏锐了,还是更迟钝了?在一个追求速度和讲求技术的社会里,美成了人为制造出来的消费品,而不再是心灵对自然的投射。如果我们想恢复对美的本真理解,把工业美学还原到生态美学,就要放弃对速度和技术的过度崇拜,学会过“有节制的生活”,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我们有更多的闲暇、更舒展的心灵去欣赏自然之美。遗憾的是,这种亲和自然、重视生态的思想旨趣和审美情趣,在近代以来,从被蒸汽机、技术主义支配下的“可操控的自然”里迅速退隐,有节制的生活也演变成了放纵的狂欢。

学会过“有节制的生活”,使我们有更多的闲暇、更舒展的心灵去欣赏生态之美。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生态危机既是科学技术的危机,也是人的危机。
B.凡是适合生态美学的技术就是适当的,反之就是不适当的工业美学。
C.适当的技术是温和的、中庸的,必然是不违反自然生态的。
D.放弃追求速度和技术,我们就能与自然和睦共处。
2.下列关于原文的推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段立足实际,提出了“我们不能否定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意义”的论点。
B.“适当技术”““技术之蛇””、“听取蛙声一片”引号的作用依次是突出强调、特殊含义、直接引用。
C.如果我们恢复对美的本真理解,把它还原到生态美学,重视生态的思想旨趣和审美情趣,那么我们对美的理解会变得越来越迟钝。
D.选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清晰透彻。
E.只有适当地使用技术,学会过有节制的生活,我们才能走出工业文明的泥沼,迈向生态文明的“美丽新世界”。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忠诚执着朴实写入心田

李拯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对全党全社会而言,对英雄模范历史功绩的最好铭记,对他们英雄风范的最好尊崇,就是学习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转化为兴党兴国兴军的强大动力。

忠诚是事业之魂。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身上闪耀着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生命里盛装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从防沙治沙到巡边护边,英雄模范之所以能够以非常之品格成就非常之事业,最大的精神支撑就是家国情怀,最大的事业支撑就是许党许国的忠诚担当。

执着是动力之源。英雄模范不是一天炼成的,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英雄模范向人们展示着执着和朴实的价值……英雄模范所展现的执着,就是为国为民奉献的志向坚定不移,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这种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这种积跬步、至千里的坚持,既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品质,也恰恰是每一个人实现精彩人生的必需品格。

朴实是立身之本。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是英雄模范们所共有的品质。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张富清,60多年来刻意尘封功绩,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充分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我们讴歌英雄、崇尚模范,不应该止于诚心正意的敬仰,而应该有起而行之、始于足下的行动。向先锋看齐,向英雄学习,筑起的将是永不流失的精神钙质。让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在自己的赛道上顽强拼搏,每个人都能拥有精彩的人生,为祖国和民族作出贡献。人人如此,个个争先,涓滴之水终将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心论点是我们要把忠诚执着朴实写入心田。
B.选文从忠诚是事业之魂,执着是动力之源,朴实是立身之本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
C.选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
D.选文最后一段再次强调讴歌英雄、崇尚模范的关键是起而行之、始于足下的行动。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第段省略号处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A.于漪用68年的从教生涯,写就了“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教育传奇。
B.于敏隐姓埋名28年,为氢弹关键技术突破作出了卓越贡献。
C.王继才用32年无怨无悔的执着和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D.屠呦呦勇于创新,为中医药科技创新作出巨大贡献。
2023-09-20更新 | 1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正是由于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客观真理,正是由于它高度概括了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正因为这样,我们要非常重视革命理论。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它来源于实践,又能正确指导实践,而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地指导了实践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地指导实践,一点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不掌握这个精神实质,那是不可能真正发挥理论的作用的。

有的同志说,我们批判修正主义,难道不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去衡量,从而证明修正主义是错误的吗?我们说,是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批判修正主义的锐利武器,也是我们论证的根据。我们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去批判修正主义,这些基本原理是马、恩、列、斯和毛主席从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概括起来的,它们被长期的实践证明为不易之真理;但同时我们用这些原理去批判修正主义,仍然一点也不能离开当前的和过去的实践,只有从实践经验出发,才能使这些原理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我们的批判只有结合大量的事实分析,才有说服力。不研究实践经验,不从实践经验出发,是不能最终驳倒修正主义的。

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研究新事物、新问题,不断作出新的概括,把理论推向前进。这些新的理论概括是否正确由什么来检验呢?只能用实践来检验。

毛主席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97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摘编自普通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删改)

材料二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知行范畴的讨论主要围绕知行的先后、轻重、分合等问题展开,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行观。

重行传统肇始于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论述,提出君子应当言行一致、以行为本。除此之外,荀子对于重行讲得更为透彻,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他用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将置于最高层次,使成为检验的标准。

到汉唐,中国哲学重行传统已经形成,但对知行关系的深入探究,则主要来自于宋明理学家的阐发。程颐首倡知先行后说,后朱熹修正了这种观点,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形成了知轻行重说的核心观点。至明中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力图达到融为一体的境界,这之中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哲学智慧。

到了近代,知行合一也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知行合一学说。

新时期,我们更是大力提倡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强调我们在实践中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历史流变,到新时代对于知行观内涵的注解,我们发现,只有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反对认识与实践相脱离,才能切实解决问题。只有始终坚持以理论为旗帜,以实践为导向,做知而行之的行动者,才能做到初心如磐,砥砺前行。

(摘编自2019年7月17日《光明日报》刘舒《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能够指导实践,是因为他们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并且对实践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
B.材料一既有哲学理论的高度又有典型文献的支撑,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形成了一种不可辩驳的力量。
C.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先秦时期就已形成重“行”的传统,荀子把“行”置于最高层次,并把它作为检验“知”的标准。
D.材料二中采取了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时期“知”“行”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层次的阐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掌握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了实践、理论离不开实践检验的精神,就能够真正发挥理论的作用。
B.只有实践可以起到检验真理作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成功了,其理论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
C.宋明理学家经由对“知”“行”的先后、轻重、分合等问题的不断讨论,最后在二者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
D.“知行合一”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发生质的改变,在新时代被赋予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内涵,焕发出蓬勃生机。
3.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撑“知行合一”观点的一项是(     
A.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B.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C.知则必行,不行则为徒知。言则必行,不行则为空言。
D.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在论证方面的特点。
5.“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用实践的眼光看问题,促进实践和理论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新时期公认的一个行为准则;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02-18更新 | 23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某国际大牌推出了一款黑色中长半身裙,售价高达29000元人民币,但有网友发现,这款裙子神似中国的马面裙。该品牌强调其采用了标志性的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却只字未提马面裙。尽管国内质疑该品牌文化抄袭的声音四起,但品牌官方至今没有表态,只是在中国市场内默默下架了这款新品,国外的网站上这款裙子在继续售卖。有媒体认为,这波操作难以被界定为抄袭,只能冠以文化挪用

在这一事件中,不少人被科普了马面裙的概念:马面裙,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马面裙的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其结构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此前,也有不少国际大牌借鉴中国元素,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出现在巴黎、米兰、伦敦的时尚舞台上,1981年戴安娜王妃曾经穿过红色的马面裙,当时的新闻稿写的是中式刺绣裙。这些借鉴参考,在文化领域并不少见,是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喜爱和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要想让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就需要主动去发现。在此之前,许多国人并不了解马面裙。争议事件发生后,众人才知道,这种款式不仅凝结了古人的实用智慧和审美情趣,更具有十足的现代感,只需稍加改良点缀,便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时尚单品。

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本来就是一种双向奔赴,韩国端午祭申遗等文化抢注事件一直让国人耿耿于怀,此次被挪用则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不过,与其停留在口头的抗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

(摘编自张晓涵《文化挪用,应让公众更关注传统文化守护》)

材料二:

文化挪用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根据内涵的不同,文化挪用可被归为实物挪用非实物挪用,前者通常是指对有形物体的占有,而后者更为抽象,通常表现为内容挪用和主题挪用。内容挪用指某文化中的文化成果被其他文化中的创作者借鉴、利用,又可具体分为风格挪用和母题挪用,两者都指异文化对本文化中文化成果的挪用,只不过前者会主动地表明挪用对象的出处并以此进行自我标记,而后者则是利用异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来创造性地再现本文化。而主题挪用指在文化塑造中有意地借用其他文化中的个体与机构。

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特别是文化挪用本身所具备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等特征让人将其视为是刻板印象的输出。但是,文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传播的,即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这在好莱坞电影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符号化的目的是便于传播与记忆,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

在对文化挪用进行讨论时,要避免绝对原创性的误区,避免陷入保守主义与自闭主义。一种文化若想进入世界舞台,就必须以适合其传播的形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马克思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即用世界性文学来包容所有在其自身文化之外出现与发展的文学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世界文学能够包含任何影响力超出本土文化的作品。作为日益成为学术关注重点的世界性文化全球性文化,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地方性,即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具体而为之的,而是各个文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产物。简而言之,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对立的产物,如果想要自身文化在世界体系中获得发展与尊重,就要让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中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普遍性。

中国文化实践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也要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积极意义,善用文化挪用,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与文化星丛中的其他文化进行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傅满洲”“陈查理式的想象,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以符号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实现文化走出去文化自信

(摘编自徐冠群《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某国际大牌面对网友的抄袭质疑,虽然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在中国市场下架了这款新品,部分媒体认为这是一次“文化挪用”和文化抄袭。
B.在此次风波之前,国际大牌在创造领域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参考并不少见,这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与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C.此次争议事件推动了国人对马面裙的认知,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凝结古人智慧和审美的服装款式也能成为当下的时尚单品。
D.好莱坞电影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说明文化传播最终一定会走向符号化和片面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二关于文化挪用的分类,材料一中引起争议的某国际大牌的行为是内容挪用中的一种。
B.文化挪用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使其不断输出刻板印象,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因此,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
C.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文化传播,能引发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文化的持续输出。
D.若想进入世界舞台,中华文化必须经过适合其传播的形式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在欣赏、学习、沟通中获得发展与尊重。
3.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行为中不属于“文化挪用”的一项是(     
A.美国迪士尼公司将中国传统剧目《花木兰》改编成动画片,将原始版本中的核心主题“尽忠尽孝”演绎为女性解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题。
B.英国BBC主持人迈克尔·伍德撰稿主持的纪录片《中国故事》,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从古代夏商周到改革开放时代的巨大历史变迁。
C.伏尔泰将元代戏剧家纪君祥所创作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为欧洲经典剧目《中国孤儿》,借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符号来宣扬启蒙精神。
D.美国网飞公司翻拍刘慈欣的科幻巨作《三体》,起用欧美当地演员饰演原著中以中国人为主的主角群体,讲述超越时间、文化和种族边界的故事。
4.《礼记·曲礼》有言,“毋剿说,毋雷同。”面对文化挪用,中华文化应该如何突围,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8-19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