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孟浩然(689-74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19299510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酬张少府》:这首诗是王维晚年居辋川时与友人的应和之作。②北阙:帝宫。③青阳:春天。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中“松风”“山月”意与境相谐,主客观一体,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B.王诗尾联即景悟情,一问一答,以“渔歌”正面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
C.孟诗第二句中的“南山”并非实指,而是诗人化用“悠然见南山”的典故。
D.孟诗中“白发”青阳”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当地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情感上的异同点。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注】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于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听觉角度写环境,上句以钟鸣表现山寺安静,下句突出渡口喧闹,对照鲜明。
B.颔联写人们沿江回到江边小村,引出我乘坐小舟归向鹿门山;同为归,然心情有别。
C.这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用作者行踪把二者巧妙连接在一起。
D.诗中“幽人”指庞德公,也是作者自况,表现了他喜爱并主动追求隐逸生活的天性。
2.孟浩然提倡诗歌创作中“抒情言志、表情达意不必太直露,要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这首诗是怎样体现他的创作理论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2020-05-18更新 | 37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孟浩然

念尔习诗礼,未曾违户庭。

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

坐弃三冬业,行观八阵形。

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鹡鸰

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注]①偏露:父死,失去荫庇保护。②鹡鸰:也作“脊令”,《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以“鹡鸰”比喻兄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简单介绍了莫甥等人自小学习诗书礼教,没有离开过家庭的情况。
B.莫甥等人丢弃多年从事的职业,边走边看军事所用的八阵图,准备参加西征。
C.诗中刻画了莫甥等人整理行装的细节,接着写奔赴边庭,营造出了阔大空间。
D.全诗语言质朴典雅,冲和淡泊,却蕴含了壮逸之气,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自然。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1-05-30更新 | 21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整体分析:孟浩然的《从张丞相游纪南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通过描写随张九龄狩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猎活动的淡漠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既有对官场繁华的描绘,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冲淡中蕴含的壮逸之气。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张丞相游纪南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

孟浩然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

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

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

十里届宾馆,徵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

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注】①张九龄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时,辟孟浩然入幕。本诗写于诗人与裴迪等幕友随张九龄在纪南城狩猎之时。②从禽:追逐禽兽,打猎。田:同,打猎。③金张:汉朝名臣金日䃅、张汤及其后人,他们数代高官。此处用于指张九龄的地位尊贵。④狂歌客:楚人接舆,披发佯狂不仕。⑤旃:赤色曲柄旗,用以招致大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点题,“从禽”“云梦田”呼应题目,也为后文描写狩猎的场景作了铺垫。
B.时已年末,诗人登城四望,不禁生出思乡之情,与后文游猎取乐的热闹氛围大不相同。
C.最后两句和第一、二句首尾照应,写自己并不喜好田猎,却也为能跟随长官行动感到荣幸。
D.本诗与《江城子·密州出猎》都直接描写了狩猎时的盛况,但两首作品表达的情感不同。
2.《唐音癸签》评论孟浩然的诗:“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本诗诗句简要分析。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