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人物传记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277587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①有人曾说:中国总是被这群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群勇士中,一定有一个叫钟南山的人。

②钟南山骨子里的,从小就埋下了。12岁那年,他偷偷找来一把大伞,从三楼一跃而下,幻想像武侠片中的豪杰一样凌云腾空。没想到,伞边翻卷,支撑力不足,钟南山狠狠地摔在草地上,瘫坐了一个多小时,一声不吭地爬了起来。

③成年之后,钟南山投入到了医学行业。1971年他刚进入广州第四人民医院时,是医院里功底最差的大夫。因为一次医疗诊断失误,他被科室的医师们揶揄嘲讽,他羞愧难当,每天见缝插针地开始了医学术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几个月内,他写下了4大本医疗工作笔记,暴瘦24斤,很快胜任了临床工作。

④43岁时,他通过了选拔考试,赢得了到英国留学的机会。当时,中国医生没有资格直接参与临床手术,钟南山只能做一些查房、参观实验的边角活。他知道,只用眼睛看根本不能做出成绩,导师也不看好他,只允许他待满8个月。钟南山不服气,决定改变局面。为了观察真实的实验过程,他在自己身上抽血30多次,记录好实验数据;为了研究一氧化碳对人体影响的课题,他狂吸一氧化碳。要知道,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高达22%,就相当于连抽60支香烟。他成功了,不仅证实了导师的演算公式,还指出了推导的不完整性。导师心服口服,告诉钟南山:你想待多久都可以。毕业时,英国一家大学极力挽留钟南山,希望他在皇家医院工作,钟南山则执意要回国。导师弗兰里给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写信,热情赞扬钟南山:我从未遇到过一个学生,像钟医生这样勤奋,合作得这样好,这么有成效。

⑤钟南山在他的日记里写道:我终于让他们明白了,中国人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我第一次感觉到做中国人的骄傲。从此他成长为一个敢医敢言的钢铁直男,在医学的荆棘丛里走出一条坦途。

⑥钟南山这个名字,曾和非典连在一起。那一年,他担任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一下被推上非典战场的最前沿。当时,官方将非典病原确定为衣原体,称非典已经得到控制,是他站出来揭开真相:衣原体很容易治疗,我试过治疗了,根本没有用。病情还在扩展,连医护人员都被感染了,怎么能说是控制了?两个月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引起非典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变种。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又是他,首先披露十几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

人最可贵的是讲心里话,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你拿出来批判也没关系,只要能够启发大家思考就达到目的了,钟南山一生铿锵刚直,不相信盲目的传言,不屈从所谓权威,只相信实践和时间检验过的真理,

⑧这样一个刚铁猛士,心底却藏着极限的温柔。非典刚开始时,广州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急剧增多,连一些医生也开始对非典病人避之不及,明知病毒极强,钟南山还是挺身而出: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他在连续38小时未合眼的工作后,病倒在床。为了不影响同事和病人的情绪,她隐瞒了病情,悄悄回家治疗。几天后,身体虚弱的钟南山回到研究所,尽管他连东西都拿不稳,还是让同事帮他穿戴好口罩、大褂、帽子,随后就往病房冲,等着他的病人立刻指认出来:我意识模糊,但我知道是他,我的心踏实了下来。武汉疫情凶猛,他叮嘱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门,自己却毅然踏上去往武汉的列车。历经多少疫情,被疲倦和疾病百般折磨,他都不曾落泪,却在听闻武汉街头无数市民齐声高唱国歌的消息时,眼眶泛红,哽咽失声。

⑨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⑩钟南山,就是那刚硬坚强、永不弯折的中国脊梁。

(有删改)

1.文章围绕钟南山的“刚直”写了很多事,请简要概括出任意四点。
2.第⑧段写钟南山“眼眶泛红,哽咽失声”。请你用第一人称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3.阅读下面语句,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钟南山“奉献精神”的。
几天后,身体虚弱的钟南山回到研究所,尽管他连东西都拿不稳,还是让同事帮他穿戴好口罩、大褂、帽子,随后就往病房冲,等着他的病人立刻就认出来:“我意识模糊,但我知道是他,我的心踏实了下来。”
4.作者为何用“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作为文章标题?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人物传记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文革的大风暴来了,还见了一次给他贴的大字报,幸而这有如阵风阵雨,不到片刻就过去。但交往总是不便了,何况其时我更是自顾不暇。所以只能默祝老人能够如《尚书》所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一晃差不多十年过去,知道老人幸得安居,食住如旧,也就放了心。其时我是依据七十年代初的什么文件,干校结业,因为妻室是有两只手,仍在城里吃闲饭的人,所以没有返城居住的权利,双肩扛着一口下了乡。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1.这几段话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品德?分别用哪些事例来说明?
2.为什么作者说“我看了信也很悲伤”?
3.写吕叔湘先生说自己以后写文章不敢太草率,有何用意?
4.叶圣陶先生为人处事的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2019-09-30更新 | 12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漫画师丁姣:画出美丽人生

蓝茹

①她压根儿没想到,那一朵无意间闯入她生活的向日葵,会成为让她振奋的契机,让她这位曾数年处于高位截瘫状态的90后女孩,活出了人生的精彩。

②她是用画笔记录温暖,传递正能量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她是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山东省劳动模范——漫画师丁姣。

③若不是2岁时不幸患病、3岁时不得不做那个术后一夜回到婴儿状态,连坐都不能的手术,丁姣本可拥有五彩的童年。但她的童年里,只有医院的白墙、白衣和打不完的吊瓶涂就的灰白色。

那时,我大概六七岁吧。有一天,无聊地翻着电视频道,突然看到一位老师正在教小朋友画画,我一下就被那欢快的场景、金灿灿的向日葵吸引住了……虽说已是20多年前的事了,可在丁姣清泉般悦耳的声音里,那情那景宛如发生在昨天——

⑤瘦瘦小小的丁姣,随即抓起桌上做算术题的纸笔,跟着电视上的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画了起来:先画一个大大的圆圈,然后在里面打上小网格,每个格子里点上一个小黑点,象征着一粒粒饱满的瓜子;之后,在外面一圈一圈地画上漂亮的花瓣……丁姣没有彩笔,就睁着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惊喜地看着电视里的小朋友给向日葵涂上金亮亮的黄色,染出一朵又一朵流金淌蜜似的向日葵,顿时觉得心里好暖、好甜。电视教学节目结束了,丁姣从此爱上了画画,尤爱那抹暖暖的金黄和那朵始终围绕着太阳转动、成长的向阳花。

⑥那一次,丁姣虽然没能画出金黄色的向日葵,但老师一遍遍重复的那句话——我们一定要画出向日葵朝气蓬勃的精神,却像冬日的暖阳、雾中的明灯,在她小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粒种子——

⑦我虽不能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可以在楼下自由自在、快乐无比地行走、奔跑;也不能像他们那样,可以背上漂亮的小书包,欢欢笑笑、成群结队地到学校听老师讲课,但我仍然可以朝气蓬勃,像那朵昂然挺立的向日葵,甚至是窗外那些小野草,不管风雨怎么吹,最终都会立起来,健健康康地成长。

我一定要站起来!我一定能站起来!丁姣对自己说。

⑨苦心人,天不负。2007年春暖花开之际,经过14年浸透着汗水、血水和泪水的漫长治疗、康复训练,当初术后连坐起来都无法完成的丁姣,终于能扔掉拐杖,摇摇晃晃地独立行走了!

⑩同年9月,治疗、康复之余刻苦自学的丁姣经过学校的考查测试,如愿走进课堂,成为一名在读学生,而且是一名直接跳过小学、从初中一年级读起的中学生!老师和同学们也尽心尽力为丁姣排忧解难,努力帮助她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

⑪高考时,丁姣因为文化课发挥失常,被调剂到一所专科学校。她做通父母的工作,决定复读一年。可就在她交好费用、准备去复读时,那所学校招生办的老师再次拨通了丁姣的手机,诚恳地邀请她先到学校来看一看再说

⑫别看丁姣长着一张笑容甜美的娃娃脸,但她的骨子里却有一股执拗劲儿。她并不准备改变自己的初衷:看看就看看,权当旅游了。

你来这儿就读后,我会让你忘记自己是一名残疾人。乍一见面,就听到这样的许诺,丁姣既惊喜意外又有些疑惑,问道:您凭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准备让你和其他同学一样,靠自己的努力、能力和实力来说话,我们相信我们的学生。听到动漫学院院长王老师如是说,丁姣的心猛地被触动了。

⑮随后,王院长详细介绍了学院的情况与教学计划,并对丁姣大学的学习生活给出了初步的建议和规划。丁姣听着这些讲解,一个念头在她心里渐渐萌芽:自己在身体上已经站了起来,现在她想在这所学校里,让自己从心理上也一点点站起来,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需要照顾的人!

⑯入学后,丁姣才猛然发现:自己曾引以为豪的绘画技能,与一些已会在电脑上作画的同学相比,明显太落伍了。一些同学早在高中甚至是初中时,就会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自学,自己却是到大学后才开始学着用电脑……面对这些年龄比自己小、现代化学习能力和绘画技能却高出自己一大截的学弟学妹们,丁姣倍感压力,但她坚信:自己能一步一步进大学校园,也一定能学有所成地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能力回报社会、回报父母的有用之人。

⑰丁姣勤学苦练的同时,王院长对她这个特殊学生予以了特殊的激励,千方百计为她创造或提供参加校内外各种比赛活动的机会,让她在大大小小的实战中积累经验、扩展眼界。丁姣感叹:这种激励方式,真的很有效、很暖心,也让人更有尊严感。

⑱丁姣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漫画比赛,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作,她连续七天七夜吃住在教室里,直至如期完成了参赛漫画作品。后来,这组以丁姣自身成长经历为素材的漫画作品《懦懦的梦》,荣获了第十六届齐鲁国际动漫艺术博览会原创漫画金奖。之后,国家励志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各种漫画比赛奖等奖项和荣誉,鲜花盛开般绽放在丁姣成长的路上。

⑲2021年8月24日晚,东京残奥会正式拉开帷幕,中国残奥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汗如雨地拼搏着,丁姣深受鼓舞,在电脑和画板上,通宵达旦地为这些身残志坚、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赛场升起的中国残奥冠军们创作着可爱的漫画像。中国残奥冠军们看到自己生动传神的漫画形象后,纷纷转发、留言。

⑳即便加班加点地创作,丁姣的绘画速度仍跟不上中国队夺冠的速度。比赛结束时,丁姣只画完了42幅漫画像,离96幅冠军漫画像的创作目标还差一大截呢。她的右手手腕因劳累过度拉伤了韧带,她却缠上绷带,戴上写着勇敢拼搏,不怕困难的护腕,继续画啊画……

㉑国庆节前夕,丁姣终于如数完成了96幅东京残奥会中国冠军的漫画像创作,实现了她用自己的画笔,把中国残奥冠军顽强拼搏、勇争一流的精彩故事画下来、传下去的梦想。

㉒父母不忍心身体有恙的丁姣如此劳累,劝她减少一些社会活动。丁姣却淡淡一笑说:没事。我可以的,我必须要坚持。

㉓因她心中有个小小的却如金子般闪闪发光的信念:

如果我的分享,能够对他人——尤其是一些残疾人朋友、中小学生们——有一点点帮助或启发,让他们更多一些积极向上的心态,那我苦点累点也都值了。能为社会做出一份自己应有的贡献,是一件多么让人开心的事啊!

㉕听着这样真诚的话语,我仿佛看到,在丁姣逐光而行的征程中,她也把自己变成了一束光,一束温暖、明亮却朴实如初的光……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9月11日第20版)

1.这篇传记围绕丁姣的“自强”展开叙述,这一品质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
2.本文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丁姣自己的话,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画出美丽人生”的含义。
4.丁姣被授予“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荣誉称号,颁奖典礼上,丁姣会上台领奖。请你仿照示例,为丁姣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颁奖词。
示例: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2023-11-26更新 | 7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建党百年之际,回望历史征程。一代代各行各业的奋斗者在自己的领域拼搏,定格为中华民族最美丽的画面。叶嘉莹正是这美丽画卷的古典身影:

一世多艰叶嘉莹

胡柳烟

①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平西城察院胡同一所老四合院里。

②叶嘉莹的笔名叫迦陵,这个笔名源自佛经中的一种鸟,叫妙音鸟。叶嘉莹最早知道这个名字,是从伯父那里。她说她踏上诗词之路,第一个要感谢的也是伯父——叶廷乂。叶廷乂国学修养尤为深厚,对好诗词又冰雪聪明的侄女甚为钟爱,闲居无事时,常教她吟诵和写诗,古诗词里的幽雅静美融入她幼小的生命。

③1937年七七事变的尖锐枪声,划破了她清平宁静的生活,她人生的悲凉苦难自此一重重袭来。彼时她的父亲因上海沦陷,随政府一路南下,战乱动荡中音信全无。母亲忧劳交加,腹部长肿瘤,手术后因败血症溘然长逝在火车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她写下八首《哭母诗》,字字泣血。唯有诗词,陪伴她度过忧患。

④1941年夏,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大二那年,顾随先生为他们讲授“唐宋诗”。顾随从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有融贯中西的襟怀和识见。顾随言语如溪水如江河,内容幽微细腻又滔滔深广,让人浑然忘我。顾随先生讲课无任何课本可凭藉,全任神行,叶嘉莹每到上课便极力心追手写,恨不能将先生之言语记录到一字不差。她一生辗转,趟过千山万水,坎坷乱离中失物无数,但这些笔记一本都未曾丢弃。在她心里,那些日益模糊的字迹如明月的万顷光华,能照亮她所有绝望与灰暗的时刻。

⑤大学毕业后,叶嘉莹跟随丈夫前往台湾,辗转任教于三所中学。冬天,她里面穿着大棉袄,外面穿一件布做的长衫。因为骑车,天长日久,后面的衣服都磨破了,她就打着个大补丁,若无其事地去上课。未过多久,更浓重的愁苦不断袭来。当时台湾风声鹤唳般的白色恐怖下,她的丈夫被捕,她自己失业、寄人篱下,一度茫然。多年之后,生活好转,她的大女儿和女婿又因车祸双双离世,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见任何人,只将满腹苦痛倾付笔端于诗词。

⑥漂泊的这些年,叶嘉莹无时不在思念故土。那是她生命的原乡,诗词的原乡。

⑦1974年,中国和加拿大建交,叶嘉莹马上申请回国,夙愿终偿,她激动地写下268句《祖国行》。一次回国时在火车上,她见有人捧着《唐诗三百首》,感动不已,这个和她一样刚刚经历大劫难的民族,骨子里还有对美好的渴求。

⑧1978年暮春的一个黄昏,叶嘉莹寄出一封信:“落日的余晖正在树梢上闪动着金黄色的亮丽光影。马路两边的樱花树落英缤纷。一寸光阴一寸金,这种景色唤起了我年华老去的警醒。”收件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此时的她早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现在,她要申请回国教书。1979年,她的申请被批准,不久,她受聘南开大学,这一待,就直至现在。她明白历经波折的祖国依然贫困,回来全是自费,讲课也不要一分钱。

⑨多年之后,她的学生们也都记得她讲古诗词时的情形,当时只可容纳300个人的阶梯教室,临时增加的课桌椅一直排到了讲台边缘和教室门口,台阶上、窗户上都坐满了人,叶嘉莹走上讲台都十分困难。

⑩从21岁起,她已教了70多年的书,没有人能够计算出她到底上了多少课,教过多少学生。可她觉得还不够,她生怕年轻人对诗词之美无知无觉,“如入宝山,空手而归”。

⑪她变卖北京市西城区房产(此房产是其昔日居住的四合院拆迁改建后分到的回迁房),所得1080万元全部捐献给南开大学的迦陵教育基金。她捐献了毕生全部财产,捐献仪式上,她没有出席。

⑫诗词是她的信仰,是她未竟的梦。她不止一次说:“我有一个梦,我的梦是什么?我在等待,等待因为我的讲解而有一粒种子留在你的心里。多年之后,等着这一粒种子有一天会发芽,会长叶,会开花,会结果。”

(选自《民谣与诗》,有删减)

1.梳理文本内容,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2.结合语境,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
(1)在她心里,那些日益模糊的字迹如明月的万顷光华,能照亮她所有绝望与灰暗的时刻。(赏析角度:修辞手法)
(2)因为骑车,天长日久,后面的衣服都磨破了,她就打着个大补丁,若无其事地去上课。(赏析角度:人物形象)
3.叶嘉莹荣获“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也曾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你参照袁隆平教授的颁奖词,为叶嘉莹先生写一段颁奖词。(100字左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2021-07-03更新 | 2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