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148 道试题
1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云南作为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之一,由于内迁和滇缅战局的转变,商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商会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也不断增长,组织规范性也不断得到加强。在战局不断转变的形势下,商会组织与时俱进地采取了新的应对举措。商会组织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制度,反映了当时商会组织(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使商人组织更加有序化制度化
C.适应云南商业发展的需要D.更好服务于抗战时期统制需要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1894年《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二:今之道德,大率从于职业而变。都计其业,则有十六种人:一曰农人,二曰工人,三曰禅贩,四曰坐贾,五曰学究,六曰议士,七曰通人,八曰行伍,九曰胥徒,十曰幕客,十一曰职商,十二曰京朝官,十三曰方面官,十四曰军官,十五曰差除官,十六曰雇译人。其职业凡十六等,其道德之第次亦十六等。

农人于道德为最高,其人劳神苦形,终身勤动……

要之知识愈进,权位愈伸,则道德愈远。

且道德之用,非特革命而已,事有易于革命者,而无道德亦不可就。

——章太炎1906年《革命之道德》


(1)依据材料一,概括郑观应“西学”思想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章太炎生活的时代背景,说明其道德划分标准的合理性。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在中国古代史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人口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和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中国南北方人口变化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
数比例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58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自扬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我国清朝不同时期人口与人均耕地数变化情况

时间人口
(百万)
耕地
(万顷)
人均耕地
(亩)
资料出处
168581.37560.196.88《康熙会典》
170681.65551.956.76《清圣祖实录》卷227
1722103.05784.377.16《清世宗实录》卷2
1734109.42820.357.50《清世宗实录》卷150
1753183.68677.583.69乾隆《大清会典》
1784286.33700.942.45乾隆《大清一统志》

材料三:注重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对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江浙、湖广、四川、福建等稻产区一般亩产都在二三石,多者达五六石,甚至七八石。康熙年间,在江南推广两季稻,单位面积产量成倍提高。一年三熟的稻、麦轮作复种技术,在南方地区日益推广。而玉米和番薯的种植也在全国普及,推动了粮食的增产。

——《中国经济史》章开沅主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户)超过北方的原因,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口流动迁徙呈现出何种趋势?产生哪些影响?
(3)材料二中 1722年以后人口的增长与哪一赋税制度的推行有关? 表格中的情况凸显了何种社会问题?依据材料三,分析为缓解人口压力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41年6月统计,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太行区,减租11个县,其中9个县有佃户7750户,减租17730石,平均每户减租2石以上。在晋绥区,1941年统计,17个县有20987户佃户,减租17716石,平均每户减租8斗多。在山东区,1940年统计,莱芜减租24.5 万斤,博山减租2.8万斤。该政策(     
A.减轻了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生活
B.对抗日根据地经济和抗日斗争有很大促进作用
C.承认了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有利于统一战线
D.极大地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业大体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是土地改革;第二次是合作化;第三次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第四次是以“土地流转”为发端的现代化农业。对新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理解正确的是(     
A.改革要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B.改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可以改变D.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不可以转让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到1951年10月,在全国28个省、8个相当于省的行署、154个市和2068个县中,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增加80%-90%。到1952年底,除西藏外所有的省、市、县区都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体现出(     
A.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民主选举出人民政府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续修陕西通志稿》载:“自左文襄公(左宗棠)出刊书劝种(棉花),关内渐遍,近为出口大宗。”至光绪初期,棉花已遍及秦川各地,运销于外者日广。鸦片战争后,农民由自产自用的自然经济逐渐转为提供商品棉的自耕农。材料中农民身份的变化表明(     
A.近代的中国自然经济在逐渐解体B.农产品短期内日益商品化
C.棉花出口给清政府带来巨大收益D.农民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唐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的现象,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局对文化产生影响B.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C.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D.汉字体系开始成熟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万历怠政,是指明神宗当政期间的怠政现象。一般认为开始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 秋末冬初,长达28年之久。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作用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A.内阁作为决策机构,保证了中央行政顺利进行
B.内阁位高权重,皇帝的最高权力日趋衰落下去
C.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发挥了重要辅政功能
D.明朝的中央权力结构异化,杂乱无章混乱无序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