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522 道试题
1 . 白居易在《赠友》中写道:“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粜(卖)粟与麦,贱贸丝与绵。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吾闻国之初,有制垂不刊。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上述诗文意在(       
A.批评两税法加重人民负担B.赞扬开元盛世
C.肯定商业发展的巨大作用D.否定租庸调制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在隋唐三省六部制下,任何政令未经中书、门下而发出者均属违法。据此推知,隋唐三省六部制(       
A.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形成宰相间的相互制约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对皇权有一定抑制作用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朱熹针对当时有些儒者“徒知而不行”的学风,批评指出“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在此,朱熹(       
A.蔑视权威和教条B.强化道德为政治服务
C.捍卫道学家尊严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国家治理须应时而动,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变革实现国家治理方略的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灵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任怀国等《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三   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

——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从》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之间政治制度“大变局”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从秦汉的“独相”到唐宋的“群相”的制度变革的表现,并分析这种制度变革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否能有效地实施统治,和当时选官制度存在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

——邓之诚《唐之制度科举》

材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这些选官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分析科举制有何积极意义。归纳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3)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戍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特征是(     
A.职分细化,运转高效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家国同治,皇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西周时“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出现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东晋初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士族专权取代了皇权政治B.出现权力制衡机制
C.势力均衡有利于政权稳固D.士族专权威胁皇权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双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A.华夷文化冲突消失B.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礼乐制度完全崩溃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生活在南宋的陆游经常提到村落的乡村集市,无论是“陈让堰小市”,还是梅市、柯桥兰亭、平水等那些规模明显较大的村落,差不多都有市集。他兴致勃勃地记录集市上的人们,有卖红果的山童、卖樵柴的山客、卖冷粉的小担、卖鱼的渔夫……呈现出绵延千年的烟火气。以上现象主要得益于当时(     

A.政府放任商业的发展B.商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C.商品经济发达D.人们经商意识观念的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