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春秋初期的战争情况是“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春秋末年的《孙子兵法》确立“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的战争基本原则;战国时孙膑提出“必攻不守”,持久战和歼灭战思想逐步萌芽并发展。这些转变反映(     
A.兼并战争初露端倪B.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C.礼乐制度走向崩溃D.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的观点。
人物观点
老子“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孙子“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据此可知,这些思想家都主张(     
A.无为而治,小国寡民B.以德治国,恢复礼制
C.民贵君轻,实行仁政D.顺其自然,尊重规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孙子兵法》开篇载:“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君主发动战争,必须先确保是“唯民是保”的有道之战。而且,“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由此可见,当时的兵家(     
A.认为战争是无奈之举B.意识到百姓厌恶战争
C.具有强烈的民本色彩D.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
4 . 《史记》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但是后来《孙膑兵法》失传了,加上相关历史资料太少,以至于有人怀疑,孙武,孙膑是同一个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是同一本书。史学界对此也争论不休。直到1972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部兵法竹简,才解决了这一悬案。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唯有通过考古发现,方能还原历史真相B.文献史料的记载是真实可靠、不容置疑的
C.历史研究包括实证与理论诠释,拒绝一切假设D.历史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更新延展的
2022-07-0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春秋晚期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该书以“出奇设伏”、“变诈”取胜为主要思想特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但是该书问世后在当时并没有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主要原因是当时(       
A.书写材料与书写工具的落后B.传统贵族社会思维影响深远
C.社会秩序稳定缺乏传播环境D.儒家仁政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2022-04-06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子认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B.迎合新兴地主政治诉求
C.反对诸侯不义攻伐战争D.关注民众生命与财产权
7 .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武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乃至现代军事思想影响最大的军事思想家,被誉为兵圣《孙子兵法》开篇便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书中还集中阐述,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以避免战争为主,认为战争是解决冲突的最后手段,书中最早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历代对其研究呈现不同特点,秦汉时期的统治者对《孙子兵法》内尊而外贬,甚至实行禁锢政策;唐朝自高宗至玄宗前,宋朝自太祖后至仁宗前,均曾出现兵学萧条景象。而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唐安史之乱后至灭亡,宋仁宗之后至南宋亡,民国等时期,则都言兵者甚多,兵学著述传于世者亦繁,有价值者也较多。

——摘自战略网

材料二   “【英国舰队】所向无不披靡,彼已目中无华,若海面更无船炮水军,是逆夷到一城邑,可取则取,即不可取,亦不过扬帆舍去,又顾之他,在彼有得无失,何所忌惮?而我则千疮百孔,何处可以解严?”林则徐认为“海疆久远之谋”是“亟筹船炮,速募水军,得敢死之士而用之,彼北亦北,彼南亦南,其费虽若甚繁,实比陆路分屯、远途征调所省为多”。

——《林则徐书简》

材料三   审判的价值在于警示未来


1970年时任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下跪,对二战时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愧疚。
194511月到194610月,美、苏、英、法四国,在纽伦堡法庭开始对22名纳粹分子进行审判。10个月共开庭400多次,听取或阅读了200多名证人的证言、证词。根据确凿证据和国际法则,1946930日法庭宣布:以战争罪、反人类罪判处12人绞刑、3人无期徒刑、220年徒刑、115年徒刑、110年徒刑。纳粹党领导机构、纳粹党卫军、国家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为犯罪组织。

2006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供奉日本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194653日到19481112日,中、美、英、苏、法等11个国家,在东京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28名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审判。共开庭800多次,有400多位证人出庭作证。最后判处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绞刑,16名甲级战犯无期徒刑,2名甲级战犯分别判处20年和7年有期徒刑。但美国出于自己利益考虑,对一些杀害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战犯免于起诉,还设法保留了日本天皇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后世对其研究呈现什么特点,并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依据材料二、概括林则徐的海防思想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主阶级士大夫如何应对海防危机。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审判的价值在于警示未来”的角度,解读两场审判。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1-08-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县2015年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     
A.各学派均关注人与自然B.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C.各学派的主张完全--致D.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春秋晚期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该书以“出奇设伏”、“变诈”取胜为主要思想特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但是该书问世后在当时并没有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主要原因是当时
A.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书写材料落后B.社会秩序稳健,缺乏军事思想传播的土壤
C.儒家仁政理念逐步深入人心D.传统贵族社会思维影响深远
2021-02-2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分别列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五个重要学派的代表人物。
2020-10-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