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皆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励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必为有效,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了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乎王室之上而独立。”此项制度(     
A.适应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B.发展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C.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D.解决了中央与王国之间矛盾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虽然察举制要求郡县官吏定期进行人才选拔,但“乡议士断”才是察举制的首要环节,这意味着察举对象必须先得到乡民的举荐。对基层人才而言,只有发自真心地帮助乡邻,才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而走向仕途。这说明察举制的推行(     
A.利于基层社会和谐B.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带有直接民主色彩D.打破了“世卿世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载,郑弘少为乡啬夫,被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元和元年(84年)郑弘为太尉,第五伦为司空,班次在郑弘之下。“每正朔朝见,郑弘曲躬而自卑。帝问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间。由此以为故事(定例)。”这反映了(     
A.豪强势力的膨胀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C.察举制存在隐忧D.官僚体制逐步健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下诏令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孝廉成为做官的主要途径,但被举荐者须经皇帝策问后才能被授官。东汉时,光武帝规定:在察举秀才、孝廉之时,州郡长官须先给予候选人以一定职事,即“投试以职”;至章帝时又强调“乡举里选,必累功劳”。和帝时规定:人口满二十万之州,岁举一人;四十万者,岁举两人;不满十万者,两岁一举;边郡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则另订优宽之制。此外,东汉候选人还须参加与荐举相关的科目考试,如政事对策、明经律令等。考试的规模有时二三百人,有时两三千人。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科举制的演进(部分)

隋朝隋文帝推行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1)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2)《唐书》记载的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北宋(1)“糊名法”,即:密封考生的个人信息
(2)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明清
明清(1)“八股取士”,强调“非圣人之言不言,非经中之语不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察举制的特点,并简述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与科举制的关系,并简要评价科举制。
2024-04-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封建时代的选官和用人制度,一方面,要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力量的发展现状相适应;另一方面,又要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用人制度是否得当,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兴衰。
回答下列有关历代选官用人制度的问题
(1)汉唐分别推行什么选官制度?这两朝选拔官员的途径分别是什么?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
(2)汉、魏晋南北朝、唐在选官标准上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的选官用人制度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汉文帝时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时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了资产的限制。汉武帝时的上述措施(       
A.弱化了门阀士族观念B.适应了思想统一的需要
C.促使察举制开始出现D.导致人才选拔标准紊乱
2024-04-0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某一制度,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实行该制度的作用?
2024-04-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精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汉武帝时期,政府以“德”“文”“能”为标准,让各郡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这种选官制度是(     

A.恩荫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世官制
2024-03-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容县杨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仿真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9 . 据报道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工作暂告一段落,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重视人才的选拔,下列各项关于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朝选官主要实行世官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B.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C.唐朝开始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
D.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2024-03-2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否能有效地实施统治,和当时选官制度存在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

——邓之诚《唐之制度科举》

材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这些选官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分析科举制有何积极意义。归纳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3)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2024-03-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