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6 道试题
1 . 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不可回避的争论点。下列言论属于某位性恶论的儒家代表人物观点的是(       
A.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B.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D.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浙江卷)历史试题
2024·安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战国某思想家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平民百姓丢弃它,君子却保存了它)。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这一言论(     
A.体现了儒家对人性的思考B.强调教化在治国中的作用
C.提出了以德治民为政策略D.迎合了大变革的时代需求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有学派主张:“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据此可知该学派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3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在君臣孰劳问题上,慎子主张:“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韩非子认为“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方可谓“贤主之经”。这表明二者(       
A.政治出身的相似B.等级观念的差异C.治国理念的相通D.学术观点的分歧
7日内更新 | 26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孔子主张以仁为核心,人君修身治世,人臣尊君尽忠;荀子则倡导以“礼法”为核心,臣民都只能以君为规范,将“尊君”“忠君”极端化。从孔子到荀子,儒家思想的这种变化(     
A.迎合了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B.意在强化儒学的主流地位
C.反映了儒家与法家思想分歧D.脱离了孔子仁礼思想内核
7日内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战国时期,“义”具有公、正、善、节、分等内涵。关于其中的“公”,墨子提出:“举公义,辟私怨。”荀子提倡:“公义明而私事息。”韩非子提倡:“所谓直者,义必公正。”由此可见(     
A.新兴地主阶级强调等级秩序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同
C.百家争鸣的局面越来越盛大D.诸子追求公正的社会准则
7日内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     
A.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
C.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孟子提出“人之有德也,劳焉如仁”;墨子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他们两者都(       
A.提倡仁德B.重视劳动
C.崇尚安民D.追求公平
7日内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认为:“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只是)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途)。”据此可知,六家“同归”表现为(     
A.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B.提出政治主张力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C.主张加强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D.对天地万物的本源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7日内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