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0 道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唐明宗李嗣源本为后唐将领,在防范契丹入侵的作战中夺得了兵权,被部下强行拥立为帝。但他本人并不愿做皇帝。每夕宫中焚香,仰天祷祝云:“某蕃人也,遇世乱,为众推戴,事不获已。愿上天早生圣人,与百姓为主。”

——摘编自王禹偁《五代史阙文》

材料二   宋朝《会计录》之制设立于北宋初期,为统计全国财政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田况编写的《皇祐会计录》中对官员俸禄、赏赐的支出单开一卷。苏辙在《元祐会计录叙》中说:“夏贼窃发,边久无备,遂令益兵以应敌,急征以养兵,虽间出内藏之积以求纾民,而四方骚然,民不安其居矣。其后西戎既平,而已益之兵不复汰,加以宗子蕃衍充初宫邸,官吏冗积,员溢于位,财之不瞻,为日久矣。”

——据《宋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嗣源“不愿做皇帝”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面临的社会问题。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2024·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王安石提出变法是“法先王之政”,朱熹对此解释说:“彼安石之所谓《周礼》,乃姑取其附于己意者,而借其名高以服众口耳,岂真有意于古者哉!”由此可见,王安石主张“法先王之政”意在(       

A.肯定变法的进步性B.揭示变法失败的根源
C.阐述变法内容主张D.减少变法实行的阻力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3 . 宋朝政府规定地方官不得自行征辟僚佐,本地人不得任本地官,任期一般是三年。这些规定旨在(       

A.抑制武将势力膨胀B.维护政权稳定
C.防范三司结党营私D.分散机构权力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宋理学家们在反思王安石的“得君行道”变法道路后,特别重视办书院、建祠堂、搞童蒙教育,乃至编写话本、戏剧、评书,宣传儒家的忠孝节义。此举体现了南宋理学家们希望(       
A.自下而上完善社会治理方式B.推动理学向大众化发展
C.秉持纲常教化代替激进变法D.与王安石争夺君主支持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一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仁宗时的庆历新政,规定了省试先后分策、论、诗赋三场。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改用大义、论、策取士,其中的大义或经义,要求考生用作文的方式来阐发儒家经典的义理,而论和策和之前一样均是考查对时弊的解决方法。宋代两次变法中的这些举措(       
A.注重选拔实用人才B.旨在培养变法人才
C.触及官僚集团利益D.要求官员熟悉政务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市易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法令,包括低息借贷法、贸迁物货法、赊贷法。低息借贷法是指在市易法运行过程中,政府通过借贷的方式为商人提供各项贷款并收取利息,从而保证商人有充裕的资金;同时,政府也可从商人缴纳给政府的贷款利息中获取收益。贸迁物货法要求政府直接参与商品买卖的调控,当某商品在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时,由政府买入部分滞销商品;同样地,当某商品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时,由政府卖出相关库存商品。赊贷法,分为结保赊请法与抵贷赊请法。前者适用于没有抵当财产的赊贷者。“市易旧法,听人赊钱,以田宅或金银为抵当,无抵当者,三人相保则给之,皆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罚钱百分之二”。若是皇亲国戚,则不需抵当,只要“三人以上同保”,经大宗正司出具身份证明,就可获得贷款。结保只能得到小额赊贷,宗室赊贷额为“并息不得过两月料钱之数”,普通民户的赊贷额更低。后者则是针对有抵当财产的商户。

——摘编自郑晗等《从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探究平抑物价的对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市易法”推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市易法”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六)历史试题
7 . 宋太祖年间,将军曹彬虽位居枢密使,但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士大夫的车马,他都主动令车夫将自己的车辆驰入路旁街巷,所谓“必引车避之”。这一现象折射了当时(       
A.宰相权力遭到削弱B.枢密使权力被架空
C.崇文抑武风气盛行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一幅碑刻华夷图,这幅图以唐代《海内华夷图》为底本,绘于北宋徽宗时期,南宋镌刻于碑石。图中注明楼兰、鄯善、于阗、莎车、疏勒等南疆诸国与安西四镇,以及西汉至宋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情形。该图(       
A.体现宋朝强化边疆治理的意图B.展现宋代沟通东西交往的成果
C.可用于研究宋代地方行政区划D.寄托恢复汉唐故土的政治理想
9 . 宋代官方的很多信息源自地方基层搜集汇总。在官方文书层层传递中非常强调“照验”和“保明”。“照验”即一份材料要与其他材料验证核对,“保明”即参与文书传递的官员上下之间彼此互保文书无误,一旦出现问题便于追责。这(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C.改进了官员监察制度D.提高了信息核对成本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认为,要改革政治,就要统一思想,最好从教材着手,使未来的改革人才,从学校时起,就受到改革思想的熏陶。熙宁六年(1073年),王安石主持编订《三经新义》, “三经”是指《诗》《书》《周礼》, “托古改制”就似乎名正言顺。王安石重新注释儒家经书,提出新的见解, “立政造事”,实际上是王安石自己政治思想的表述。熙宁八年(1075年),《三经新义》正式颁布,作为学生必读教材。 “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保守派认为,王安石“政事害人才,学术害人心”。后来,新法尽废,作为统一教材的《三经新义》就逐渐销声匿迹,版毁书亡。

——摘编自熊承涤《王安石的变法与教材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玉安石教材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王安石的教材改革。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海东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