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中华民国成立伊始,参议院通过决议,全国军队编制为五十个师,军队数量总额为50万人;五四运动前后,据相关部门调查,全国军队保守估计也有150万人。这反映了(     
A.袁世凯为称帝扩张军队B.民国军队的近代化成果显著
C.封建割据军阀扩充势力D.民国政府积极抵抗外来侵略
今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图说历史。
(1)时空的记忆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正确的位置。(涂答题卡)。

历史事件位置(字母)(涂答题卡)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签订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武昌起义爆发

(2)如图是1908年《神州日报》上发表的名为《立宪真相》的漫画。漫画意在揭示(     

A.戊戌变法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B.清末新政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预备立宪实为维护专制统治D.辛亥革命废除君主专制

(3)如图为19世纪末《点石斋画报》上刊登的“公车上书”情景示意图。这一事件(     

A.推动义和团运动的兴起B.重在解决洋务运动存在弊端
C.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D.源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4)如图《国王的蛋糕》刊发于法国《小巴黎人》杂志,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此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是(     

A.德法俄“干涉还辽”B.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D.列强在京划定使馆区

(5)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这次战争(     

A.中国战败,签订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中国战胜,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热情
C.中国战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失败

(6)如图是1920年7月上海《申报》》发发表的漫画《惨不忍睹之现状》。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A.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加剧B.各派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C.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D.护国运动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7)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独立与进步D.新道德与白话文

(8)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属兔)而成名的。”关于这“三只兔子”,说法有误的是(     

A.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延揽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前来任教
B.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革新

(9)这是当时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这幅讽刺漫画中讽刺的对象是(     

A.清政府的顽固派大臣B.“皇族内阁”的成员
C.袁世凯的专制统治D.军阀混战和割据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其第一条就是将旅大之租借权及南满、安奉两铁路之交还期延长至99年。华盛顿会议以后,我国各地收回旅大的呼声日益高涨。19227月,奉省议员温荣福等组织“国民外交后援会”,并于12月向省议会提出了“就收回旅大问题,通电各省,并向北京政府请愿”的议案。旅大人民采取各种斗争形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回到祖国怀抱;工人和学生冒着被日本警察逮捕的危险,走上街头,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揭露日寇阴谋,以启发群众觉悟,起来与侵略者斗争。在奉天、营口各地,爱国学生也掀起了收回旅大的斗争。东北的其他城市群众,也纷纷集会游行,要求收回旅大。收回旅大运动很快形成了全国性的爱国运动。全国许多省市成立了“收回旅大促进会”,并发表通电和决议,要求政府采取强硬外交,与日本交涉。1923228日,全国各地来京学生代表700多人集会游行,向总统府、国务院递交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旅大请愿书。326日以后,运动转为抵制日货,对日实行经济制裁。学生们到各大商店查封日货,号召人民不用日货,反日运动达到高潮。

——摘编自赵长碧、郭君《奉系军阀统治时期辽宁人民反日斗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收回旅大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收回旅大运动的历史意义。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直到20世纪初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深渊”到了“谷底”,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这时候面临的主要是“沉沦”,虽然,这时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实际上存在着积极的、向上的因素,但这种因素的发展是渐进的、缓慢的,相对于社会“沉沦”主流来说,它是弱小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往后,直到4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渐渐走出谷底,随着新的经济因素不断成长、壮大,随着新的社会阶级的出现,随着人民群众、社会精英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的日渐觉醒,社会向上的、积极的因素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因素,影响着社会向好的方面发展,虽然消极的“沉沦”的因素仍然严重地存在,其对中国社会的压迫,甚至不比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前弱。但是由于有新的阶级、新的政党、新的经济力量、人民群众的普遍觉醒这样的上升因素在起作用,终于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

——摘编自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评述张海鹏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合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据统计,从1912年到1922年的短短10年间,就发生过179次兵变,仅1922年一年就多达45次。当时在北京政府陆军部任职的徐永昌在日记中颇为感慨地写道:“百万军人之血战为公者几事?”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经济萧条破败B.土豪劣绅称霸一方
C.军阀纷争愈演愈烈D.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七)历史试题
6 . 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不乏“同一量器,一城之隔,相差十一”的现象。大多数城市家庭中都备有一杆秤,商人除了有通用的秤外,也有私人的秤。   “似乎在任何一个市镇里,不论一斤什么东西的重量,都是随环境而不同的”。这(     
A.造成了社会民生的凋敝B.源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
C.体现出国内市场的割裂D.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昨日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7 . ______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宣战,加入了“一战”中的协约国方面。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上知识点梳理填空5--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杨荫杭(1878—1945),近代革命党人、法学家。1899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期间受革命思想影响,从事反清爱国活动,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902年毕业后被派往南洋公学译书馆译书,次年组织无锡理化研究会,并担任上海《苏报》报社编辑,兼职教师。1905年在无锡公开鼓吹民主革命,遭到清廷通缉。后潜逃日本,入早稻田大学专研法律,获法学学士学位后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法律。1910年回国后,赴上海《申报》馆担任编辑并从事律师事务,发起成立上海律师公会,立志“以法治国”。辛亥革命后,先后出任江苏、浙江、京师等地高等审判厅厅长和高等检察长等职。任职期间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拒绝欢迎任职军阀、判处浙江督军的恶霸亲戚死刑、因津浦铁路管理局租车购车舞弊案扣押交通总长许世英。1919年辞职后回到无锡,1920年移居上海,被《申报》报社聘为副编辑长,并重操律师旧业。

——摘编自梁景明《杨绛之父杨荫杭:京师检察厅检察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荫杭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杨荫杭的主要活动。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历史一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4年英国拒绝中国直接参战,但中国人未因此放弃参战的努力。日本“二十一条”的提出在唤醒中国民族意识的同时,也使中国参战的决心更加坚定。主导中国外交的新一代政治家试图以向协约国派出华工的策略来阻止日本阴谋得逞。华工出洋计划不仅在中国加入协约国方面参战起到关键作用,更是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重要手段。从1916年到1918年,共有超过14万名华工被英法运送到西线战场。山东是多数华工的家乡,仅由威海出发赴欧的华工大约就有4.4万名,约占当时英国招募华工总数的47%。他们从事修建铁路,挖掘战壕等各种工作,至少有3000名华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战结束后,士兵返回了各自的国家,当地居民也逃离了战后的废墟。但大多数华工仍留下来参与清理战场、埋葬死者和战后重建,坚持到1919年甚至1920年春才回国与家人团聚。比利时伊普尔市一战纪念馆馆长曾评价道:“华工是我们一战和当时欧洲历史的重要部分,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帮我们重建家园,我们对一战华工心怀感激。”一战结束后,当华工获悉日本强迫中国承认日本对山东的控制权时,向中国代表团递交请愿书,表示绝不能接受日本的要求。归国华工不仅成立了拯救自己命运的现代工会组织,而且在五四时期以自己在欧洲的经历推动了罢工活动。当时蔡元培等社会精英,以及中国未来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心怀借助华工来改造中国社会的理想和志愿,并力所能及地付诸实践。

——摘编自徐国琦《为文明出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华工的故事》等文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华工赴欧的多方面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战华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推动作用。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72月,美国以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政策为由,断绝与德国的外交关系,并建议中国也与德国断交,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提上日程。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对参战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以国务总理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极力主张中国参战。在段祺瑞主持下,内阁会议于3月通过了与德国绝交的决定。但在提交国会审批的过程中,段祺瑞与总统黎元洪产生矛盾,一度被免去职务。经历政治争斗后,段祺瑞重新担任总理,主持内阁再度通过对德宣战的决定。

进步党人【注】梁启超多次上书段祺瑞,主张对德宣战。并公开发表《中德国际前途观》《余与此次对德外交之关系及其所主张》《绝交后之紧急问题》等文,称“若拒美请而孤立,则中国将来必为列强俎上之肉,今出此途,于救亡之外,尚有一线进取之路耳”。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则着眼于内政。孙中山在致北京国会电中称,中国参战会引发“排外之盲动”等危险。5月发表的《中国存亡问题》一文中,孙中山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性质的战争,是一场世界强国弱肉强食的战争,中国国力弱小,不宜卷入其中。就参战得到的一些利益,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获得。中国不应该冒险参战,而是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改革内政、奖励农业、工业发展,推动交通建设上。

——改编自王建朗《北京政府参战问题再考察》

【注】进步党:民国初年一个大规模政团,是当时政坛上非常活跃的一股势力,包括部分国会议员、政府官员和民间知名人士。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17年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对中国参战的态度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4-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南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