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方主战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1 . 对如图解读最为准确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A.参战人口多B.持续时间长C.战区面积广D.中国贡献大
今日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国际视野、世界使命和大党担当。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胜利了,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者被打倒了,同时也就是帮助了外国的人民。……我们的党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就提出了用民族自卫战争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号召,后来又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命令红军改编为抗日的国民革命军开赴前线作战,命令自己的党员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这些爱国主义的行动,都是正当的,都正是国际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

材料二   我们必须争取同一切愿意和我们和平相处的国家,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1956年)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天下观不仅从宏观层面深刻体认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更努力探索一套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理念。不同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在地缘空间维度上建立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霸权主义国际秩序,胸怀天下观突破了局限于国家自身利益的狭隘国际观。

——摘编自牛牧晨《胸怀天下观对西方空间理论的三重超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国际主义”的内涵进行解释。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观呈现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天下观”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3 . 1942年初,以______为首的26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知识点梳理填空5--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下文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文协”自成立以后便积极地与世界革命文学界取得联系,还设立了国际宣传委员会,其任务是将中国的抗战文艺活动及其作品系统地介绍到国外。“文协”的这些举措(     
A.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B.扩大了中国抗战的世界影响
C.鼓舞了局部抗战的士气D.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43年,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准备就成立战后国际组织发表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应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否则会产生有害的心理效应。面对英、苏的冷淡和拒绝,我国政府提出:如果将中国摒弃,那就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地区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最后,英国和苏联同意中、美、英、苏四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正式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该宣言的签署(     
A.促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B.标志着联合国建立,集体安全得以保障
C.反映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D.体现美英苏三国对中国战场作用的认可
2024-04-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面是《抗战通俗画刊》登载的漫画《有钱的出钱》。漫画描绘了大批民众正排队向“建设空军献金箱”中捐献钱币的场景。该漫画意在(       

A.动员民众支持抗战B.肯定敌后抗战成果
C.推进国共合作抗战D.传播政府抗战主张
2024-04-16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申报》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可看出一些端倪。以“民族”一词为例,1911年年底前,《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为243条;而1925年一年,“民族”一词即可检索到502条;1928年、1936年,这一数据增加到1119、1507条;抗战爆发后,“民族”一词使用频率进一步冲高,1939年达到2369条。这些变化说明(     
A.近代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B.民众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C.中国共产党阶级基础不断壮大D.群众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2024-04-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8 . 游击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11月7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当以“保持战斗力持久抗战”为重,欲指挥各战区“发动游击战争”。1938年初汪精卫称:“若没有精锐的部队和有生产能力的民众,游击战就必然会‘游而不击’”。年底,汪精卫投敌。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①蒋介石书写日记当日,或听闻日军部队逼近陪都重庆的消息………………(      )
②汪精卫的表态足以证明他对叛国投敌一事早已有多年的预谋………………(      )
③蒋介石和汪精卫都认为发动游击战争应当是抗日的有效手段………………(      )
④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初国民党内部各派便呈现矛盾重重的态势………………(      )

材料二 1939年,国民党方面诬称:“共产党口是心非,游而不击”。1940年蒋介石在“全国军以上参谋长会议”上污蔑第十八集团军“游而不击、袭击友军、包庇叛军”。

(2)下列史实能有力驳斥材料二中所谓中共“游而不击”言论的有(       )(双选)
A.台儿庄大捷的胜利B.敌后抗日根据地牵制了在华日军大半兵力
C.远征军的入缅作战D.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摧毁大量敌据点

材料三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到:“游击战争没有正规战争那样迅速的成效和显赫的名声……(但)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1940年, 朱德报告自1937年以来,八路军参战9625次,毙伤日军129445名,毙伤伪军38905名。(八路军)伤11万余人,亡3.6万余人。

(3)立足中共立场,材料三能从哪两方面驳斥中共“游而不击”的错误言论?

材料四 1937年10月,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红色拿破仑在后方袭击日本军队》。次年8月,《华盛顿邮报》刊登美联社题为《游击队在敌后占据了大片区域》的报道,12月,“英国第三大报”《曼彻斯特卫报》发表文章《华北:八路军游击战的巧妙政治战略》。

材料五 1938年9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报告:“随着占领区的扩大和兵力的减少,敌人游击活动逐渐活跃……所谓治安恢复地区,实际上仅限于主要交通线两侧数公里地区之内。”战犯冈村宁次在回忆中称其在华北时“周围几乎到处都有共军活动”。

(4)对驳斥中共“游而不击”的错误言论,材料四、五又提供了哪两方面的佐证?
(5)综合上述材料,从战时与战后两个层面,说明游击战策略对于中共在抗战中作用和地位的重要意义。
2024-04-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下学期学习能力诊断二模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上半叶,英国妇女运动主要围绕三个关键问题:(一)妇女应享有公民权,争取选举权成为妇女一种关键的诉求,被认为是改善妇女地位最重要的权利。(二)女性就业问题,男女两性机会应该均等。(三)女性应不应该避孕,应不应该以抚育子女为主要事业——仅以家庭为一生的舞台。

——摘编自裔昭印等著《西方妇女史》

材料二   1901—1911年涌现出的女子结社与团体多达四十余个,多数团体既热衷于妇女解放也热衷于政治斗争。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共两党分别确立了妇女运动方针,妇女运动被纳入了国民革命的轨道。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妇女联合会、妇女抗日救国会等妇女团体,这些团体担当了在广大农村组织妇女参加抗战的重任,也是推动妇女运动发展的巨大动力。

——摘编自杜芳琴《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上半叶中英两国妇女运动诉求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女权运动与社会变革”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了开辟新的陆上交通,同时也为反攻缅北创造条件,1943年春,史迪威(当时负责指挥中国远征军,协调与英军的关系)调集了美军一个工兵团、一个航空工程营和中国两个工兵团,在印度工人的配合下,开始修筑中印公路。这条公路以印度的雷多为起点,与滇缅公路相接进入中国云南,因由史迪威督建,又名史迪威公路。这条公路是在中国驻印军的掩护下修筑的,与中国驻印军的反攻同时进行。194310月中国驻印军及美军从雷多向日军发起进攻,经过多次激战,于19451月攻克芒友,与中国远征军会师,至此史迪威公路完全打通。继而中国驻印军攻克缅北地区,与英军会师,缅北作战胜利结束。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印公路得以开通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印公路开通的意义。
2024-03-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