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637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四条基本原则,首条是“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其后,法国修道院院长加伊因为讲授笛卡尔思想而被逐出卡昂大学,巴黎一位修道院院长还因为向笛卡尔借用论据而碰到麻烦。这反映了(     
A.理性主义对宗教信条的冲击B.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
C.人文主义对封建秩序的冲击D.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觉醒
2023-01-0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2 . 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孔多塞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吉伦特宪法的起草者,对概率情有独钟,曾发表数学专著《积分论》,用概率论研究选举投票等社会问题,提出著名的孔多塞陪审团定理。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普通法系得到丰富完善B.世界性法律体系走向了成熟
C.理性思维影响法学发展D.正式确立了西方陪审团制度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的欧洲被冠以各种名称,如"理性时代""启蒙时代""批判时代""哲学世纪""人文主义时代"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18世纪欧洲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18世纪的欧洲历史,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所学世界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12-29更新 | 20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伏尔泰说,人们在英国西敏寺瞻仰牛顿塑像,“犹如人们在雅典看到索福克勒斯和柏拉图的塑像--般”;而在法国,笛卡尔虽与牛顿贡献相当,“因为他寻求真理,真理在法国被贫乏的经院哲学所迫害",最终客死他乡。伏尔泰旨在论述(     
A.自然科学比人文科学更受欢迎B.应以暴力推翻法国的专制统治
C.在法国进行思想启蒙的紧迫性D.科学进步推动了启蒙运动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16—18世纪德国社会职业发展趋势,这反映了(     

A.工业成为社会主导产业B.宗教改革推动了出版业兴起
C.社会风貌发生重大变化D.统一的德国影响力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亚当·斯密认为国家的义务包括了三个层面:保卫本国社会的安全;维护司法公正,保护社会中的个人不受侵害或压迫;建立并维持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事业与设施。由此可见,亚当·斯密的学说(     
A.与法国启蒙思想有一致之处B.来源于直接民主制理论
C.为君主立宪制度构建作准备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2022-12-18更新 | 50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学者陈乐民把“人与上帝”的关系问题比喻为一团线的线头,抓住线头牵拉开去,把线团打开的整个过程,就是十四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该学者描述的“革命链条”(     
A.得益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B.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C.抨击了教会腐败和保守思想D.起源于自然科学的进步
2022-11-30更新 | 1296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两部重要著作,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个人都应该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去竞争。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在人的天性中总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无论一个人在我们眼中是如何自私,他总是会对别人的命运感兴趣,会去关心别人的幸福;虽然他什么也得不到,只是为别人感到高兴。当我们亲眼目睹或是设身处地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时,我们的心中就会产生同情或怜悯。我们常常为别人的痛苦而痛苦,这是无须证明的事实。

——摘编自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1)概述材料一的主要观点,说明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观。
2022-11-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四校2023届高三1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书中汇集了他从大约1760年起研究经济问题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他观察并思考国民财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决定一个国家贫富的原因是什么,并将“劳动”作为他的答案。亚当·斯密的研究(     
A.有助于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B.揭示了工业革命的制度前提
C.套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D.为殖民掠夺提供了合理辩护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9世纪,中国经历了从南北朝的分裂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关中之 人,我狄居半”。但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传人,争夺的主要是国家统一的主导权。 少数民族政权“素尚儒术,明达政事”,汉族也“纳四夷之乐”。进入隋唐时期,我国重新实现了南北统一,国家和社会更具有包容性和进取性。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政治制度上的建树颇多,多项政治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实行的开明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和文化政策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外来的佛教逐新中国化,中国与欧亚各地区的联系变得日趋密切。

摘编自瞿林东《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 多民族国家一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考察》

材料二   中世纪时期经常被描绘成一个“无知和迷信的时代”,“宗教的言论置于个人经验和理性活动之上”。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留下来的遗产,在那个时候,学者们将他们的知识文化与中世纪时期的文化相对照。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把中世纪看作是文明衰落的时期:启蒙学者认为理性优于信仰,因此将中世纪视为无知和迷信的时代。事实上,关于中世纪的争论很多,曾经词语“黑暗时代”等同于“中世纪”,1904 年后,这个术语更多的限于“中世纪早期”。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 9世纪中国西欧社会发展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启蒙学者对中世纪的认知。
2022-11-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教研联盟校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