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佛教刚入中国时,被儒家批判为“无君无父”。但元代重编的《敕修百丈清规》第一页就写着“大智寿圣禅寺主持臣僧德辉奉敕重修”,用了“臣僧”二字,而且将称颂祷拜君主的《报恩章》置于供养佛祖的《报本章》之前,代表着出家人彻底摆脱了不拜俗的戒条。这表明元朝时期(     
A.佛教伦理中国化B.佛教成为国教C.佛教完成世俗化D.佛教儒学合一
2 . 《论语》 —— 人类文明的瑰宝

材料一   汉唐时期,有记载的研究《论语》专著约百部。而两宋时期有250余部。《论语》是北宋文人必读经典之一。深受重视。他们虔心研治儒学,成就了北宋《论语》注疏的辉煌局面。两宋对于《论语》的注解。不再局限于此前的章句、训诂、名物等。而   开始注重对其义理的阐发与分析。都体现出诠释义理的深度。代表作有程颐《论语解》、朱熹《论语集注》及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等。《论语》学的发展蔚为壮观。

——摘编自刘亚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流传研究》

材料二   4世纪后期。《论语》传入日本。7世纪。日本最早的宪法中多条目直接出自 于《论语》。大化改新时的教育机构中《论语》被定为必修书目。《万叶集》《源氏物语》 等作品均引用了《论语》的话语。9世纪。祭拜孔子与孔庙合法化,宫廷首开“论语讲   筵”。18世纪,朱子学在日本取得官学独尊地位。政府和民间初等教育都以《论语》为教   材。近代日本企业家利用儒家伦理。为其追求利润找到合理的理论依据。从17世纪开始   《论语》等中国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儒家不依靠宗教力量、以伦理道德支撑社会发展   的思想体系,成为欧洲思想家们学习的对象。其中伏尔泰尤其引人瞩目,他认为中国“在   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对《论语》译介 与研究兴盛,译本越来越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之一。《论语》也在当时成为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

——摘编自馆冈邦雄《<论语>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朝《论语》研究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依据材料二,简述《论语》对外传播的影响。
昨日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中国士人惊觉“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并逐步接受“以强弱定文野”的观念,从长期自以为是天朝上国到承认自己成了边缘的野蛮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这一现象首次显现于(     
A.明末士大夫与欧洲传教士接触交流时
B.乾隆年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中国时
C.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的情状中
D.晚清政府洋务派推行的洋务新政期间
昨日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留学是指去母国以外的国家接受各类教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23年日本留学生、学问僧等人称颂“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建议日本政府重用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建立以大唐为蓝本,“法式备定”的封建国家。从唐太宗贞观四年到唐昭宗乾元元年,日本共正式派出19批使节。留学生全部随遣唐使入唐,均为经过日本朝廷精心挑选,有较高素养的人才。日本留学生分散在国子监六馆学习儒学、文学、佛学、律令等各种课目,其生活费由唐朝政府补助。留学生的习业内容有明确分工,有意从不同方面吸取借鉴唐朝文明成果,补日本之短。

——摘编自姚嶂剑《遣唐使: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略》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大力倡导留学日本之效,“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1896年清朝首次向日本派遣十三名留学生,1906年留日学生数达到八千多名。日本逐渐成为中国接触西方和日本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的窗口。留日学生成立了译书汇编社等翻译团体,翻译了国外大量政治、文史、军事、理工、农业、医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革命舞台的一部分。黄兴曾是官费留日学生,1904年谋划起义失败后又与宋教仁等一同亡命日本。留日学生视黄兴等为英雄,追随的人甚多。

——摘编自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赴唐留学活动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中国赴日留学活动的背景和积极作用。
昨日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古籍记载,战国时期,燕国就与朝鲜、日本有了交往。秦统一六国及其后的楚汉相争,旧燕国和齐国民众为逃避战乱逃到朝鲜半岛,有些人渡海进入日本。《日本书纪》中把这些来自中国的移民称为汉人或新汉人等,他们被称为华夏文明的传播机。公元57年,位于日本的一个名为“奴国”的部落国家,派遣使者携带礼物前来中国朝贡,并获赐“倭奴国王”金印。此时还有不少日本列岛上的部落国家主动遣使,与中原王朝寻求交往。隋唐时期,东北方向前往朝鲜的路线是从营州入安东道经河北、辽东到达朝鲜半岛。8—9世纪,“广州通海夷道”贯穿南海诸国、印度洋至波斯湾和东非海域,并与航向日本、朝鲜半岛的东北亚海路相连接,对东亚各国的发展影响巨大。

——摘编自李庆新:《海洋贸易、货币流通与经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和东亚邻国交往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华夏文明的传播影响了东亚的发展。
昨日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习近平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摘编自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昨日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明清之际,方以智认为,西学“贵在质测,征其确然耳”。清初戴震吸取了西学的逻辑方法撰写《孟子字义疏证》。戴震的学生焦循赞同利玛窦带来的地圆说,用西学的数学符号演绎自己的《易》研究。这反映出当时的西学东渐(       
A.增强了科学技术的近代化趋势B.推动了明清进步思想的产生
C.注入了思想文化发展的新动力D.拓展了儒家学说的研究领域
7日内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A.《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7日内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武帝统治时期,儒教进入了支持汉王朝政治的时代……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材料三   读图一和图二

儒学的传播

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纷纷建立孔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了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也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图一:儒学的传播

图二:2019年孔子学院全球分布图


(1)写出材料一中荀子和庄子所属学派,并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含义的理解。
(3)材料三儒学的传播轨迹说明什么?结合孔子学院分布图和所学知识,概述其设立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新加坡法院的调解最早由最高法院前首席大法官杨邦孝引入,他将西方的调解方式与亚洲文化融为一体,鼓励当事人庭外和解。此后,新加坡的调解经历了从法院鼓励到社会广泛接受的过程,新加坡也逐步成为亚太地区国际纠纷解决中心。新加坡的调解机制体现的儒家精神是(     )
A.社会为先B.经世济民C.勤奋节俭D.以和为贵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