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81 道试题
1 . 汉武帝以后,奏章的拆读与审议权,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评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这反映了(     
A.行政中枢的完善B.君相矛盾的加剧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尚书权力的扩大
今日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史记》以“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首创《循吏列传》。据统计,共19部官修正史设《循吏传》,其传名、入传标准及内容特点亦有变化。

传名成书时代“循吏”概况
《汉书·循吏传》东汉以地方官“二千石”为限,以廉洁刚正、明察内敏、劝课农桑、与民兴利、施行教化、政平讼理、盗贼不起、讼狱止息、地方社会繁荣稳定、朝野称赞等为主要标准,成为后世正史《循吏传》的书写范本。
《后汉书·循吏传》南朝宋详述传主先辈政绩,并设附传,记传主兄弟子侄中的任官之人。
《晋书·良吏传》唐代12人,多以清廉、守正、重义之品质著称。
《旧唐书·良吏传》五代正传41人、附传13人,所附皆为循吏之家族成员,入传者多巡行或外放地方的监察官,其中13人以“直谏”“劝谏”入传。
《宋史·循吏传》元代入选者必须长期任职地方,以考课优异,有富民、缉盗、治狱、化俗、抚边等实绩的官吏入传。
《明史·循吏传》清代除“富民教化”“兴利除弊”“理讼治狱”外,还记录了大量民众“乞求留任”的官吏。

——据牛子晗《正史<循吏传>入传标准与记述内容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史书中的“循吏”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遂宁市、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文华学校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长达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导致中国在族群融合的基础上走向集权并日臻完善:商朝和西周时期华夏族群从黄河中游向东、向南扩张,形成华夏文明核心地带;秦朝,华夏国家持续向南扩张,并以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取代分崩离析的封建体制;儒家世俗说教在汉代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此后在历代封建王朝依然保持其正统地位,教义也日趋复杂;唐朝及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均主要采用科举考试制度,使得士人地位上升,主导了地方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先秦至隋唐时期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一     《周礼》记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

史料二     图中绘有山脉、河流、居民点,着重标出了9支军队的驻地、军队番号、防区界线、军事设施和行动路线。图幅中部的三角形城堡,是各支驻军的指挥中心。指挥城堡后面注有甲钧”“甲英的地方是军队武器、粮草的集聚地。


史料三   《晋书·裴秀传》记载,裴秀曾提出制图六体:一为分率(比例尺),二为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间的相互方位关系),三为道里(用以确定道路距离),四为高下(相对高程),五为方邪(坡度起伏),六为迂直(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

材料二   东周时期地图多用于献祭或军事功能。《禹贡》中地理区分五服,不是按照自然条件划分的,而是按政治地位划分。秦朝地图是行政管理文牍的一部分,地图和其他档案资料有助于保证各种典章制度延续传承。汉代以来,朝贡国的贡品中常常有地图,作为臣属的标志。汉代以后,地方各级政府都定期向中央造送地图。古代中国地图多山水图画式,且图很少,多文字注解。即使后来方志地图多了起来也是为了辅助文字说明。古代中国并没有专门的地图测量官员,即使涉及到地图绘制的定量技术,也多是借鉴天文学、水利学和农学。

——摘编自(美)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中国古代地图测绘的历史,分别指出其史料类型和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图发展的特点。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开元十一年(723年),经中书令张说提议,唐玄宗将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其具体的行政机构,这实际上就是将尚书省管辖的六部迁移到了政事堂。这一调整(     
A.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B.促使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C.造成了官员冗余现象D.导致了六部职能完全丧失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任命由父子、兄弟相传,或由军事拥立,中央只有承认既定事实。每逢有重大军事行动,朝廷都会向各地征调兵马,此时很多藩镇都会借战争的名义来向朝廷邀赏。很多节度使在战争期间也常常散发钱财赏赐军队,甚至出私财赏赐将士们。这些做法(     
A.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B.消除了中央与藩镇的矛盾
C.严重破坏君主专制制度D.充分体现了募兵制的优势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汉武帝时,侍中成为中朝近臣,卫青以侍中身份“出入禁中、顾问应对”,后因其三次北伐匈奴有功,武帝“以青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上”,代行太尉职权。武帝临终时,又以侍中出身的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位在丞相之上,统领朝政。这反映武帝时期(     
A.军权政权呈现融合趋势B.中朝侵夺外朝权力
C.外戚参与朝廷中枢决策D.三公已经名存实亡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两汉时期,里内一般设有里社,人们通过社祭祈求农业生产风调雨顺、祛病消灾,社祭时乡里之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作为福佑一社百姓的社神,更是受到乡里民众的普遍信俸和虔诚祭祀。这反映了汉代里社(     
①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②加速了儒家思想正统化
③受封建小农经济影响④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昨日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10 . 官箴书是阐释为官道德和总结从政经验的官员读本,明清时期的官箴书从道德规训逐渐走向实用、可操作性,如上下级交往、处理各类诉讼等具体的政务处理要求。这反映了(     

A.儒家思想受严重冲击B.官员行政规则僵化
C.国家治理理性化趋势D.法律制度渐趋完善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份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