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举始于隋唐时期,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士子自幼习诵儒学经典,皆以科考为目标。到了清代,科举考试内容仍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中后期,工矿企业大量出现,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逐步发展。20世纪初,清政府增设外务部、商部、学部、度支部、法部、邮传部等新机构。1905年,清政府颁布谕令,规定自次年起停止科举取士制度。1915年,民国政府公布了《文官高等考试令》等法令。

19世纪,英国政府除了国防、财政、税收、社会治安等传统事务外,还要管理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新事务。当时国王、贵族仍主导着文官的任用,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曾任驻华领事馆翻译的密迪乐提出,英国应该采用中国科举制公开竞争的原则,面向全体国民,实行考试录用官员的制度。1850一1870年间,许多杂志介绍中国科举制的选官程序和方法。1855年,英国开始实行文官考试制度,确立考试竞争和择优录用原则。1870年,英国完成了文官制度的改革,实现了从直接任命官职到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重大转变。

19世纪以来,英国借鉴科举考试制度进行文官选拔制度的改革;20世纪初,中国废除科举取士,推行新式教育体制。试评析以上现象。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近代选官制度的变迁】

材料一   1901年,慈禧太后为大势所趋,不得不颁布上谕:从第二年起,乡、会试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策5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二篇、五经一篇。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与康有为的方案如出一辙。1905 年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材料二   没有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 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但因为科举制度被废除,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摘编自许纪霖《废科举引发20世纪中国大变局》

材料三   民国男子,年满二十一岁以上者,得应文官考试。文官高等考试之次第如下:一、甄录试;二、初试;三、大试。甄录试以笔试行之,初试及大试皆先以笔试,次以口试行之。文官普通考试之科目如下:一、国文;二、历史;三、地理;四、笔算;五、法学通论;六、经济学。除前项科目外,各官署得斟酌情形,将该署所掌事务,加入一二科目。

——摘编自1913 年《文官考试法草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中科举制度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
(2)根据材料三,分析民国初期文官考试法草案改革选官制度的原因。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3 . 1908年清政府颁行《游学毕业生廷试录用章程》,提出“东西国之医科、工科、格致科、农科大学毕业生及各项高等实业学堂毕业者,往往以科学见长,不工文字。此项学生准其仅作科学论说一篇,不必兼作经义”。由此可见(     
A.学术论文成为清末新政选拔人才的唯一依据
B.清末新政适应时代变化调整了人才选拔制度
C.近代人才评价标准已经在清末普遍建立起来
D.这一章程成为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建立的标志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4 . 1896年6月12日,李端棻向皇帝上《时事多艰,需才孔亟,请推广学校,以励人才而资御侮折》。认为:“人才之多寡,系国势之强弱也”,主张“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皆设学堂”。李端棻奏折反映了当时(     
A.科举选官改革紧迫B.教育人才严重缺失
C.新式学堂广受欢迎D.教育救国的新思想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02年以前“每届江南乡试,应试人数总在二万数千”,而据《中外日报》1902年的报道,“本届江南文闱,应试人数甚少。三场完毕者,不过一万四千余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末新政的实施B.学堂选官制确立
C.戊戌变法的推行D.科举制度的废除
6 . 1910年宣统皇帝发布上谕,北洋大学堂毕业生考列“最优等”的学生,“均赏给进士出身,授为翰林院编修”,其他“考列中等”的毕业生,则赏给进士出身,令各部“尽先补用”。据此可知(       
A.官员选拔与近代教育相结合B.近代文官考试思想开始孕育
C.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D.科举制度尚未废除
2024-04-1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清末有大臣上奏折写道:“近数年来,各国盼我维新,劝我变法,每疑我拘牵旧习,讥我首鼠两端,群怀不信之心,未改轻侮之意。……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戢不虞之诡谋。”该大臣意在(     
A.表达支持康有为变法的立场B.奏请清政府变革选官制度
C.揭示列强轻侮清政府的原因D.建议留学生重归学堂深造
2024-04-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1907年3月,清学部颁行《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学堂分为初、高两等,学制各4年,“女子师范学堂,须限定每州县必设一所”。到1909年,有公私女子学堂308所,女学生达14054人。这说明当时(     
A.清政府推动男女地位平等B.学制改革推动近代教育发展
C.民主革命群众基础的扩大D.民间力量倾力支持女子教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为1908—1909年清政府教育规模情况表。这反映出当时(     

1908年1909年
学堂数学生数职员数教员数学堂数学生数职员数教员数
直隶9596214 36715 24210 41011201242 24713 50811 921
山东352649 4095 11642364 39660 76561964685
江苏1 19137 532468939051 35744 7081 9054336
湖北207872 034 1 5383545288699 06421625315
四川9 346277 12065341 172610 661345 3837 17613 072
广东1 51368 24235454 172179486 4375 3045 039
A.学制改革推动教育近代化B.沿海地区教育落后
C.学堂选官制度开始确立D.科举取士成效显著
2024-04-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定位)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之洞被誉为晚清第一通晓学务之人,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

时间

事件

1887

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奏请开办广东水陆师学堂各一所。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学生学习外语、制造、轮船驾驶、攻战、枪炮等课程。

1896

张之洞上呈《选派学生出洋肄业折》,提出选派已通西文之学生出洋肄业

1898

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力倡新学,提出他最早的一个近代学制的构想:京师省会为大学堂,道府为中学堂,州县为小学堂。

1902

张之洞与湖北巡抚端方上奏《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形成了湖北学制体系。

1903

张之洞等奏拟的《奏定学堂章程》颁布,规定: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

1905

张之洞等官员联名奏请清政府立停科举,提出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获准。

——摘编自苑书义《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张之洞教育活动”,自拟论题,进行评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4-0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