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7 道试题
1 . 1813年,在与第六次反法联盟交战时,莱茵联邦的萨克森步兵和炮兵阵前倒戈,投向反法联盟。这一战役也被称为“德意志人民第一次共抗外敌”之战。这表明战役(     
A.重构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秩序B.有利于增强德意志民族的认同感
C.推动了德国社会的全面改造D.促进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多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英法百年战争前,英国的上流社会人士都讲法语,并以和法国联姻为荣;战争过程中法语逐渐被看作是敌人的语言,英语逐步取代法语,从下层人民的口头语变成上层的统治语言。这体现出(     
A.上层使用的语言缺乏深厚的基础B.自下而上传播是语言发展的规律
C.英法百年战争推动英语走向成熟D.英国的民族与国家意识正在觉醒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3 . 【中世纪到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国王们肩负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并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以获得对封臣和臣民的有效控制权。11—12世纪,这些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它们正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核心。而且,当时商人和市民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的行政机构、军队政体、司法和教会不再被一些世袭家族控制着。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在欧洲形成并保留下来,而这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罗马法成为中世纪政治理论的基础,而罗马人相信国家是至高无上的。13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就已经存在。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作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的特征。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14年,维也纳会议的正统原则如下:承认 1789 年前法国及其他各封建君主是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制度及所属领土,若原有君主被拿破仑推翻,可由其兄弟或亲属代替为世袭君主。这一原则的提出(     
A.开创了用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B.旨在恢复和巩固欧洲的封建秩序
C.使欧洲国家民族意识开始萌发D.打破了大国主宰欧洲事务的局面
昨日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族主义与民族认同】

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可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的,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进一步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全球化不仅侵蚀着国家主权,同时也激活了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文化认同出现动摇,而且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也遇到严重的挑战。……尽管全球化进程加深引起对国家的认同的侵蚀,但目前国家仍然是最具权威和组织能力的共同体。……“它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以回应挑战……”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2)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试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6世纪,某学者指出:“在英国如同在尼德兰,新教主义最终变得不可避免地与民众的民族自我表现混于一体。”这表明新教主义(     
A.使英国摆脱了教会束缚B.利于英国民族国家形成
C.促进了英国的独立意识D.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7 . 在王权与教权的斗争中,马丁·路德在德国皇帝的支持下,将《圣经》翻译成了德语,这标志着从此以后,德国的普通知识分子也可以读懂《圣经》。这一做法(     
A.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影响B.消除人们对宗教神学的迷信
C.促进德国民族意识觉醒D.否定了基督教会的社会作用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西欧各国资产阶级在推翻王朝国家、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这一材料不能反映西欧民族主义(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B.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C.促进了欧洲共同民族认同的形成D.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结合
2024-04-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6、17世纪英国的古物研究运动蓬勃发展,成立了“伊丽莎白古物学会”,并通过交换手稿、文献、通信以及聚会与互访等活动,交流研究心得和写作进展,互通学术信息,对英国的历史、法律、制度、宗教等方面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该运动(     
A.奠定了英国代议制度的基础B.推动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发展
C.提升了古物学家的社会地位D.适应了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型
2024-04-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国家产生之际,由于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家长制家庭没有像雅典那样分化为个体家庭,氏族部落内部虽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但是阶级分化并不十分明显。中国古代国家产生的动因主要不是由于氏族内部的阶级分化,而是部落之间的征服战争。部落战争的结果是征服者把被征服者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从而使属于不同部落的人们组成了新的结构,于是原有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长制家庭便具有了地域的性质。在古代中国,家长制家族组织却与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致,家长制家族组织不仅没有因为国家的产生而消亡,相反在国家产生以后得到强化,原有的家庭结构生长成为政治结构的补充部分,成为专制国家的重要支柱。

——摘编自陈恩林《谈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道路及特点》

材料二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市民阶级。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举起人文主义旗帜,把斗争矛头直指以罗马教会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宗教改革运动对罗马天主教进行了更为猛烈的进攻,促进了民族意识的成长,他们关注、效忠与认同自己所在的民族和国家。1617世纪,西欧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家,形成了大众忠诚于王权的新的政治认同,民族语言迅速传播与使用,文化教育也有了发展。由此,整个民众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大大增强。随着王朝国家的建立,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君主阻碍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资产阶级高举起反封建的旗帜,打倒了王权,确立起人民主权作为新的民族国家的政治主体。从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所组成,相反,而是由全体公民结成的统一的共同体。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国家和西欧近代民族国家产生的不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2024-04-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