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早期“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基本倾向于“中原中心”论,即中原地区文明领先并向周边持续扩散,但学界新近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却越来越倾向于“满天星斗”说或“重瓣花朵”说。支撑这种转变的主要依据是(       
A.大量万邦时代的都城遗址出土B.《史记》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
C.新石器时代的中华文明考古发掘D.中国南北地区原始农业的差异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一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024·山东德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现的聚落距今8000年,半地穴式房屋成排布列,最大房址占据聚落中心。临潼姜寨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村落距今7000年左右,房屋围绕中心广场分为东、南、西、西北、北五个房屋组,每组代表一个亲属组织。两者布局的不同反映了(     
A.自然环境造成定居方式的差异B.不同地区文化发展形态的多元
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阶层的分化D.不同历史时期生产方式的变化
今日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刘林遗址大部分成人墓都随葬了和死者生前劳动有关的工具,出土情况见如表,可以推断出当时(     
大汶口文化刘林遗址墓葬随葬工具统计表
砺石弹丸网坠小刀牙勾形器纺轮总数
916152211613671
6135122332
A.贫富分化现象严重B.社会组织形式变化
C.普遍使用金属工具D.个体小农经济产生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遂宁市、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距今9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前中期,耕作制度由最初的生荒耕作制向熟荒耕作制过渡,即由砍倒烧光、刀耕火种、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转向利用石铲(石耜)、石锄进行土地加工,连种若干年、撂荒若干年的熟荒耕作。这一转变(       
A.巩固了小农经济地位B.表明原始的农耕出现
C.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D.保证了人力资源需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龙山文化时期已出现专业从事某些经济活动的村落。如胶南地区的村落发掘出大量陶罐、陶杯、泥质镂孔高足杯等陶器,莱州湾南岸的村落主要从事制盐。这反映出龙山文化时期(     
A.村落之间协作生产B.村落经济实现自给自足
C.社会分化日益加剧D.手工业生产趋于专业化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马桥文化遗址对了解距今4000年前后的古文化聚落形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马桥文化石镰        马桥文化石犁        马桥文化耜     
A.牛耕技术也在此时相应出现
B.手工业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C.江南社会发展水平高于中原地区
D.生产工具完备农业形成江南特色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圆雕玉龙、浙江良渚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     
A.原始先民的华夏认同B.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C.奴隶社会的精神诉求D.手工技艺的高超精湛
8 . 距今5000年左右,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得到蓬勃发展,通过考古发现,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古城、反映系统化宗教观念的玉器、大面积稻田遗存、规模庞大的水利设施等均已形成。这表明(       
A.早期国家初步形成B.多元一体格局出现
C.宗法体制得以确立D.小农经济塑造文明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湖南洪江的高庙遗址下层发现一处距今接近8000年的大型祭祀场,出土的白陶祭器戳印有“天梯”、獠牙神面纹、八角星纹等图案。这说明(     
A.南方文明起源于湖南B.敬天观念早已存在
C.国家组织已基本产生D.贫富分化初现端倪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10 . 新石器时代,我国中原及北方地区形成以粟为主,黍、大豆、水稻为补充的混合型农业生产体系;以黄河上游为主的西北地区,畜牧业占有一定的比重;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则形成稻作农业体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饮食结构的不同B.地区交流的缺乏C.自然环境的影响D.生产技术的发展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