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线建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探索,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和宝贵遗产。其历时17年之久,国家先后总投资达2052.68 亿元,有近千万人参与,建设规模之大、投入资金之多、动员范围之广、行动速度之快,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反映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高超政治智慧和深邃战略眼光。三线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发展工业化、调整生产力布局、组织文化备战、加强环境治理、建立战略后方基地等集中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摘编自刘轶丹《三线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探索》

材料二 总体上看,经过近30年(1949-1978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新中国在工业化建设中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辽阔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国防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建设起来,特别是成功地发射两弹一星,巩固了国家政权稳定。资源勘探开发工作成绩很大,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邮电事业,都有很大的发展,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摘编自黄群慧《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及其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线建设的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基本历史经验。
2024-07-0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历史阶段时间

重大举措或主要成就

过渡时期1949—1956年政治巩固新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实施“一五”计划
外交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956—1978年文化涌现出无数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
经济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外交70年代打开新局面,迎来新中国又一次建交高潮
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达成“九二共识”
经济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外交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展示负责任世界大国形象
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现在政治中共十九大准确认识了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
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外交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思想
(1)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完成①②③处内容。
(2)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为表格拟定一个标题。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2024-05-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仿真考试历史试卷
3 .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关键词

关键词简介
第一机械工业部1952年成立,负责汽车产业规划、投建、产能审批及车企人事调动等
试制拆解国外车型,然后依葫芦画瓢,造出自己的车,如最早的解放牌卡车、红旗轿车等

锤子、绳子、板凳
20世纪60年代,中国汽车生产方式多为工人用榔头、铁锤等工具敲打出轿车的外壳和内部的零 件, 一个大的覆盖件甚至要经过几万次敲打

上海牌轿车
1963年,在江南造船厂等企业帮助下,上海工人相继研制出六缸发动机和小轿车,并构建了成套 的冲模制作工艺流程;“上海牌”轿车作为中国普通公务车和国宾接待的主力车型一直持续到20 世纪80年代

老三样
20世纪90年代,捷达(一汽—大众)、桑塔纳(上汽—大众)和富康(东风—雪铁龙)长期出现在畅 销车型的排行榜;三车早期均采用进口零件十国内组装的方式生产
自主品牌自2006年开始,奇瑞、吉利等国产车企相继换标,并配以新的战略车型

——摘编自肖莉《新中国汽车60年关键词》

材料二   “十五”期间,我国启动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并形成“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2014年起,理想等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出现;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建厂。2020年以来,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爆发性增长;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纷纷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至2022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占3席,在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位的企业中占据6席。2024年1月,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就像“装了轮子的智能手机”,会收集美国司机的敏感数据,汽车摄像头还会把美国基础设施的情况全都拍摄下来;这些电动车可能会被“北京的某人”远程控制,就像敌人的无人机那样。如果成千上万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行驶在美国的道路上,“不难想象”这将带来怎样的安全风险。

---摘编自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中国电动车里没“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阶段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对雷蒙多关于 中国新能源车观点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央“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中央各部委、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一百多个厂矿企业的近20万职工和科技人员奔赴贵州。在1964年到1976年,贵州先后修通了川黔、贵昆、湘黔三条铁路干线,使贵阳成为西南铁路交通枢纽。电力工业新建、扩建、改建了一大批水电站,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供电网络,为三线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并与四川、云南联网,支援外省建设。新建的六盘水煤炭基地,解决了攀枝花钢铁厂和昆明钢铁厂的用煤,并支援了华东、华南,使六盘水凸显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国防科技工业从无到有,建成了航天工业基地、航空工业基地、电子工业基地。在全国各部门各地区的支援下,贵州胜利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摘编自陈夕《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

材料二   四川省三线建设部分成就表


19651979
铁矿石开采能力40万吨817.15万吨
炼铁能力38.89万吨251.85万吨
发电机装机容量83.47万千瓦379.32万千瓦
水泥生产能力117.02万吨556.8万吨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5.62.12.34.12.83.1
铁路里程增加2.3
公路里程增加1
重点工程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成昆铁路、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300多个以国防科技为主的企业单位和科研院所
总投资300多亿(占全国近1/4

——摘编自四川省地方志编制委员会《四川省志·环保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贵州三线建设胜利完成的原因及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川省三线建设的特点。
(3)谈谈你对国防工业建设的认识。
2024-08-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旭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中国西北半壁曾有过辉煌,在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以前,中国绿洲与中亚绿洲沿路商旅络绎不绝,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然而,唐宋以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南重北轻的格局,南方逐渐超过北方。1500年以后,随着东南和华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空间经济发展格局由南北框架逐渐转换为东西框架,西北草原丝绸之路的地缘优势丧失殆尽。近代以来,随着列强侵华的不断加深,中国沿海港口城市次第开放,近代的铁路和公路运输使得沿线城镇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改变了传统商品市场的格局和劳动力的地区分工,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畸形发展。20世纪30年代,新兴工业百分之七十以上集中于沿海各省,从战时经济学的视角观察,此种工业布局极不合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于地缘政治风险和国家战备的考量,中央政府制定了偏向内陆的工业布局指导思想,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正是在这一工业布局指导思想的安排下,彼时国家投资明显向内陆倾斜。 1952~1978年间,内陆地区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其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已由31.9%提升至40.1%。

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东部快、 东北和中西部慢的不平衡增长格局。针对区域发展差距带来的突出矛盾,中央政府适时提出了完善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和东北振兴战略(2003年),加上最早提出的东部率先发展战略, 国家关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初步形成,有望藉此塑造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摘编自冯建勇《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胡焕庸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空间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历程,指出民国时期工业布局存在的隐患。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为了改善经济发展格局而做出的努力,谈谈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记载, “民国二年(1913年)七月,河决澄阳县境双合岭,于时刷堤未宽,水性尚缓,急加防堵则事半功倍,乃以南北构兵,迁延未塞,时机坐误”“翌年大汛泛滥,口门刷至八百余丈,澄阳地势平衍,横流所届,昏垫随之”,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大量居民流离失所。191410月,北京政府任命徐世光主持双合岭堵口事宜,筹拨工程经费“五百三十七万六千五百八十元”;11月,徐世光调集山东省河防十一营和冀南巡防二营协助堵口工程;19151月,开始兴筑坝。工程伊始,徐世光认为“大工开办端赖群力,而夫役一类所用尤多”,于是“招雇夫役之中实寓有以工代赈之意”,酌量发给灾民工钱,以维持其基本生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治理黄河大事记

19496

华北、中原、华东三个解放区在济南召开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大会

19498

黄河水利委员会起草了《治理黄河初步意见》

1950

开始对黄河大堤进行的第一次全面加高培厚

19513

开工引黄灌溉济卫工程;4月至8月,完成了1500米长的溢洪堰工程

1952

在陕西省韭园沟开展水土保持试点,全面、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严重的韭园沟

195410

黄河规划委员会正式提出《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三门峡水利枢纽作为第一期工程的主要项目

1956年至1957年底

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大面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1957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隆重举行开工典礼

1956年至1965

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约50万人因水库淹没土地而移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黄河双合岭决口导致灾情不断扩大的原因,并指出当时解决灾情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成立初期治理黄河”谈谈你的认识。
7 .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门堰是位于安徽舒城县境内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巴洋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由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创建,距今约2223年。《舆地纪胜》记载,刘信视“舒城水源出于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乃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曰七门。开渠建片责,引河流东北,载之平陆,条分支贯,灌田八千余顷。”又于七门岭之东修筑乌羊、片曹片责两堰,“灌田两千余顷”,史称“七门三堰”。

明宣德年间,知县刘显定七门堰引水例,“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沟,蓄水灌田。”此制度一直沿用至民国。“使强者不得过取,弱者不致失望”,该制度开创性地实行忙闲轮灌制,完美契合七门堰灌溉体系。

清光绪《续修舒城县志》记载:“沙湾之地,厥宜泄水”,古人已早早认识到弯道环流效应。七门三堰,取水口均设置在河流凹岸,成功实现水沙分流,实现了弯道环流理论的运用。又记载:“山冈之地,最宜蓄水,因高就下,可塘可堰,渟潴灌溉,利饶耕作”。在灌溉系统建设中,古人充分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串连十五荡,形成输水干渠,疏浚塘,荡、沟、渠,串联互通。

——摘编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报道

材料二   作为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淠史杭工程始建于1958年,历时14年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通水。汧史杭灌区发源于安徽省六安市,润泽江淮,是新中国治淮工程衍生的重要成果,联通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灌溉供水范围涉及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灌区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098万亩。

65年来,汧史杭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六安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奋力推动六安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去”。

——《人民日报——洪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2023年08月18日16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水利建设的意义,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024-02-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64 年8月,美国悍然轰炸越南北方,中国在进行援越抗美斗争的同时,加强战备,进行三线建设。总目标是要在西南、西北、中南纵深地区建立起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据不完全统计,从1964年下半年至1965年,在西南、西北部署的新建、扩建和续建大中型项目达300 多个,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森林建材、铁路交通、邮电、教育等各个方面。

——摘编自王桧林等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199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努力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的西部地区。到 2002年国家在西部地区开工了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公路干线等36项重点工程,完成退耕还林4418万亩、荒山荒地造林4404 万亩,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9年的35.4%提高到2001年的38.3%。生产布局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摘编自武力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

材料三:2021 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里程碑。

——摘编自潘岳等主编《中华民族组词体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的背景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纪之交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
2024-05-21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学考大联盟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是英国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种植业、畜牧业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园艺业等新兴农业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一时期,英国农业人口数量相对稳定,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产量日益增加,品种也呈现繁多的趋势。圈地运动进入了议会圈地的阶段,打破了农业在公共领域发展的障碍当时农业体制的变化、农业技术的革新以及与农业相关行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农业的繁荣。

——摘编自张梦醒《论19世纪中期英国农业的繁荣》

材料二   下图是新中国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发展情况。

——摘编自《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

材料三   “三农”问题是关乎国家发展命运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要保持强农惠农富农的力度,保持认识高度、重视程度的良好势头,始终将“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并贯彻落实。

——摘编自李奕颖《习近平新时代“三农”观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农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初期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我国新时代农业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023-04-12更新 | 35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美、苏战争威胁,党中央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当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1965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从总体上看,三线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说明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加强三线地区建设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