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平定岭南后,又大力开发岭南地区(包含部分越南地区),南下的五十万大军多数留下“谪戍”。东汉初期,中原人任延任九真太守期间,传播儒家文化,促进了当地文化、婚俗、礼仪和农业的发展,在当地深受爱戴。东汉末年长时间战乱,而交趾地区相对安定,中原地区人士不少移居交趾,佛学也在此时期传入。唐朝时期,不少知识分子由于贬谪等原因,流寓安南。宋朝,越南李朝皇帝入侵广西地区,大肆劫掠人口。到了元代,中国的造船技术更加发达,因此移居越南的中国人较之宋代更多。伴随着他们的到来,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典籍和医药制瓷等也传到了越南。明代郑和下西洋期间,不止一次抵越南和占城港口贸易和访问,维护了官方之间的贸易关系。1679年,明朝遗臣率领的3000余人投泊越南,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开发。

——摘编自徐芳亚《中国古代移民移居越南析论》

材料二   夏威夷华人的“家国意识”是他们的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信仰。随着华人移民的激增,以及美国势力在夏威夷的渗透,20世纪上半叶,夏威夷排华情绪日益上升。为此华人通过强调民族的美德,为中国人民进行了有力的辩护,甚至在生物学上论证华人智力非凡。知识分子呼吁年轻人用理性看待中国文化,还专门设立了“中国文化的复兴日”。随着年轻一代的华裔们“美国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华人强调要了解中华文化,就必须先掌握中文,他们还结合形势变化,赋予中华文化新的内容。二战后大部分华人最初“落叶归根”的心理逐渐转向“落地生根”。他们把目光聚焦在他们所在地的生存环境上,除了强调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外,华裔们还讨论用儒家思想来建设“在美国的中国文化”。

——摘编自郑琴丽《夏威夷华人“家国意识”的嬗变研究(1789~195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古代移民越南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夏威夷华人“家国意识”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移民给你的启示。
2 . 1953年,北京市开始筹建首都历史与建设博物馆,计划建成反映北京自然、历史和社会风貌的综合性博物馆。此外,徐悲鸿纪念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周口店中国猿人展览馆、北京天文馆也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这些博物馆的建立(       
A.利于弘扬红色文化精神B.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C.旨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D.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三大史学家之一、古典“人本史观”集大成者,在整个西方史学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希腊神话中包含希腊人对于“人”的观念的最初思考。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代表普罗泰戈拉,初步将哲学的视角指向了“人”。古希腊杰出医者希波克拉底强调医生应更多地着眼于病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性格特征。修昔底德亲历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和战争的残酷,他写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当代人写当代史,既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前人著述,也没有留存的档案、史料,因此他奔走于希腊世界多个地区实地考察,一方面多了解、多询问,另一方面将不同目击者提供的资料进行相互印证。修昔底德在解释历史事件时,能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并认为自然界自身的运动才是导致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而非神明的意志,极力地赞美人、歌颂人,才使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更加可靠,铸就了其在西方史学发展中的不朽地位。

——摘编自王旭《论修昔底德著作中的“人本史观”》

材料二   先秦是中国古代人本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人本思想发展为线索反观该时段史书编撰的变化,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中国古代史家独特的历史见解和以人为重的史学传统。先秦史书在断限,即在选择要记载的人事内容范围上比较模糊,如《尚书》大抵记载虞夏商周之事,直至春秋战国史书在断限方面则变得比较确切。《尚书》之诸多篇目简洁却不明了,集中记叙周君主、周公、召公等少数人之言语。至春秋战国,为更有效地记载历史,以被史家所认定的人主活动的时间顺序为目,同时史家开始着重于叙事,其记载的人物数量急剧增加,并且这些人物事件的分布并不是零散的,相同人物的事件分布较为集中,使读史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史实。《左传》时,更出现了“君子曰”的论史形式,编者可以在“君子曰”后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及评价等,这是比“春秋笔法”更为明确的以书史的方式介入现实政治的表述方式。

——摘编自蒋迪《从人本思想的发展看先秦史书编撰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昔底德“人本史观”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本思想影响下的先秦史书撰写演变的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史学发展的认识。
4 . 据统计,即使不算短期投资,1924—1930年外来投资仍占德国经济全部投资的4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1925—1929年在德国所得来自国外的长期贷款里,美国占70%;德国占美国贷给外国的长期贷款总额的20%。这一状况(     
A.导致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B.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扩张
C.促进了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兴起D.制约了美国政府对外政策
2024-06-25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飘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5世纪晚期,荷马、亚里士多德等手抄本时代的文字在威尼斯第一次被印刷出来,在印刷史上首次使用的逗号、句号和分号使阅读更加流畅。除此以外,乐谱、地图、带有解剖图解的医学书籍、世俗趣味的方言读物,都在这里大规模印刷出版。到16世纪初期,威尼斯已经成为欧洲出版业的中心。据此可知(     
A.雕版印刷深刻影响欧洲思想解放进程B.印刷业促进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C.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为时代追求D.技术革新是文艺复兴的发生前提
2024-06-25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育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测试历史试题
6 . 上海正蒙书院是光绪四年(1878年)由上海邑绅张焕纶等创办,学生分为数班,即后来多级教授制,教科为国文、地理、经史、时务、格致、数学、歌诗等,后增设英法文、旁及体育,尤其注重德育。该书院(     
A.与传统书院科目设置基本一致B.略具近代学校性质的新式书院
C.是洋务派开办的专门实业学堂D.标志着新学制系统的全面建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840年到1930年前后,华工出国迎来高潮。19世纪,随着欧洲各国相继宣布禁止贩奴,美洲等迁入地的迁移“拉力”也大为增强。当时的中国,人口压迫已使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窘迫,列强侵略又导致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对于闽粤沿海人民来说,出国谋生成为唯一选择。于是,迁出地的“推力”也明显增强。

出国华工有两种,一种是“契约华工”,另一种是“赊欠单工”。前者指应募到海外做工并与招募者订有契约的出国华工,但契约规定在实际中从未真正兑现过。后者指赊欠船票旅费的出国华工,虽有“自由出洋”名义,但出国后往往被当作奴隶看待。据统计,1845-1920年间,出国华工约千万人次,但出国者并非都能到达迁入地,仅海上死亡率一项,就已令人膛目。出国后,他们遍及世界诸大洲,以东南亚地区为主要迁入地。

——摘编自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华工出国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华工出国的特点。
8 . 1920年,陈独秀将《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的内容编辑成《劳动节纪念号》,通过介绍苏俄革命的成功经验,把共产主义和知识分子结合起来。这反映出当时(     
A.民众逐渐接受进步思潮B.知识分子投身工人运动
C.以俄为师成为学界共识D.新文化运动有了新发展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交换”。这可不是用一捆钞票换取一小包白色粉末的交易而已,而是新旧世界之间食物、人、观念以及传染病的交换现象,下面是两种物种交换信息:

材料一   下为近代金鸡纳树全球流动的时间轴。

15世纪初,印第安人发现用金鸡纳树的树皮泡水能治疗疟疾,这种治疗方法成了南美洲的“民间土方”17世纪30年代,欧洲人开始关注金鸡纳树的药用特性,并从秘鲁进口金鸡纳树的树皮1820年,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的树皮中分离出奎宁,金鸡纳树的抗疟作用在西医传统权威中树立牢固地位19世纪中期,金鸡纳树被移植到亚洲,南亚、东南亚金鸡纳种植园发展迅猛20世纪以后金鸡纳树在全球范围内移植

16世纪开始,欧洲博物学家和医学家开始在东方和新大陆搜寻药用植物1870年,英国在印度开始奎宁的工业化生产,其后奎宁硫磺盐的价格在十年间下跌了90%1918年,爪哇金鸡纳生产者和荷兰三家奎宁制造商组建起金鸡纳局,控制奎宁生产额和价格,推广治疗疟疾方案

——摘编自王林亚《改变世界的奎宁:全球环境史视野下人类对金鸡纳的认知、引种及影响(1853—1939)

材料二   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料改变了人类历史。香料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让食物更加可口、更容易保存;香料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出美丽、优雅与浪漫;更重要的是,香料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之一,直接促成了跨国贸易、远洋航海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为了香料的原因,财富聚了又散,帝国建了又毁,以致一个新世界由之发现。”

——摘编自赵薇《香料:从历史传奇到今日繁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金鸡纳树全球流动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香料如何“改变了人类历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文化交流
前现代
(约1500年之前)
农业发明后,在跨文化贸易、大规模移民及帝国版图扩张的背景下,文化交流总是在发生着。随着大帝国的出现,跨文化互动进一步加速,丝绸之路网络是最为广阔的早期的互动网络,大约公元前200年后,它不仅便利了商业和物种交流,也便利了文化交流,包括各种宗教、数学、技术和医学传统也从最初的老家传播到遥远的地区。文化交流得以发生是由几个欧亚大帝国所塑造的,而这些农业社会生产了大量剩余农产品,用来支撑大规模的工业和商业部门
现代
1500年之后)
1500年后,地理探险和扩张在现代早期扩大了欧洲文化的影响。15001800年间,欧洲商人、传教士、殖民者把自己的文化偏好包括基督教、现代自然科学和商业惯例,介绍给美洲、亚洲、撒哈拉以南非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的部分地区。工业化和帝国主义在19世纪后进一步增强了欧洲和欧裔美洲的文化实力。1900年特别是1950年以来,世俗文化交流大大增加,包括西方价值观、企业文化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商业化体育、牛仔裤、好莱坞电影和世界音乐等在全球广泛传播

——摘编自【美】杰里·H·本特利《世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材料二   跨民族、跨地区、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条件。文化交流的“逆差”,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引进文化要素的数量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来文化对本国的影响大于本国文化对外国的影响的现象。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若是在不平等情况下进行,则会给弱势文化一方带来极大的被动或导致其自身文化的萎缩

——摘自段京肃《略论文化交流中的“逆差”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前现代与现代的世界文化交流的差异。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中文化交流的“逆差”现象,并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