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自武王伐纣代商而兴之后,周人将天命与君主的道德牵系在一起。《尚书》中塑造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君主形象,即文王的圣王形象和纣王的暴君形象。《周书》中也有成王祭祀上帝,行籍田之礼,亲率百官、农夫播种百谷,共同劳作的记载。周人这些做法旨在(     
A.确立君主集权B.强化祭祀活动
C.构建政治认同D.体现家国一体
昨日更新 | 202次组卷 | 1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人有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A.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B.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一致
C.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昨日更新 | 55次组卷 | 7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3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
2024-08-26更新 | 704次组卷 | 45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殖民者将大量金银源源不断运回欧洲,致使欧洲贵金属增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引发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中得利最多的是(       
A.封建领主B.商业资产阶级C.租地农民D.手工业雇工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先秦时期,家国同构。自秦汉而下,宗法活动以社会上层贵族为中心展开,魏晋门阀士族是其代表。至隋唐,贵族型家庭制度逐渐瓦解。北宋时,“近世名门鲜克永世”“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一些士大夫成为新宗族组织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带头呼吁,以尊祖睦宗为要旨,团结宗亲。其他社会阶层后来也开始效仿,慢慢地发展起了一种新的宗族形态——“平民型宗族”。

——摘编自包伟民《陆游的乡村世界》

材料二   1016世纪间,中世纪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对地位和血统的执着是当时的标志之一、法定地位是中世纪欧洲人的身份标志,贵族观念是这一状况最明显的表现。但是,欧洲社会不断涌现出掌握新财富乃至实力的新贵,他们无法在既有的等级体制中找到容身之处,便向传统发起挑战。他们很快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社会形态、行会、传说和团体,使商人的社会身份拥有了新的定义。商人阶级的兴起几乎完全是城镇发展的结果,商人的出现与这一中世纪欧洲文明中最具活力的元素密不可分。任何地区的领主都寻求城市的支持,以便对抗国王;而国王则争取市民的支持,借助他们的财力以打压势力过大的属臣,并因此向城镇授予特许状和特权。

——摘编自【英】J.M.罗伯茨《企鹅全球史·文明的分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简析宋代出现“平民型宗族”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西欧社会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内容说明这些变化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4-07-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图漫画描绘的是在德国柏林召开的一次臭名昭著的国际会议,画面中几人在切分一个写着AFRIQUE(法语“非洲”)的蛋糕。这次会议(       

A.讨论了拿破仑战败后战胜国对欧洲领土的分割
B.建立了一战后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C.确立了英法德等瓜分非洲的“有效占领”原则
D.掀起了西方列强19世纪末对亚洲的瓜分狂潮
2024-07-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晚期,1300年前后,出现在修道院的一项发明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那就是带擒纵器的齿轮钟。当时的教士们有必要确定更为准确的时间,以便安排他们的祈祷与其他工作。但丁在1320年的《神曲》中就已经提到:“如同钟表里的许多齿轮,互相协调,各自转动。”

——摘编自[]马丁·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

材料二   18世纪的欧洲人日益习惯于精确的时间。精确的时间一方面意味着人们对时间的控制,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一部分人需要屈服。仆人、工人和雇工日益受到纪律限制,并不得不屈服于钟表(工作时间)对他们的控制。这当然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而18世纪的教育者们开始培养起的新一代人,却将这种外在强制力逐渐转化为自身的强制力。

——摘编自[]大卫·梅森《近代欧洲200年》

材料三   时间测量技术的改善,对待时间的基本态度的重大变化——两者引起了一种普遍性的提速感。在一些领域,比如音乐(尤其是军乐进行曲),人们可以明显体会到这种变化。在18世纪早期,安哈尔特-德绍公国的利奥波德一世率先在军队操练中对齐步走作出了相关规定。当时德意志士兵每分钟需行进60步,后来改为72步。而到了十九世纪初,在反抗拿破仑的战争中,则普遍都是114步了。

——摘编自[]埃尔顿《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摘自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题

(1)阅读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到18世纪钟表应用范围的扩大并分析原因。
(2)阅读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钟表推广带来的社会影响。
(3)阅读材料四并综合前三则材料,简谈对“技术、时间与人”这一论题的看法。
2024-07-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8 . 下图所示为1960年和2017年部分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对比。据此可见,进入21世纪后(       

A.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了发展B.发达国家被经济全球化削弱
C.世界呈现出多极化发展格局D.发展中国家更具有后发优势
2024-07-2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9 . 二战后,美国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艾森豪威尔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互助合作公约”,把西欧、中东、南亚和东南亚纳入美国对外战略体系之中。这表明(       
A.美国借助冷战推行全球扩张政策B.战后形成了美国独霸的世界格局
C.二战后国际关系呈现多极化趋势D.锚定美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2024-07-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10 . 两次世界大战都造成了残酷杀戮,一战中约900万人战死,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身残,13亿多人(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75%)受祸。二战中军队和平民伤亡约9000万人,3000万人流离失所,17亿人(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80%)饱尝苦难。可见两次世界大战是(       
A.欧洲殖民侵略战争B.世界霸权争夺战争C.反人类的战争暴行D.反法西斯正义战争
2024-07-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