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没有“糖”这个概念,我们的先民用蜜、饴、饧等形容糖。季羡林先生对“糖”的英文、法文、德文等进行考证后发现,“糖”在西欧各国的语言中也是外来语,均来自梵文 sarkara,因此推测欧美本无糖,糖的原产地可能是印度。后来他通过一张敦煌佛经残卷背面记录的印度制糖术的文字中,断定“煞割令”一词就是sarkara,从而证实糖的原产地是印度。他著述的《糖史》中记述了唐太宗如何遣使前往印度学习制糖术……明代我国在印度制糖法基础上以“黄泥水淋脱色法”造出白糖,后来这一技术传入印度,所以白糖被称为 cīnī,意为“中国的”。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上来写《糖史》,季羡林是“始作俑者”,是前无古人的。

——摘编自周蕊《糖·敦煌·文化交流》

材料二   随着糖的“加盟”,英国人用蔗糖和酒调制出一种新的饮料,它取代了过去的蜂蜜酒和发酵蜂蜜饮料。受糖消费量增加的影响,茶也在欧洲大规模流行开来,因为加糖的茶更易入口。19世纪40年代在贝德福爵夫人影响下,英国贵族形成了下午茶的习俗。为了与悠闲的下午茶时光相融,欧洲贵妇发明了轻盈优雅的下午茶专门服装——茶歇裙。对19世纪的欧洲女性来说,能够脱下紧绷的贵族长礼服,应该算是一种解放。茶和糖共同推动了以加糖红茶为特色的英式早餐的出现,这种早餐做法简单,十分符合产业工人的生活需要。19世纪的工人通过茶歇补充了能量,有人认为“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

——摘编自西敏司《甜与权力》等

(1)据材料一概括季羡林对糖文化的贡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糖的传播对19世纪欧洲的影响。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元朝一改以往王朝仅对云南象征性征收土产的做法,在云南征收秋税和夏税,主要是粮税与矿课、酒课等实物税。另据《元史·食货二》记载,天历元年,云南行省纳金课184锭、纳银课735 锭,所纳数量居全国之冠。由此可知(     
A.云南的赋税征收逐渐制度化B.元朝彻底消除云南地区地方割据的隐患
C.云南成为元朝主要赋税基地D.元朝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3 . 随着明代赋役制度改革的推进,江西等地的大量百姓为征求所迫而沦为流民。面对这一问题,巡抚南赣的王阳明一方面大力提倡“四民异业而同道”的新经济伦理,另一方面招抚流民,使其落籍定居。王阳明的思想与实践(     
A.为人的独立发展寻找出路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C.使封建统治秩序得以重建D.具有反君主专制倾向
4 . 在距今4300-4000年左右的山西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各种质地的礼器和各类乐器,如陶礼器、玉礼器、漆木礼器、鼍鼓、土鼓、铜铃、陶埙、陶铃、口簧等。大墓里出土的乐器还出现了“三固定现象”:鼍鼓、土鼓、石磬构成的乐器组合是固定的;两个鼍鼓、一个石磬、一个土鼓,乐器数量固定;其在墓中的摆放位置固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原始手工业分工细致B.早期的礼乐制度初显
C.奴隶制国家已经形成D.阶级的分化不断加强
7日内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随着上海、宁波等约开口岸城市的快速发展,清廷内部出现了主张自开商埠的呼声,如庆亲王奕劻说:“与其外人援引求请而后推行,转致授柄于人,不如自开口岸,尚可示以限制。”1898年3月,光绪帝颁布上谕:“可以推广口岸拓商埠者,即行咨总理衙门办理”。之后,南宁、济南、长沙、湘潭等地相继奏请开埠,均获准自开。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谋划将越南铁路展修至中国境内。英国也急于向清政府索开昆明为通商口岸。中国人民自强自救的意识被激发出来,云南地方政要和精英联合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地方力量,向中央政府提出昆明自开商埠的强烈要求,并藉此挽回利权。

中、法政府和云南地方官员之间就昆明开埠开展了三方博弈。最终清政府在法国政府强烈干预下,强迫云南地方政府同意开放。于是,云南地方政府提出“不开放,准寄居”的开埠宗旨,至此,昆明自开商埠运动告一段落,令人扼腕叹息。

——摘编自张锦鹏、周克虎《晚清西南边疆危机中的地方力量与国家认同》

(1)据材料概括昆明自开商埠运动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指出云南地方政府在自开商埠运动中的政策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运动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337年开始,英格兰与法兰西由王位而引发了百年战争,在国王的鼓动下,系列爱国口号在英格兰流传开来。战争结束后,英法间国家界限逐渐明朗化,国家主权也逐渐清晰。由于法语成为了敌人的语言,英国人产生了创立民族语言的想法。16世纪,在宗教仪式中英语逐渐取代拉丁语的地位。15世纪,英国两大贵族家族就王位的归属爆发了战争,他们相互残杀,贵族势力消灭殆尽。之后都铎王朝建立了绝对专制王权制度。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后,国王成为了世俗界与完救界的双重首领。同时不断推进的国家机构的改革,为英国民族国家所需要的政府管理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袁广雪、张士昌《论英国民族国家的成因》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政府以东印度公司贸易为平台,相继征服了印度各邦。印度全境第一次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这成为印度民族主义兴起的首要条件。英语最终作为共同的交流语言,加强了各地区的相互理解和民族沟通,促使他们产生了休戚与共的认同感。最早出现的一批懂英语的精英阶层接受了西方的先进文化后,通过报纸、演说、编写小册子和群众集会等方式宣传民族主义和西方的民主和平等观念。他们发出了学习西方、复兴印度的呼声,成为领导民族主义运动的政治代表。

——摘编自马忠玲《英语在印度:谁的选择》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英语在印度的推广产生的客观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首都计划》,提出“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吾国美术之优点”的原则,并进行了大规模开放空间建设:一是把贵族私家花园辟为开放空间,如玄武湖、瞻园等;二是建立了一些新的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等。这表明当时中国(     
A.自然环境影响城市建设B.公共事业立法持续完善
C.城市规划理念不断进步D.治国体现中体西用思想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价格暴涨,许多西欧国家向苏联大量购买石油。苏联凭借着“石油红利”所带来的“优势幻觉”,雄心勃勃地推进全球争霸战略和军备竞赛,两大阵营的对抗态势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性逆转。这表明该时期(     
A.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B.石油危机促进苏联持续发展
C.苏联社会经济发展潜伏隐患D.美苏争霸进入长期对抗阶段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维多利亚时期(1837年——1901年),伦敦城市交通的拥堵现象日趋恶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伦敦政府攻克了技术上的各种难关,于1863年1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并正式开通运行,开通首日载客3.8万人,第一年客运量达950万乘客,第二年增加到了1200万,《泰晤士报》称其为当时“伟大的工程成就”。1868年,地铁线路收入是当时整个英帝国铁路干线收入的12倍。值得注意的是,伦敦地铁不仅开辟了支线,还完成了环线的建设,并把大量市中心人口疏散到近郊和远郊。然而,早期地铁由于电力尚未普及,使用的是蒸汽机车作为牵引,再加上排风不畅,乘客常常感到烟熏气闷,有的人甚至昏倒在地铁里。

——摘编自柴适《世界最早的伦敦地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地铁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伦敦地铁建成的影响。
2024-09-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10 . 1952年,华北区绥远省的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104.9万,西北全区的农民协会会员占总人口的30%到40%,中南全区农民协会的会员已有4000多万,西南全区农民协会的会员已达3330万。这说明,新中国初期(     
A.国家组织动员能力加强B.农业合作化全面启动`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D.农村的人口快速增长
2024-09-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