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一直以来的传统儒家学者对此段文字都避而不谈。19世纪末,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对此特别作出解释说:“盖当时旧制,见国君必见其夫人。如今泰西诸国皆然”。同时期谭嗣同在自己的《仁学》中提到“仁之为道也凡四:……曰男女内外通,子见南子是也”。1903年湖北学生在报刊发表的《支那女权愤言》也认为孔子去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一种礼节,是尊重女性的体现,并提出“孔子而生于今日中国,有提出男女平等之问题者,孔子必与于名誉赞成员之列,而不否决之也”。

——摘自夏晓虹《晚清女权思想渊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对“子见南子”态度的变化及出现新解释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孔子和儒家思想出现不同解读及其不同时期地位变化的原因。
2021-08-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2 .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镇州、赵州等地“客户多逃移,富者独不敢安处田里”。苏轼也曾说:“若客户阙食流散,主户亦须荒废田土矣”。朱熹又言:“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佃户”。这反映宋代
A.地主对佃农依赖明显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不抑兼并的现象突出D.农民已经获得人身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文选•思玄赋》李善注引《淮南子》记载:“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曰:‘我本卜祭为民,岂乎自当之。’乃使人积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商汤拯救万民,被万世颂扬。这说明(     
A.祭祀活动确具实效性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C.商汤以仁德治理天下D.神权与王权开始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古代中国典籍记载,所谓经络乃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不可不通者也。《说文解字》曰:“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而英国生理学家哈维于1628年发表《心血运动论》,用实验方法证实了血液的循环运动。这实质上说明
A.古代中国医学重理论,近代西方医学重实用
B.古代中国医学启发了近代西方医学
C.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
D.前者注重根治间接调理,后者针对表象直接救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佛教传入
2021-03-23更新 | 250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记述南朝刘宋历史的《宋书》记载∶"元嘉二十一年,大旱民饥,犹有富室,承陂之家,处处而是,皆举保熟,所失微盖,陈积之谷,皆有巨万,旱之所弊,实钟贫民。"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士族庄园经济盛行
C.灾害加剧贫富分化D.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2020-12-0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7 . 《史记》载:黄帝的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江,北逐荤粥”。但据(周)甲骨文记载:至“周用 封建制以镇压四国”,却“始终未曾没收蛮貊土地人民统一寰宇之内”。上述差异可用来说明
A.各民族共同塑造了国家统一B.地域统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C.周代封建制阻碍了国家统一D.国家统一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2020-11-27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票证故事》中记载,1971年山东沂蒙山区一位老农因病重的儿子想吃饼干,但苦于没有粮票,便想用钱去买城里人的粮票。这反映了当时
A.农村粮票配额低于城市B.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C.存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D.粮票是必要的购买凭证
2021-08-3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许有壬《至正集》记载:“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种现象出现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21-11-08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云天化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材料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而动,于8月初出兵青岛海域,监视德军动向。德国托美国转达其无意对日作战,北洋军阀政府于8月6日宣告中立。8月15日,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军撤出,并将全部胶州租借地无条件转交给日本。8月23日,日本正式对德宣战,着手封锁和进攻胶州湾。9月初在山东龙口登陆后,迅速占领潍县、济南车站,控制胶济铁路全线。9月底日军主力全力进攻青岛,英军协同作战。11月10日,德国守军投降,日本正式占领青岛。据记载,战后的青岛“人则疮痍,屋则焚毁,船坞沉没,港湾堵塞”,民族工商业一蹶不振,直至1922年底青岛被中国政府收回时尚未完全恢复。

——摘编自周荃、李厚基《谈一九一四日德青岛之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岛之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青岛之战对中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