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36 道试题
1 . 清朝入关以后,为了保护“龙兴之地”,在东北地区实行禁止汉人北越的封禁政策;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逐渐开禁东北,允许内地居民移民东北开荒实边。清政府东北政策的转变(     
A.由于人民的反清斗争B.表明清政府民族政策的变化
C.民众民族意识增强D.应对边疆危机的需要
2024-08-2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考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嘉靖初年,明政府重申海禁政策,甚至还关闭了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广州。但严厉的海禁恰恰为走私贸易的兴旺提供了有利时机,许多民众与商人铤而走险与日本商人勾结进行走私贸易。倭患基本平定之后,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取消海禁,准许人民航海前往东西洋进行贸易。进入清代,清政府于顺康之际一度厉行海禁,中国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受到遏制。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继收复台湾后作出了解除海禁的重大决策,海上贸易重新出现高潮。及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廷重又禁止南洋贸易,至乾隆朝,关闭了除广州之外的所有通商口岸。

——摘编自尚畅《试论明清两代海外贸易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作为"上帝的使者"兼"文化大使"的耶稣会士,直接在中西双方架设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大量西书的传入,使得明末清初出现译书热潮,这些译著是当时中国知识阶层吸纳和摄取西方科学文化的重要源泉。与此同时,耶稣会士也把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输入欧洲,儒家思想在欧洲广为流传,对当时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极为深刻。入清以后,清帝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为维护"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和“天朝上国”的地位,清廷竭力推崇明末以来逐渐形成的“西学中源”观念。1837年后,为清廷效力的传教士遂告绝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遂归于漫长的沉寂。

——摘编自马骏骐《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的变化过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西学传入对中国的影响。
3 . 西晋时,国家法律将“准五服(以服饰来表现血缘关系的远近)以治罪”作为决定罪行的等级标准,即:以下犯上者服制越远的处罚越轻,以上犯下者则是服制越远处罚越重。这种决定罪行标准(     
A.强化了法律的教化功能B.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C.导致了法律体系的混乱D.弱化了法律的权威地位
2024-08-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4 . “一粒种子能够改变一个世界”。20世纪以来随着杂交育种技术的突破,农作物良种不断涌现,如“杂交小麦技术可以使小麦增产5%~10%”。这说明,杂交育种技术(     
A.促进了现代农业技术产生B.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C.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短缺D.开创了农业生产新模式
2024-08-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5 . 1978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枚印章,当时的发掘报告介绍:“方形,边长2.7厘米,阴文篆书‘妾辛□’三字,字长体横排,可能是死者的名章。”而1982年的报告《马王堆汉墓》中又有了更为具体的描述:“刻有‘妾辛【追】’三字(后一字似为‘追’)”。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古文字的字形写法、印章的制作工序与用途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再次对该枚印章做了分析,进而提出“应该是‘妾避’而非‘妾辛追’”的解读。但对于“妾避”的解读,并不能说服所有的学者,仍有学者觉得是“妾辛追”更妥当,他们认为,虽然“辟”“避”相通,但秦汉印章中大多是用“辟”代替“避”,且“避”字本就罕见,鲜少看到印章中出现“避”。这充分表明(     
A.该印章的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永远难有定论
B.历史研究不是抽象的争论更需科学技术的支持
C.历史研究中也应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D.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是推动历史研究的重要理念
2024-08-2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下列诗句中,表明他消除倭患的决心和意愿的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2024-08-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1942年美国发行的一枚邮票,其上有林肯和孙中山头像及中国地图等,并印有“抗战建国”和“民族、民权、民生”等字样。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实现的直接反映
B.美国承认台湾和东北地区为中国领土
C.抗战建国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三民主义
D.美国认可和支持中国进行的抗日战争
2024-08-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概念教学”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概念教学”十分重视对学科概念的层级分类。下表是《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基层治理》第一单元的概念层级。其中一级概念和二级概念是统摄整个单元的大概念,三级概念和四级概念是知识性概念。

一级概念中西变迁延续
二级概念政治制度
三级概念早期政治制度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度
西方古典政治制度中古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中国近代政治制度中国现代政治制度
四级概念内外服制三公九卿制民主制封君制封臣制度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度党的领导
宗法制三省六部制贵族寡头制等级君主制总统制
共和制
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分封制
……
郡县制……罗马共和制……议会君主……半总统半议会制训政……依法治国……
请根据上表以及所学知识,为该单元设计一个主题,并选取其中的某些概念,对这一主题进行解读。(要求:写出主题,主题合理、明确,对主题的解读做到史论结合)
2024-08-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汉代规定:每年在秋收后的八月份,县官要下乡“算民”,即对乡民进行户籍登记,包括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地、爵位(职位)、身高、肤色,如:居延都尉给事佐,居延始至里,万常善,年卅四岁,长七尺五寸,黑色。由此可知,汉代“算民”(     
A.旨在防止户口漏报的发生B.杜绝了民众的盲目迁移
C.提高了户口登记的准确度D.扩大了赋役征发的范围
2024-08-2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10 . 乾德四年(966年),宋太祖下诏:“自今诸州吏民不得即诣京师举留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知州、通判、幕职州县官。若实以治行尤异,固欲借留,或请立碑颂者,许本处陈述,奏以竢裁。”这说明宋太祖(     
A.试图完善地方行政体系B.注重分化事权以相互制衡
C.积极推行崇文抑武政策D.总结晚唐五代的历史教训
2024-08-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