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3 道试题
1 .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讨论鸦片战争时,追溯了19世纪前半期涉及中英关系的两件事情:一是1816年英国使臣因为不愿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而被清朝皇帝拒绝接见;二是1834年两广总督因为信函的礼仪问题而拒绝接收英国商务监督律劳卑的公文。丁韪良这些言论(       
A.抨击了英国侵华蓄谋已久的真相B.认为清政府应承担战争的责任
C.揭露了清朝统治阶级的狂妄自大D.旨在抨击清朝专制体制的腐朽
2 . 下图所示为1799—1839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数量变化(单位:箱)。据此可知,(     
A.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是中英正当贸易的组成部分
C.导致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D.推动了鸦片贸易走向合法化
2023-01-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获得领事裁判权。对此,清政府认为:“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据此可知清政府(     
A.囿于华夷之辩B.放松对社会秩序的控制
C.奉行妥协外交D.缺乏近代司法主权意识
4 .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 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 8 29 日)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 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 4 17 日)

材料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

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 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 年~1894 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材料三: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 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两个条约分别与哪两次战争有关?《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19 世纪中期另外一件与南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的影响。
2023-01-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观察如表,侵略者这些权益的取得是在(     
割地、赔款、开口岸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太平天国运动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签订后,皇帝“上谕”中提及英国时,动词多用“开恩”“示恩”等词句。当时大多数君臣将西学与“奇技淫巧”等同,笔记中依然将域外诸国统统贬称为“蛮、貊、夷、狄”。由此可知,该条约最可能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7 . 租界里的警察多为洋人或被洋人控制,这些警察不但不依法去抓捕危害中国公共利益、社会利益的犯罪嫌疑人,即使抓了也不交给中方法院。这反映出列强在华享有(     
A.关税协商权B.永久居住权C.领事裁判权D.最惠国待遇
8 . 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关系用语多为“夷、藩属、三跪九叩、朝贡”,鸦片战争后清朝对外关系用语“致歉致电、照会、握手”的频率增加,这表明(     
A.朝贡外交转变为平等外交B.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C.逐渐摒弃了传统外交理念D.完成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2022-12-2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杜莎夫人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其发出的宣传单上印的大字是“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由此可知(     
A.虎门销烟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英国意图掩盖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
C.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偶然性D.清政府积极推行禁烟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传统的中国人一直生活在“天下”,而不是“世界”上;近代“天下”几近耗尽生命,战争使"世界"降临中国,中国人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该学者意在说明(     
A.传统“夷夏观”遭到彻底摒弃B.世界史地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新旧两种文化产生激烈冲突D.鸦片战争引发中国思想界的嬗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