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这些观点最能解读我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依法治国的理念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构想

2 . 材料一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其中1—5条构成如下:

第1条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共职权
第2条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
第3条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共职权
第4条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
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

——据《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改编

材料二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与古代雅典民主制相比较有哪些制度创新?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哪些“特殊的民主”?
3 . 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制度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中的“制度”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 .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10)


(l)材料一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哪项政治制度?起源时间是什么时候?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的诞生”建立的是什么性质的政权?该政权的建立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怎样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跨越?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以前,丞相位尊权大,因为不可避免地与君权发生冲突。汉武帝时期,开始有意识地削弱丞相的权力,他设中朝尚书,夺去了不少原属丞相的决策权。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将军录尚书事,掌握了朝中全部大权,“政事壹决于光”,丞相变成了执行官吏。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据《新唐书宰相表》研究,高祖、太宗、高宗时期,宰相同时在位者,少则4人,多则10人;武后、中宗、睿宗时期,同时任相者常有10人左右,景元(710年)任用宰相多大27人。玄宗以后诸帝任相少则两三人,多则七至八人。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四   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

——《美国宪法评注》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和隋唐时期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民族、民权方面概述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完成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事业?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运用近代中外相关史实论证“民主依赖妥协”(要求:至少要中外两个角度,史论结合)。
6 . 1954年7-8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全国45个选举单位(包括台湾,暂未选出代表)共选出全国人大代表1226人,其中共产党员668人,占54.48%;非党人士558人,占45.52%。由此可知,这
A.是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体现B.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C.为全国人大的召开奠定了基础D.开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2020-02-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下列中国的各项民主制度中最能反映讲话主旨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基层民主政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0-02-1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选举"的本义是选贤任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发生了变化。

材料一   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各郡国“举贤良方正”,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此外还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

——王申《中国古代的察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选举”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根据1832年改革法令,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改革法案还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全国选民大约增加了30万,选民比例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由5%提高到8%。但在这场斗争中担任了绝大部分斗争任务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没有选举权。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三   近代随着西方选举概念的输入,“选举”逐渐脱离中文传统涵义,转变成与英文"elect"对应的概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权利,但是却没有规定如何保障人民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后来的选举法又对选民资格作了性别、年龄、财产等种种条件限制,使妇女、贫苦群众和一部分资产阶级丧失了选举权。

——摘编自刘东、曹均学《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民国初期选举的因素。

材料四   1953年《选举法》规定:“凡年满十八周岁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个地区的民主选举逐步展开。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共有21.4798万个,进行基层选举地区的人口共为571434511人,全国参加投票选举的选民达2.78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

——摘编自柳润涛《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普选始末》


(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与民国初年选举相比,新中国首次普选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意义。
9 .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以下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特殊民主”的选项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一国两制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 . 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2020-01-01更新 | 534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