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末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A.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B.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2019-08-29更新 | 400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两宋时期,田宅交易十分活跃,在人们的实践与政府的积极规范下田宅典卖逐渐制度化。南宋初年,政府规定田宅典卖者纳税印契,均价每亩约五贯,税率约8%,一次就征收到四千万贯。这种现象间接造成
A.土地兼并的缓解
B.商品经济繁荣
C.中央财政收入大增
D.自耕农的衰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朝强制征调民间工匠服役,特设“匠籍”,并规定匠人世代服务官府,不得脱籍改业。明朝规定匠人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进入市场销售。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匠人获得自由身份。“匠籍”的放宽和废除
A.打破了官营作坊的垄断地位
B.促进了先进工艺技术的传播
C.加速了传统生产方式的瓦解
D.摧毁了士农工商的价值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民营手工业假冒官营以提高销量
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激烈争夺市场
C.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2019-07-17更新 | 218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时期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到东汉,黄金首先退出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A.中外贸易出现严重逆差
B.田庄经营影响了市场活力
C.滥发钱币引发通货膨胀
D.赋税征收改变了商业环境
2019-07-11更新 | 1229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下自测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考古发现的元代印刷的商品包装纸----“裹贴”,上面写有“□□□家打造南无佛金诸般金箔”“见(现)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坐西面东开铺”“不误主顾使用”。“裹贴”的发现反映出
A.佛教思想出现兴盛局面
B.商业经营注重宣传效应
C.活字印刷技术已经成熟
D.商品生产已有名牌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一些商人往往通过购藏图书、构筑馆阁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士阶层靠拢。另一些士人阶层逐渐抛却“安贫乐素”“口不言利”的传统信条,纷纷加入商人的行列。这一现象反映宋代
A.四民界限趋于模糊
B.整个社会信仰改变
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士商阶层相融合流
2019-07-09更新 | 78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唐代诗歌中有关社会经济的记述。据此可以推知
记述出处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唐)杜荀鹤《送友游吴越》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唐)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
“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商船)。”(唐)杜甫《舟中》
A.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
B.民间草市出现了繁荣
C.农业生产日趋专业化
D.重农政策得到了落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2019-06-28更新 | 100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