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间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4 道试题
1 . 汉代“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台榭连阁,集观增楼”,“逐驱歼罔置,掩捕魔彀,耽湎沈酒铺百川”,巨大的需求带来了高额的利润,“一文杯得铜杯十”,“纨素之贾倍缣(素娟)”。这种利润率的差别(     
A.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与来源B.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C.易导致民间投资结构畸形D.壮大了地方豪强的势力
2024-03-01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中从轧棉到织布,一般都以家庭经营为主,但棉布织成之后,农家小户虽可以自己染布,但质量无法保证。踹布是棉布染色之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非普通农家二三劳力可以操作。于是染色便由染坊和踹坊来完成。这一现象反映出(     
A.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加深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纺织业首先出现手工工场D.农村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3 . 唐德宗(779—805年在位)时,“上命玉工为带,坠坏一錡(腰带上的饰物),乃私市以补。及献,上指曰:“‘此何不相类?’工人伏罪……”。在宰相柳浑的坚持下,有司以“误伤乘舆器服”定罪。据此可知,唐代(     
A.三省六部制发生了变化B.市坊制被打破
C.官私手工业技术有差异D.法律运行合理
2023-06-21更新 | 151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河北卷历史真题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汉代庄园经济的时间、土地所有制形式、生产组织方式、特点、影响。
2023-04-14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口袋书】20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东汉(     
A.男耕女织的分工B.中原的经济水平
C.交通事业的发达D.庄园经济的特点
2023-04-06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中能够直接应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棉纺织业的工业化,还缺乏可资利用的现存的手工业基础。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的纱锭数,截至1895年底止,“共为197396枚,工作纱锭162396枚,布机累积数4008台,工作布机3550台”。1895年后,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据统计,“至民国2年(1913),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共有纱锭982812枚,其中华商651676枚,日商233448枚。全国布机9389台,其中华商4633台,日商3546台,英商1210台”。日商与英商数量呈下降趋势。……这些经济的发展使民族资本家和产业工人数量增加,为救亡图存运动积蓄了力量。

——摘引自《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棉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并说明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
2023-03-08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官府对手工业人户编订特别户籍,称为匠籍,世代相袭。很多工匠因不堪忍受沉重剥削,常以逃亡、怠工等方式进行反抗,明政府不得不采取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以银代役”法。明代匠籍制度的改革(     
A.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B.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促进了赋税制度改革D.源于雇佣劳动关系的推动
8 . 下图为徐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面一格主要刻人物,下面一格一角显示在院落里,正在进行杂技表演,主人及其家属、侍从正在观看;而另一个房间里的织女却在继续从事着纺织生产,有的纺纱、有的络纱、有的摇纬、有的织布。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汉代(     
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B.田庄经济的生产模式
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D.社会契约关系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图为四川彭县出土的东汉时期酿酒画像砖,画面呈现了糖化和酒化的制作工序以及卖酒时的场景。据此可知,东汉(     
A.民营酿酒业受到政府管控B.酿酒业分工精细规模大
C.酒已经成为重要的消费品D.开始出现官营酿酒作坊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主要由富有经验、心灵手巧的工匠掌握。他们一般没有文


化,缺少现代科学理论,技术主要来自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摸索和经验积累。这种技术知识无法准确表达。很多工匠为世守家业,保持较长竞争优势,往往将祖辈流传下来的技艺在家庭成员内部传授。自隋唐以来,行会一直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存在于手工业的发展中,为保持自身垄断地位和竞争力,往往强制本行业匠师入会,禁止其外传本行业技术。

——摘编自王金进《浅析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材料二    工匠”是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群体。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他们以道德为中心,逐渐形成“工匠精神”。当时,师傅带徒弟不单单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传授,师傅的技艺追求与敬业态度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徒弟,并将之传承与发展下去。《诗经·卫风》中有言,工匠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古代工匠在主观修养上期望达到宁静、无欲,通向“道”的境界。

——摘编自方霞《中国工匠精神的正读及现代价值意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手工技术传承呈现封闭性的原因,并予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