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厂的出现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劳作方式变革、生产技术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田庄一般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还从事某些手工业或进行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生产和生活资料能自给自足,田庄以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宗族、宾客、徒附、部曲、奴婢,在庄因里所处地位不同,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性,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为了守卫田庄,设立玛壁,组织部曲私共。西欧中世纪庄因的起源要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摘编自张竹云《汉代田庄与西欧庄园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就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在这里,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随机器的转动有节奏地劳动。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自强运动推行者亲眼目睹西洋坚船利炮之精良,建立翻译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发展军工企业,开办轻工业,成立水师,由于过度专注船炮,对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相对漠视,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更是确凿无疑地证实了自强运动的失败。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田庄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中世纪西欧庄园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近代工厂的开端,分析“工厂化”对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自强运动的目标,并结合所学,列举近代航运业的相关史实,实证自强运动触及了“现代化表皮”,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分析自强运动“失败”的原因。
2 . 英国阿克莱特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1771年他与合伙人在水力纺纱厂里安置了多台纺纱机,雇佣工人生产。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据此可推知,工厂制度(     
A.导致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D.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2-12-11更新 | 2831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早期资本主义兴起阶段,欧洲大多数制造业采用分包制,这种制造业是基于家庭生产的,一般不超过10个人。但到了18世纪中期,多数新发明的机器对于家庭生产来说都太大、太昂贵了,因此集中生产成为必然,于是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手工工场B.股份公司C.大工厂D.垄断组织
4 . 近代工厂制形成于18世纪70年代,它有以下特点:如机械动力替代了人工劳动,形成规模化生产和较为完整的管理系统,按产品或工艺分成了生产车间、工段和班组,出现了职能化组织结构。这说明工厂制使(     
A.垄断组织得以确立B.企业生产制度形成
C.手工工场得到扩张D.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约西亚·韦奇伍德(1730-1795)是一个装有木头假肢的英国人,他有一间陶器工厂,他给他的雇员制定严格的标准,努力生产出最高质量的陶器。每当他检查出劣等的产品,往往把它摔在工厂的地板上,用他的木腿踩碎,说道“这可不是约西亚·韦奇伍德出产的!”这反映了(     
A.工厂制度加重了对工人的剥削
B.工厂制度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C.工厂制度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
D.工厂制度要求分工更加细致
2022-07-1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自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同时出现了反全球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首创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召集工人。根据韦奇伍德的指示,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整个工厂分为若干个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人只负责自己的事务和生产工序,所有工人均依据其从事不同工种分配在不同车间。共雇佣278名工人……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工人进厂后,监工为工人分配任务,对那些准时上班者给予鼓励,……,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给予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予以停发工资。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20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3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936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44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关贸总协定签署
1956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材料三   令人震惊和值得的深思的是西方国家既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又是反全球化的主阵地,西方国家反全球化的主要群体是担心失业,担心丧失福利,害怕经济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

——王晓梅《西方国家弱势群体“反全球化”的根源》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部分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由民间变为政府牵头,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都说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成为反对全球化的推动力量。

——姜少敏《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的博弈过程、现状与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厂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并指出影响这些变化的重大事件或现象。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方国家“反全球化”力量的变化和原因,据此谈谈你对“反全球化”的认识。
7 . 下图是近代某一历史现象在欧洲的推进方向和时间表,该历史现象最可能是
A.机器大生产B.启蒙思想C.马克思主义D.代议制民主
2022-06-03更新 | 41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8 .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隆隆运转,每天24小时,工人在里面辛勤劳动。阿克莱特的创造主要体现在生产组织方面,就是把以前分散在各家各户或者小作坊里面工作的手工劳动者集合在一起,放在同一个工作场地,他们可以继续从事手工劳动,但是实行分工。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动力技术的革命,促进了19世纪英国陆海交通工具的发展,1830年,英国拥有人工运河4000多千米,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达到2.5万千米。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就这样,随着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产生,和以前所有的民族征服和扩张不同,英国以自己独特的武器,把许多国家卷入了自己的工业化体系之中了,世界历史在隆隆的机器声中,开始掀起了新的一幕。

——根据张峰《全球史视野下的强国道路》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指出阿克莱特在生产组织方面的创造并评价该创造。
(2)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英国陆海交通工具”各指什么?从交通运输进步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统计,1803年,英国约克郡西区所产呢绒有十六分之一产自资本家的大工厂,其余大约43万匹呢绒是由老板兼工匠在作坊里织出的;1831年,英国工厂工人为404317人,手工工人为1159867人。这一现象表明
A.新的生产方式确立须经历较长的过程
B.部分行业机器生产无法取代手工劳动
C.工业革命中地域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D.手工劳动比工厂制生产更具有竞争力
10 . “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取代人力、兽力、水力、风力……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机器合理地组成机器系统,形成生产的流水线,科学计算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合理安排劳动力。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便诞生了。”材料中“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指的是
A.手工工场B.工厂C.垄断组织D.跨国公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