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73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欧洲的优势在18世纪末变得明显起来,遭受欧洲帝国主义侵略的人们发现难以抵抗侵略者,因为侵略者乘坐蒸汽船,带有抗疟疾的奎宁,装备钢枪钢炮。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医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历史发展
B.工业革命对欧洲殖民扩张的作用
C.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统治地位的确立
D.炮舰与廉价商品是殖民侵略的主要方式
2024-04-0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有人这样描绘19世纪末欧洲出现的“一日游者”:许多市民利用铁路来到海边浏览胜地——以前只有富人才可以去的地方。四处喧嚷着,就是为了吸上一口新鲜空气。他们三两成群,男人总是穿着黑外套,抱着孩子,毫无生气;他的妻子瘦弱苍白,看得出来还尽量打扮了一番,手里提着一篮子吃的,旁边总还跟着一个小孩子。以上材料表明工业革命后(     
A.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B.工人虽生活改善但仍被歧视
C.铁路是主要出行方式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兰克学派是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为代表的史学派别,也被称为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客观主义批判史学。该派最大的特点是倡导秉笔直书,自称通过史料的考订能如实地反映历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的同义语。近代以来西方的史学,最初,影响最大的便是19世纪中期产生的以兰克为代表的“兰克学派”。

对当时西欧的知识分子来说,19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称心如意的时代……资本主义发展没有遇到大危机,整个社会洋溢着信心和乐观主义,这成为兰克学派及其观点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兰克在其第一部著作《拉丁和日耳曼民族史(1494—1514)》的前言中写道:“历史学被认为有判断过去,为未来指导现代的职能,对这样的重任,本书不敢企望。它只想说明:什么确确实实发生了”。同时强调,“我的注意力将放在(欧洲)日耳曼或日耳曼拉丁后裔的民族之上,其历史是整个现代史的核心”。该学派的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军事、外交史料,因为其认为第一手的、比较可靠的史料是来自于政府文件、军事外交档案及政治家的日记、书信、讲演稿等。而进入20世纪,其光芒逐步褪去。

——摘编自徐蓝《20世纪世界历史观念的发展与中国的世界史教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兰克学派史学观盛行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兰克学派史学观念。
2024-04-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巩义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4 . 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教育的影响处于一个缓慢释放的过程之中;以追求高深、普遍学问的高等教育在这个阶段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疏远;工业革命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初等教育阶段,而且需要以家庭为媒介发生作用。这一观点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工业革命阻碍了教育的深入发展B.家庭对社会的影响力提升
C.政府教育政策不符合社会的需要D.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2024-04-0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涨到每夸特80先令时方可进口,并提高进口税率。该法维持并保护了英国国内高昂的谷价;还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满,纷纷对英国采取报复性制裁。《谷物法》的颁布(     
A.表明工业资产阶级掌握立法权力B.顺应了工业生产的需要
C.维护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D.体现了重商主义的特点
2024-04-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科学革命引发了技术革命,然后推动了主权国家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进而导致欧洲百年均势秩序的生成与崩溃,这是科技革命(A)直接推动国际秩序(B)变迁的模式,即A-B模式;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人类当前正经历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无论是冷战时期的两极均势,还是后冷战时期美国主导的自由霸权秩序,都是国际秩序(B)直接推动科技革命(A)的发展模式,即B—A模式。总的来看,科学家的身份认同、国家能力和国际规则与规范在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中交织互动,是国际秩序变迁模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郑华、聂正楠《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逻辑探析》

运用世界史的史实,对上述模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上述一种或两种模式进行论证;也可对以上模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见解,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4-03-2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7 . 19世纪上半期,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利希·李斯特主张国家应对纺织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给予重点保护,对一般工业品进口规定不同税率加以限制,而对于一切复杂机器的输入应予免税或只征收轻税。这一主张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当时(     

A.德国的工业相对落后B.欧洲重商主义的盛行
C.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D.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8 . 技术的革新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动力和新的契机,这些革新技术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而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与工业革命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有(     

A.克隆普顿的骡机有助于纱荒的解决
B.富尔顿推动了美国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C.珍妮机是一种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的机器
D.万能蒸汽机的发明结束了人类对水力、畜力和风力的依赖
2024-03-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50年以来,全球气温下降显著,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皇家海军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和使用煤炭。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为同时期法国煤炭产量的30倍,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能源:危机与转型”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3-22更新 | 69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29年,在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尚未建成之时,主管人员拿出500磅的奖金,奖励“对现有蒸汽机车的重大改进”。这一比赛吸引了超过10000人参加,如图是参赛机型之一、由利物浦一位律师发明的“轮足机”。这反映了当时(     
A.技术创新得到国家政策支持B.民众成为科学技术创新主力
C.英国社会创新氛围较为浓厚D.技术创新推动工业生产发展
2024-03-2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