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短暂的春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5 道试题
1 . 如图为20世纪初《国货月报》刊登的一则漫画:其中右边那位男性身穿丝绸长袍,配以背心和棉鞋,这是清代上层阶级男性典型的服饰打扮,衣服布料上也写满“国货”字样。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上层阶级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怀B.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C.全盘西化与坚守传统冲突激烈D.传统服饰比西装更具审美情趣
2024-03-1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南通由一个封建的县城比较快速地过渡到近代城市,张謇绝对居功至伟。张謇具有宗法与乡土的观念,他把实业救国的行动率先在自己的家乡进行实践。他在南通从创办大生纱厂开始,由工业到商业,再到水陆运输公司……他在逐步建立起产业资本集团的同时,全面地促进了南通经济现代化建设。1902年,张謇将大生纱厂之利润本息共两万元拿出创立了通州师范学校。最后,张謇在南通创立的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从普通学校到职业学校、特种学校,几乎无所不包。张謇创办教育机构的同时,1906年创办新育婴堂,1912年创办南通医院,1913年在他60岁生日之际,用所得寿礼贺金创办养老院,1914年创办贫民工场及济良所。张謇更是利用清末“新政”的良机,于1908年破天荒地发动民众选举,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以下“准议会”——通州(南通)议事会,并亲任议长。

——摘编自罗一民《张謇打造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1)根据材料,概括张謇为南通的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建设南通的时代背景。
2024-01-3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为1894-1920年民族工业资本的变化情况。其中,推动1913-1920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欧洲列强忙于战争B.群众反帝爱国斗争
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D.官僚资本大力支持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1920年,华资煤矿机械开采的煤产量从54 万吨增长到328万吨,开采比重从7%上升至23%。由于欧洲各国战争的需要,锑、钨等稀有金属的价格猛涨,中国的开采量亦大有提升,至1918年,我国锑矿和钨矿产值跃居世界首位,使民族厂矿大为获益。水泥工业始于 1907年周学熙在唐山创办的启新水泥公司,初期投资 100 万元,到1921年增至880万元,年产量由18万桶增至71万桶。一战期间新开设的还有上海水泥公司、太湖水泥公司、大冶水泥公司等,均在市场上获得了较大成功。

——摘编自王姗《1895—192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27—1931年间较为平稳,1931、1932 至1935年间陷入了深刻的危机,1936、1937年明显好转。依据刘佛丁提供的统计资料,1927—1931年间民族资本制造业及公用事业投资年平均增长 6 662.6 万元,年递增率为14.6%。 1931——1935年,年平均增长1576.7万元,年递增率只有2.4%。 两阶段的差别是明显的。

——摘编自王方中《1927—1937年间的中国民族工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13—1920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2024-01-1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4~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春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列强停止对华商品倾销B.国内小农经济的自我修复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D.民众“爱国心”的积极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示意图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表是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一厂资本额与利润状况表。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年份

锭数

资本额/两

利润/两

1912

40800

1130000

326985.232

1913

40800

1130000

367691.972

1914

40800

1130000

347573.760

1915

60000

2000000

275649.933

1916

60000

2000000

62920.316

1917

60000

2000000

796768.530

1918

60000

2000000

638669.775

1919

60000

2500000

2644451.615

1920

60000

2500000

2077007.445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B.列强加快了对华资本输出
C.提倡国货运动取得巨大成功D.新文化运动具备经济基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英国产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工业化。从1895-1937年,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出现了三次浪潮。三次浪潮的时间迄止点为1895年—1914年—1927年—1937年,分别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日本侵华战争。……这三次浪潮,既是西方国家的军事、经济对中国的刺激与示范带动的,又是中国自身的觉醒、中国政府制度方面的革新推进的。另外,新的生产方式及新技术、新产品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王春雷等《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三次浪潮及启示(1895-1937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取中国近代工业化的一次浪潮,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3-11-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纺织工业作为近代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技术的发展在近代中国工业企业中具有典型意义。下图是18961936年间华商棉纺织厂纱锭数地区比较图。


       

——摘编自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意一个时期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阻挡和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无疑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商品倾销,但这种状况在一战期间有了缓和的机会,“实业救国”思潮也在此时迅速崛起,同时也出现了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群众性抵制洋货运动,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严重滞销。民国初年,中国工业产品的增加,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要满足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如面粉业和冶铁业,由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发展得较快,纺织业由于进口的减少也得到较快发展。但一战结束后不久,面粉进出口马上转为入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在这期间,纺织业由战前的231家增至1920年的475家;而冶炼业由战前的8家增至20家。另外,列强仍然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来控制整个中国的工业。如纺织业和采煤业,到1919年,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近60%的布机和75.6%的机械采煤。

——摘编自吴才军《简析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春天”短暂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的经验对新中国有示范意义,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依靠内部积累迅速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必要的装备,使现代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才能加快推进新中国的工业化。国家制定的“二五”计划中指出,中国工业化建设在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加快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加强工业布局调整的同时,对国家急需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部署,集中力量发展航空、电子、船舶、兵器、核能、航天等系列新兴工业。

——摘编自孙星《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