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GDP的变化和城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概况

英国工业化时间长,城市化时间短,城市化超前;机器制造业和工业品出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倾向,国内市场相对狭小
法国高利贷和资金外流;中小企业多,工业技术更新改造不足;重工业发展缓慢;注重机器设备引进;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不足,城市化滞后
美国注重交通、发明创造、科学管理和规模经济以及重视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新兴工业,产业结构比较协调,重视农业发展;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城市化滞后
德国后期部分企业和产业实行“国有化政策”;工业化战略服从军国主义化战略;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重视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速度快,城市化超前

——摘编自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

材料二   经过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逐渐成为独立自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为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蓄积了超常的扩张能量。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了我国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中共十九大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共二十大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经济在调整优化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共同之处并简析其对世界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相比,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突出的价值。
2024-02-03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1979-2019年的40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达到9.4%,远超世界2.9%的平均增速,GDP占世界比重也从1.8%提高至16%左右。2019年中国的经济规模是1978年的296倍,同时,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10.9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完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D.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
2023-09-1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2%40.7%52.2%2018年末,我国就业人员增加到77586万人,2018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3.0辆,比2013年增长95.3%。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成分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2018年,私营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数量已超过一半。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率先发展,2018年,中西部地区实现利润较1978年分别增长192倍和147倍,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较1978年增长21倍。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高达27.0%,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自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中国工业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制造大国屹立东方》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工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入世前后中国钢铁业的显著变化及其成因。
4 . 读下表:
项目绝对数1983年比1952年增长%以全国为100
1983年1952年1983年1952年
全国工业企业单位数(万个)39.2516.95131.6100100
沿海18.038.53111.445.950.3
内地21.228.4215254.149.7
全国职工人数(万人)3552.65106倍100100
沿海1666.7308.64.4倍46.960.5
内地1885.9201.48.4倍53.139.25
全国工业总产值(亿元)6164.4343.322.4倍100100
沿海3667.5238.119.1倍59.569.4
内地2496.9105.229.9倍40.530.6

            ——据《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1949~1984)》


该表统计者力图说明(     
A.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了生产力B.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工业建设地区布局日趋合理D.内地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一1992年,我国的乡镇工业化主要是轻工业产值连续上升。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我国工业总产值不断增长,由1978年的1745.2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10116.9亿元。这可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A.第三产业发展迅猛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产业结构完成优化D.市场经济成为共识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工业革命动力的革新,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有了更高效便捷的能源作为动力,它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深刻影响是l8世纪的动力革新所望尘莫及的。

——高中历史教科书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258.2513.517.021.027.551.0

材料三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四   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两次工业革命期间人类使用的动力方面各有哪些革新?
(2)据材料二反映什么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对比材料二、三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
(4)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四图表中E-F阶段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2022-08-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981日,《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声音的喉舌。每逢建党节,《人民日报》通常会以社论的形式表达纪念。下表为不同时期"七一社论"的词频分布。

时期项目12345678910
19491965关键词人民领导革命建设党员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群众干部毛泽东
词频43373636272726252322
19661976关键词革命无产阶级毛主席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斗争人民领导毛泽东思想
词频310256240159156152129113107105
19782011关键词建设人民社会主义改革领导思想历史群众政治党员
词频373259247247239236148147146143
20122021关键词人民改革中国共产党历史群众社会主义精神使命中华民族领导
词频118443838282724232121

——摘自齐卫平,樊士博《中国共产党建党记忆的话语变迁与逻辑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人民日报》高频词汇的变化概括一个主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7-04更新 | 228次组卷 | 8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暨沈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逃离“城市病”控制下的城市,具有经济实力的富人最先走出城市,中产阶级紧随其后。这些迁入小城镇或农村的人口的目的是改善居住环境,他们并没有重新务农,其就业、生活方式、价值标准等也没有改变,同时还具有资本和技术。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农村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随之得到完善,经济拉动力随之产生。伴随劳动力、技术、公共资源和服务等由城市流入乡镇,乡镇在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公共服务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缩小了与城市的差距。同时,对城市而言,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的流出则相应地放缓了城市发展速度,推动城市调整并优化其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而突出城市的产业优势。城市也在将一些文化功能、居住和休闲娱乐功能,甚至是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分解,进而部分解决“城市病”问题。

——王宇冰、张丽莉《西方逆城市化实质及启示》

材料二   中外“逆城市化”运行机制对比图


——梅莹《中外“逆城市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对比》


(1)据材料一,概括西方“逆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逆城市化”的实质。
(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与西方“逆城市化”的不同,指出“逆城市化”的进步作用。
2022-06-2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自郭旭红《新中国GDP增长速度发展演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统计图上方任选两个时间点并写出其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两个时间点之间GDP增长率的变化曲线,说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间点及历史事件,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5-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1978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是28.2%。1979~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长4.6%,但是与1978年相比,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18.1个百分点。这一现象
A.体现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下滑B.反映了农业生产中存在严重问题
C.说明了中国经济结构得到调整D.表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亟须改革
2022-04-0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