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七八十年代之前,乡村大多是平房瓦房,家家户户紧挨一起。进入新世纪,多数人家住上了两三层小洋楼,泥泞的乡村小路变成了平整马路,旧日贫穷落后的村落,变成了如今的新农村,人们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这一变迁(     
A.见证了改革开放伟大成就B.源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受西式建筑风格深刻影响D.国家成功实行西部大开发
2 .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苏联服装布拉吉在中国风靡一时,它便捷、轻盈、活泼、经济的特点,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列宁服也受到尤其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偏爱。“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这反映出建国初期(     
A.审美观念具有时代烙印B.经济水平影响文化交融
C.服装设计紧跟世界潮流D.中西合璧成为大众时尚
2023-04-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致田是密云县十里堡供销社党支部副书记。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用职权谋私利,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受到人们的好评。有一次,老王的妻侄找他要买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他说:“这是分配物资,不能走后门,如果我带头违反政策,开后门,那店里不就乱套了?”去年秋天,老王的孙女到供销社想买点猪油,别人就背着老王给卖了八斤。孙女临走时,老王发现她车子上捎着个纸盒,扒开一看,原来是猪油,便对孙女说:“我是负责人,应当带头遵守规章制度。我们走后门买油,群众怎么办?”孙女只好把油如数退还给了供销社。

——1978年7月14日《北京日报》《亲孙女买猪油走后门,王致田顶歪风腰杆硬》


(1)提取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
(2)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此报道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4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驻外使节在社交场合基本上都穿黑色或灰色中山装,但在公务性外交场合,国家领导人和外交官员既有穿中山装的情况,也有穿西装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A.突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B.国民经济的恢复尚需时日
C.释放出融入国际社会的意愿D.与资本主义阵营关系缓和
2023-02-2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建国初期的年画。它最能反映当时(     
A.中西结合的婚姻礼俗B.婚姻自主的时代诉求
C.合作劳动的社会变革D.五讲四美的精神风貌
2023-02-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中国某时期的电影如《儿女亲事》《两家春》《小兔和大荣的自由婚》《花好月圆》等的结尾,父辈常常不仅在儿女婚姻自主问题上豁然开朗,而且在互助合作、集体议题上也经脉打通。这些电影主题出现的背景是(     
A.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迁B.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剥削
C.新中国成立推动社会变革D.联产承包促进思想解放
2023-01-3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是中国婚姻发展史上重要的转型期。为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唐宋统治者强调礼法的作用,以律令形式规定了婚姻缔结和解除的原则。同时期婚姻习俗与婚姻观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唐初的士庶不婚发展到宋代的“不限阀阅,嫁娶论财。地方官蔡襄曾说:“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嫁妆)之多,汉唐时期,对妇女贞节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妇女婚嫁也有一定自由。不仅有和亲政策下的异族通婚,而且妇女再嫁也不为社会所鄙视。到南宋时,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行和倡导,对妇女片面贞节的要求开始趋严。唐宋将“父母之命,媒始之言,这一准则引入法律,使父母干预子女婚姻有了法律依据,但宋代法律对女子离婚和再嫁进一步放宽限制。这些变化不仅说明了唐宋时期的社会变革,而且对后世婚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安秀玲《浅析唐宋婚姻及其演变》

材料二   1950年《婚姻法》在全国的贯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5月《婚姻法》颁布前后,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把《婚姻法》正确执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作为当时的首要任务,各地利用报纸、广播、书籍等展开宣传。第二阶段:19519月,中央政府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学习《婚姻法》,并派遣工作组分赴各地进行检查。这一时期是《婚姻法》深入宣传或重点试验阶段,重点惩罚破坏、阻碍《婚姻法》干部的情况:对没有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批评,或责令没有认真执行的地区或干部作检讨,对认真执行的地区予以表扬等。第三阶段:从19531月起,中央、各大行政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市纷纷成立贯彻《婚姻法》运动委员会,负责研究情况、交流经验、编写宣传材料和接待人民群众等工作,通过让群众现场参加婚姻案件的审理来宣传《婚姻法》,以调动女性的自主意识。

——摘编自刘维芳《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贯彻实施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婚姻演变的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1950年《婚姻法》实施的特点。
8 . 1979年上海市劳模评选是改革开放初期上海进行的第一次劳模评选,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市最广泛、最集中的一次群众性的评比。下图为本次劳模评选结构图,这反映出本次评选(     
A.具有广泛的行业代表性B.评价标准强调职业分工
C.忽视了科研人员的作用D.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
2023-01-16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妇女》杂志1939年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该杂志主要关注妇女的命运,刊登杰出女性的故事,描述如女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和感情,在妇女中深入人心。以下是对1949年至2004年《中国妇女》杂志封而女性人物的研究统计数据:

   封面女性人物所处地域分布


         封面女性人物文化程度分布     单位:%


       封面女性几个主要职业的变迁趋势


封面女性人物事迹分布     单位:%

-朱舜《社会变迁中的女性形象》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女性人物的变化趋势。
(2)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女性人物变化的原因。
2023-01-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城市的新增人口,为城镇消费经济增添了新的成份,推动了消费的大众化。从地方文献记载中,我们经常可看到城镇中属于社会底层的人群正在向原有的消费阶层挑战,“服饰器用竞相僭越,士庶无别”“自明末迄今,市井之妇,居常无不服罗绮,倡优贱婢以为常服,莫之怪也”。消费主体的扩大,推动某些消费品的大众化,价格趋贱,例如制袍服的姑绒,明时每匹价值百两,康熙时降到一二十两,次者七八分一尺,下者五六分。但是,小小缝隙不足以使旧社会的大厦倾覆,在明清江南,谈不上“市民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对抗,沉重的传统黑箱仍然紧锁。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清末,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服饰的中心,巴黎的新时装,在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此,各地又追随上海。传统马褂出现变异,“至季年,马褂不过尺四五寸半,臂不过尺二三寸,且仿洋装,制如其体”。嘉定东南部“因临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宝山县则种洋葱。随之而来人心离古道越来越远,“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的变化简表

时间主要内容
1949年—1978消费档次较低,自制服装较多,理性消费,追求蔽体取暖,政治色彩浓厚。
1979年—1992化纤及其他布料需求上升,成衣消费有所增加,盲目追求潮流,消费趋同,政治色彩逐渐淡化。
1993年以来纯棉制品成新宠,成衣消费盛行,追求个性,衣着消费多样化,衣着档次大幅度提升,品牌化趋势明显。

——据朱高林《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的变化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江南城镇消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城镇消费经济的新变化,并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的变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