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在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通常指“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内涵是不相同的。下列最能体现17〜18世纪人文主义倾向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信仰即可得救
C.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D.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2 . 古希腊智者学派在社会道德方面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必强求一律;而苏格拉底却认为“美德即知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人们关注的对象从自然界转向人类B.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从繁荣走向衰落
C.古希腊雅典城邦社会道德世风日下D.人们对人的研究转向法律和宗教
2018-10-1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问题:       
(1) 时代的变革会催生各种思想的产生。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简要说明他们二人思想原则中的“相通的地方”。       
(3) 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4)作为东西方两位“灯塔式”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2018-10-1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董小艳在《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中写道:“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下列关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说法错误的是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德意志地区已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C.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D.法国深受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压迫
2019-01-24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得,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2019-12-06更新 | 394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的人文主义”在科学及思想方面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7 .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反映了
A.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生享乐的精神
B.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C.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D.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2019-09-18更新 | 205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伏尔泰、罗伯斯庇尔这样做的意图是
A.尊崇中国的传统文明
B.加大东西方文化交流
C.反对特权,维护人权
D.重建法国的道德伦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2019-09-06更新 | 730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沭阳县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