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道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下面是“孔子问道”图,反映了公元前518年孔子到洛阳问道于老子的事迹。临别时,老子赠言孔子,曰:“当今之世……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据此可知(     
A.思想争鸣现象逐渐平息B.老子思想蕴含人生哲理
C.儒道治国理念相互借鉴D.孔子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2024-03-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同盛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学者认为某思想家的学说是“自然法”思想,这位思想家提出,除了让人民吃饱肚子以外,不要再搞什么绫罗珠宝之财;除搞好农业生产之外,不要使人们再有什么知识和欲望;不要人为地搞什么德、仁、义、礼之类的名堂,认为那是“乱之首”,又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也”。这位思想家应是(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孟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风俗是一种被模式化的社会生活方式。《诗经.周南.关雎》倡导“美教化,移风俗”:《庄子●秋水》提出“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商君书.算地》中云“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可见三者都主张(     
A.重视风俗,顺俗行事B.道德教化,移风易俗
C.观俗立法,察国事本D.以俗观政,政俗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末的佛教理论文章《理惑论》在阐释何为“佛道”时讲道,“道之言导也,导人至于无为,牵之无前,引之无后,举之无上,抑之无下,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四表为大,蜿蜒其外,毫厘为细,间关其内,故谓之道”,即用道家之道来表述佛教之道。上述做法(     )
A.目的是融合佛道思想B.有利于佛教思想在华传播
C.说明佛教提倡无为而治D.影响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念
6 . 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两者对礼的认识反映了(     
A.阶级立场的不同B.统治阶级的要求
C.思想主张的趋同D.目的上的相通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老子主张“治大国若烹小鲜”;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此后韩非子主张“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据此可推知(     
A.道法思想相互融合B.道法思想传承关系
C.道法思想日益趋同D.道法思想存在差异
2023-03-2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校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逍遥游》记载,名家学者惠施对庄子说,路边的一棵树如果无用,连木匠都不会看它一眼。庄子则说,与其担心树的用处,不如把它种在虚无之乡,随意徘徊在它的周围,逍遥自在地躺在它下面,树还不会遭到砍伐。这反映出,庄子(       
A.主张齐物实现众生平等B.尊重自然强调环保意识
C.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D.提倡融合消弥思想分歧
2023-02-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墨家提倡通过勤勤恳恳的劳动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法家关注从生活水平上提高人的道德境界。这些思想(     
A.反映意识形态多元的现实B.彻底抛弃了天命神权观念
C.具有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D.表明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西汉后期,刘向在论述治国理念时说:“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篓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使尧牵一羊,舜荷彤而随之,则不能前矣。”据此可知,刘向主张(     
A.强化纲常伦理,确保秩序稳定B.崇尚贤能政治,融汇诸子学说
C.君主清静无为,反对过度干预D.顺应变革潮流,迎合豪强地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