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兵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春秋初期的战争情况是“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春秋末年的《孙子兵法》确立“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的战争基本原则;战国时孙膑提出“必攻不守”,持久战和歼灭战思想逐步萌芽并发展。这些转变反映(     
A.兼并战争初露端倪B.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C.礼乐制度走向崩溃D.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的观点。
人物观点
老子“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孙子“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据此可知,这些思想家都主张(     
A.无为而治,小国寡民B.以德治国,恢复礼制
C.民贵君轻,实行仁政D.顺其自然,尊重规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孙子兵法》开篇载:“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君主发动战争,必须先确保是“唯民是保”的有道之战。而且,“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由此可见,当时的兵家(     
A.认为战争是无奈之举B.意识到百姓厌恶战争
C.具有强烈的民本色彩D.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
4 . 《史记》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但是后来《孙膑兵法》失传了,加上相关历史资料太少,以至于有人怀疑,孙武,孙膑是同一个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是同一本书。史学界对此也争论不休。直到1972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部兵法竹简,才解决了这一悬案。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唯有通过考古发现,方能还原历史真相B.文献史料的记载是真实可靠、不容置疑的
C.历史研究包括实证与理论诠释,拒绝一切假设D.历史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更新延展的
2022-07-0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子认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B.迎合新兴地主政治诉求
C.反对诸侯不义攻伐战争D.关注民众生命与财产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李泽厚说:“《老子》本身并不是一部讲兵的书,但它与兵家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不在后世善用兵者如何经营运用它,而在它的思想来源与兵家有关。”邹丽燕先生认为《老子》“包含丰富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孙子兵法》中许多言论“明显与《老子》思想相似”。下列对两位学者的认识解读合理的是,《老子》
A.深刻影响着后世兵学理念的演变B.极为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生
C.是对乱世社会现象的总结与概括D.体现出诸子学说相互影响的史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