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4 道试题
1 .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认为,在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形势下,中国的出路一言而蔽之曰:“莫如自强为先。”他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大胆地提出设议院的主张,他把西方议院制度比附为士大夫向往的尧舜“三代制度”,希望中国能够“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实现“长治久安之道”。郑观应的思想(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是对洋务运动弊端反思的结果
C.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D.体现出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如表所示为部分晚清知名人物的主要思想主张。这反映了晚清时期(     
人物主要思想主张
王韬(1828—1897)广贸易、开煤矿、兴铁路、造轮船,效法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实现君民共主
薛福成(1838—1894)发展工商业,实现关税自主,抵制外国商品倾销,发展商办机器工业,盛赞英、德君主立宪制
A.政治革新思想的广泛传播B.有识之士救亡图存的探索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洋务派对西学的大力宣传
2024-01-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成书于1861年的《校邠庐抗议》是近代思想家冯桂芬的代表作,书名的字面意思是“在研究周朝典故的茅屋中发出抗议”,内容涉及停武试、制洋器、善驭夷、采西学等。这可以用来说明(     
A.传统知识分子思想完成转型B.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西学在中国的传播逐渐深入D.知识分子固守传统文化
2023-12-2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道器”和“西学”篇中巧妙地将政教刑法摒弃于“道”之外,并归结为人学,使其居于“道”、“器”之间(如下图所示)。这一理论(       
A.动摇了封建理论的根基B.折射出全面西化思潮出现
C.有利于其新思想的传播D.主张推翻传统的君主政制
2023-12-16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中)(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2023-11-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873年出版的《普法战纪》由清代王韬辑撰。王韬称此书“虽仅载二国之事,而他国之合纵缔交情伪变幻,无不毕具。”山川地理,民俗风气,政治制度,亦无不备载,“于是谈泰西掌故者,可以此为鉴”。这表明(       
A.维新思想已经走向成熟B.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救国出路
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有限D.资产阶级论证革命的必要性
7 . 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国税华货,进口从其重;中国税洋货,进口求其轻。华人商于西国者,按名纳款,岁有常规;洋人商于中国者,并无此费。”据此可推知,郑观应主张(     
A.维护中国经济主权B.清朝积极融入世界
C.巩固中西对等外交D.打破关税贸易壁垒
8 . 中国问题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这个问题之根本解决”作出了不懈努力。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1842年)

材料二   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1894年)

材料三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年)

材料四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材料五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1)材料一的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是(单选)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的主张有何异同?
(3)材料三、四、五的思想分别与哪几次中国社会变革直接相关?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问题之根本解决”的探索?
2023-03-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郑观应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这一思想(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B.表明资产阶级对民权政治的向往
C.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意愿D.存在着军事立国武力强国的倾向
2023-03-08更新 | 44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世纪60年代,郑观应分析国际局势说:“方今各国争雄,外托和好之名,内存兼并之志。”我们不可夺人,或被人夺。据此可知,郑观应(     
A.主张国家主权不可侵犯B.期盼光绪帝能“明定国是”
C.反对欧美列强争霸战争D.希望国内不同势力消弭纷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