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康梁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康有为的思想发展来看,1888年在他第一次向清帝上书以前,他主张古文经学。他著《何氏纠谬》,从古文经学的立场,批判了今文公羊学大师——何休。康有为对孔子的评价也不高,认为“孔子虽圣”,只是搜集遗文,退而讲学。不过,他和一般汉学家不同,他尊事周公,酷好《周礼》,其目的是想从古文经籍中寻找可资经世的东西,学周公“定新制以宜民”。1890年,受今文经学家廖平的影响,康有为开始从今文经学中寻找变法依据,并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

——摘编自姜林祥《中国儒学史:近代卷》

材料二   《新青年》反孔批儒,(新文化运动)乃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史事件之一、也是中国数千年文化史上划时代的事件。陈独秀是新文化反孔教运动的领袖。他对孔教的判断,诸如孔教与现代生活不合、与共和“绝对两不相容”、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由此而生之忠孝节“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等,长期以来,构成了新文化话语体系对孔教的论述要点,也形塑了至今为止大部分国人对儒教的基本观感和认知。

——摘编自彭春凌《〈新青年〉陈独秀与康有为孔教思想论争的历史重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对经学和孔子态度的变化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对儒学的态度及其背景。
2024-02-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商君书•弱民》有曰:“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燔诗书而明法令”。近代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办报纸,议论时政,宣传维新变法。这反映了两个改革的主要不同在于(       
A.前者是奴隶制改革,后者是封建制改革
B.前者在于弱民愚民,后者在于开启民智
C.前者意在打击儒学,后者意在弘扬儒学
D.前者引发“百家争鸣”,后者促进思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梁启超认为,西方的强盛与“学会”有着密切的关联。他指出近代中国国民“爱国心薄弱,团结力相差”,只有“心相构,力相摩,点相切,线相交,是之谓万其涂,一其归,是之谓国”。由此可知,梁启超意在(     
A.揭示西方强大的原因B.调整民主革命的斗争策略
C.发挥学会的凝聚功能D.强调国民性教育的重要性
4 . 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指出:“西方国家,将学习政治放在首位。横向的去学习公理和公法、纵向的去学习希腊罗马的古代历史,并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当下的政治事务中,学成者可以担任政治事务,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重要前提。”其主要目的是(     
A.通过教育改革推动变法运动B.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
C.呼吁青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剖析西方教育的本质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出版后,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表示难以接受其思想主张,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在维新变法的高潮阶段,甚至遭到支持光绪皇帝变法的两位大臣陈宝箴和孙家鼐反对而饬令毁版。《新学伪经考》之所以遭到反对,是因为它(     
A.竭力倡导君主立宪制B.有悖于传统主流思想
C.并不是科学的历史观D.触动了清朝统治根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其各国读书识字者,百人中率有七十人……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今宜改武科为艺学,令各省、州、县遍开艺学书院。”康有为此说旨在(     
A.传播西方艺学知识B.提高民众识字水平
C.扩大变法阶级基础D.探索启民富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针对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的现实,康有为阐明“犹不讲求生财之道,承亟以实利之是尚,吾恐鱼无水死,国无财亡。”这一主张(       
A.强调改变传统义利观的必要性B.说明维新变法讲功利求富贵
C.反映实业救国成为时代的潮流D.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8 . 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认为西方的议院只不过是“彼族实暗合经义之精,非能为新创之治也”,“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谋及庶人为大同”。康有为的这些言论(     
A.极力推崇古代大同思想B.对欧美制度盲目排斥
C.尚未突破传统政治思维D.试图为变法减小阻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甲午战败后,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提出:“近者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吾国任举一政一艺,无人通之。盖先未尝教养以作成之,天下岂有石田而能庆多稼者哉?”在此,他(     
A.肯定日本制度和教育的先进B.认为必须全面向日本学习
C.明确呼吁废科举是当务之急D.意识到必须革新教育体系
2023-07-1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把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称为中国学术思想的“全盛时代”。他说:“(百家争鸣)非特中华学界之大观,抑亦世界学史之伟迹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材料二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

材料三   原诸子之立说著书,盖皆欲以一己之思想学说以广播于天下者也。二千年来,我国之民族思想,社会文化,学者著述,几无不受诸子之影响,故诸子者,实我先民思想之结晶,亦即国学本源之所在。

——《<诸子集成>刊行旨趣》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司马谈和班固对诸子认识的出发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
2023-06-2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