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教育的奠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4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今教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学教材,即古代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启蒙教育课本。宋代以《三字经》《百家姓》为代表的蒙学教材广为流传,历代沿用。以《三字经》的编写为例,它语言生动活泼,文字通俗易学,表达简明扼要,格式富有韵味。著名学者也参与蒙学教材的编写,如朱熹的《童蒙须知》、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等。“农工商各教子读书,虽牧儿馌妇,亦能口诵古人言语”,而且“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

——摘编自秦海霞《谈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作出了统一教材制度的战略决策,加强了教科书编审工作力度和政治内容的把关。从1954年开始编辑出版的中小学各科教科书,集中全国之力协同攻关,选调和集中一批学科专家、名师和专业编辑,全部采取集体讨论的工作制度和社内外相结合的编写方式,保障了教材质量。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1954年至1956年编成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包括教学大纲30种30册,课本93种233册”。这套教材的编写出版使全国所有地方、学校、学生都使用上了高水平、权威性、国家级的全学科教材,解决了过去供应迟缓、版本不一、发行混乱的问题,开启了新中国“一纲一本、统编统用”的新时代。

——摘编自郭戈《新中国第一套统编教材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蒙学教材兴盛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后国家统一编订中小学教材的意义。
2023-12-28更新 | 4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建国初,中央在“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总方针指导下,依据苏联高等学校制度,对全国各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这次调整(     
A.说明国家优先发展高等教育B.服务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
C.表明人民教育体制得以形成D.助推高校专业的均衡发展
3 .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老解放区教育,以巩固与提高为主;新解放区教育则是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此外,必须维持原有学校,逐步改善。对中国人办的私立学校,一般采用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这一会议精神(       
A.有利于新中国教育体系的完善B.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性质D.捍卫了新中国的教育主权
2023-09-0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1、图2所示分别为皖南行政公界(1949年7月~1952年4月)编写的《冬学课本》(封面)及1950年河北某农村妇女手拿《冬学课本》前往就学的照片。由此可知,当时的冬学运动(     

   
图1

   
图2

A.统一了全国的教育体系B.推动了农业的集体化
C.以提升职业技能为宗旨D.有利于新政权的巩固
2023-08-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某一时期有关党的教育思想研究的关键词频次、中心度的统计节选。这反映出我国教育(        
序号关键词频次序号关键词中心度
1劳动教育2861思想体系0.69
2劳动642体力劳动0.67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03党的教育方针0.66
4党的教育方针264建设者0.57
5新时代235劳动0.55
6生产劳动216劳动教育0.46
7思想体系157接班人0.38
8接班人14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0.37
9大学生129学校0.32
10学校1110学堂0.32
11教育1111劳动价值观0.32
12马克思主义1112劳动创造0.32
13思想政治教育1013思想政治教育0.21
14毛泽东1014大学生0.17
15体力劳动915劳动素养0.17
16建设者916生产劳动0.15
A.开始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凸显劳动教育的主体地位
C.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体现服务国家建设的追求
2023-07-2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古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明末清初的颜元认为人人都应该积极参加劳动。他把礼、乐、射、御、书、数、兵、农等作为教育内容,既培养出了善于制造器具的学生,也培养出了垦荒种田的能手。在课程实施的方法上,颜元提出与传统“主静”相对立的“主动”“习行”方法。此外,他认为劳动能使人去除邪念、克服懒怠。他进一步明确指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

——摘编自崔海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及其当代价值》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困难,新旧价值观念之间冲撞激烈。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通过开展学校劳动教育肃清封建剥削思想,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 动员青年一代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为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指导方针,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教育密切结合,大学、中学与小学的劳动教育同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劳动教育相互统一。

——摘编自李欢《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颜元对劳动教育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
2023-04-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1949年12月23日,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了“教育必须为工农服务,必须为国家的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两为”教育方针确立的根本遵循是(     
A.革命任务B.经济建设需要
C.国家性质D.教育发展阶段
2023-04-09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恢复教育权”运动,要求一切外国设立的教会学校在教育部登记,以及所有这些院校中的领导人都必须是中国国民。不久,国民党有关孙逸仙的三民主义的政治教育进入院校。另一政策是在全国加强或建立国立大学,直接由南京教育部监督。从1933年开始,政府发布法令,包括管理必修课、选修课和大学入学考试程序等事宜。此外,还限制文科的招生人数,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科。虽然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教学计划的调整尚未完成,但政府的努力已初见成效。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接管了教会学校以及各级各类学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采取“以俄为师”的方针,模仿苏联教育重建新中国教育制度。从教育理论到学制、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教材、方法等各方面对“苏联经验”系统地全盘移植。为了适应工业化需要,加速培养专门人才,从1952年开始,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其基本特点是教育计划与国民经济计划紧密相连,国家对高校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

——摘编自杨东平《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相比,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新中国初期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意义。
9 . 下图所示为1960年1月在中国出现的宣传画,画面中左侧的工人举着大学课本,右侧的大学生拿着锤子,两个群体互相学习。该宣传画体现出当时中国教育(     
A.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C.呈现急躁冒进倾向D.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2023-03-25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继1955年《培养外交干部十二年规划》颁布之后,1958年,新中国外交部颁布了以通用语种为主的《十年规划》,计划培养35个语种、452名高级翻译,但仅隔一年,又制定了培养56个语种、1067名初级翻译的三年规划,1964年又为外事口制定了一个除军事系统以外培养翻译干部的五年应急计划。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新中国当时(     
A.国际交往日益频繁B.国民经济全面调整
C.院系调整成效显著D.工业建设加速推进
2023-03-2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