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1946年1月1日,美国占领当局敦促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否定了天皇在现世的神圣地位;1947年5月3日,由美国主导的《日本国宪法》正式生效施行,规定天皇仅作为日本国民的精神象征存在,并明确表示主权在民。上述举措(  )
A.结束了日本议会君主立宪制
B.为审判战犯奠定了法律基础
C.根除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残余
D.体现了政教分离的宪政原则
17-18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民主党等在野党先后向参议院提交针对首相安倍晋三的问责决议案,在众议院提交安倍内阁不信任决议案,竭力试图阻止法案通过。然而,在先后召开的参议院、众议院全体会议上,这两个决议案均遭到否决。19日凌晨,自民党等执政党凭借在参议院的议席优势,强行表决通过了系列安保法案。材料内容反映了
A.日本、英国政体特点完全一致
B.日本实行的是一党专政统治
C.新安保法出台符合资产阶级的民主程序
D.新安保法获得一致通过
2018-10-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单元 选考(改革与民主思想)-2018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卷
3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英国的立宪政体是新旧社会势力之间达到力量均势的历史结果。在英国社会内部,一方面,布尔乔亚阶级或市民阶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阶级为了保护市民社会和使民间社团组织的自主性不受专制国家的侵夺,并为了在政治上享有充分的权利和自由,起而与国君抗衡并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政治势力。另一方面,国君又仍然享有相当充分的权威合法性与尊严,这样,双方就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二     明治维新的日本与1918年以前的德国,则属于一种特殊的“非典型的立宪政体”。在这种政体下,立宪只是一种现代性形式的政治符号而并不具有真正限制君权的实质意义。尽管它们采取的是立宪政治的形式,但本质上仍然是权力集中运作的绝对主义国家。德国历史学家蒙森把它称之为“伪立宪绝对主义”。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如何“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的。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与日本立宪政体及其确立方式的区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