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李四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四光早年留学日本和英国,主要从事地质基础学科的研究,创立了地质力学。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冲破阻拦毅然回国。在高校院系调整工作中,李四光主持了北京、长春两个地质学院的建院工作,以后又推动了许多中等地质技术学校的建立。李四光很早就预见到铀矿资源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多次上书中央要求成立专业队伍进行研究和勘探,为两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李四光利用新华夏沉降带找油的理论发现了多个油田,打破了“中国贫油论”的说法。李四光认为地震是由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可以利用对构造应力场的观测、分析掌握其动向。

——摘编自陈群《李四光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四光进行科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四光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贫油的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的时候,李四光在仔细分析了中国地质条件后,深信在中国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要抓紧做好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他提出应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石油地质普查工作,找出几个希望大、面积广的可能含油区。他的指导思想是,先找油区、后找油田。1954年,他在报告中指出了三个远景最大的可能含油区,即:青、康、滇地带,阿拉善一陕北盆地,东北平原一华北平原,提出应该把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伊陕台地、阿宁台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作为普查找油的对象。1955年春,他担任全国石油普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指导了石油找矿工作。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先后突破之后,他更加坚定的指出新华夏沉降带找油的理论是可靠的,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摘编自钱学森《光辉的旗帜——李四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开展大规模石油勘探工作的背景和李四光对此做出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石油勘测工作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2023-01-1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年,李四光在北京教书,同时研究鲢科化石——我国东部与煤藏有关的石炭叠纪地层的古生物标准化石。他在这方面有很深的钻研,他不仅用蜓科化石对石炭二叠纪地层做了新的划分和对比,而且通过这一时期的地层古生物研究,发现了我国南北沉积古地理的差异,进而初步揭示了海水运动有从两极到赤道,又从赤道到两极反复进退的规律……李四光在研究工作中,不受国外传统地质学说的束缚,而是从实际出发,敢于破除传统学说中孤立地单纯描述地质构造现象的方法和结论,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探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开创了地质科学的新生面,使地质力学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兴地质学科。

——摘编自《李四光纪念文集》


(1)据材料,概述李四光的科学贡献。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四光作出上述贡献的原因。
2022-05-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四光,1904年获官费保送赴日本留学,1913年远涉重洋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学了两年采冶,再转入地质系专攻地质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冲破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馆阻挠,辗转意大利等地回到祖国大陆。后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身份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新学科学会的建立及科学技术教育的普及。19529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急国家之所急,一手抓铀矿地质,一手抓天然油气地质,创立中国地质力学理论,预测新华夏构造体系最东边的一条沉降带、黄海、东海乃至南海地区的海域含油远景,并因地球科学对发现大庆油田的突出贡献而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5年李四光提出了加强原子能研究,推广同位素应用的建议,经中央政治局批准组建“中国科学院原子核科学委员会”(简称核委)。1959年撰写《地质力学概论》系统总结了李四光和他的学生们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是地质力学文库中的经典性著作,它标志着地质力学的完善与成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四光对现代中国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四光作为科学家代表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2-04-19更新 | 25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郡十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力学学科的奠基人,学界将李四光地质力学分为萌芽期、诞生期、茁壮期。

1905年李四光留学日本时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失败后,李四光抱着科技救国的梦想,远赴英国伯明翰大学。1920年,应蔡元培的邀请下,来到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次年首次提出地质构造与能源关系问题。李四光在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影响下,提出地壳运动理论,即地球自转速率在重力控制下时而增大、时而减小的变化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地应力的概念和其与地震预报的关系的问题。学界称此时的李四光地质力学为萌芽期。

1928年,李四光提出古生代以来全球大陆运动和海洋运动问题。次年撰写《东亚一些典型构造型式及其对大陆运动问题的意义》等文,提出了地壳“构造体系”的概念,为地质力学打下了初步的理论基础。40年代初期,正式提出了“地质力学”的名称,并系统论证了地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学界称19271949年李四光地质力学是诞生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四光担任地质部部长。其用地质力学的观点探究我国、尤其是西北部地区大地构造问题,以及构造体系与矿产资源关系。1956年成立地质力学。地质力学学科完成了初步的建制化。在李四光理论指导下,中国先后发现大庆油田、天津大港油田、塔里木油田。发现一系列铀矿床,铀产量已能保证中国核工业发展需要。这段时期被学界称为李四光地质力学的茁壮期。

——摘编胡晓菁《李四光与地质力学的兴起之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李四光地质力学的内容。
(2)任选两个阶段,探究李四光地质力学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2022-04-0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预测猜题卷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全国卷)
6 .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仍取得伟大成就,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以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科学家在科技事业和文化建设事业上作出重大贡献,成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彰显着那个时代所形成的的劳模精神,以下属于劳模精神的是        
①崇尚劳动             ②敬业守信          ③精益求精             ④勇于创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2-03-1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四光,15岁赴日本学习造船,以求船坚炮利救中国。16岁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失败后,他远洋重渡走向“科学救国”之道,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1920年,他在一次讲演中提出:“学术问题,不能人云亦云”“心只管细,胆只管大,掌握逻辑思维,天经地义的学说,也不能吓倒我们,要知真正科学的精神,就是为真理而奋斗。”毕业后,李四光拒绝外国优厚待遇的聘请,毅然回国改变祖国落后面貌。此后,李四光先后发表《华北晚近期冰川作用遗迹》《冰期之庐山》《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中国北方之蜓科》《地质力学概论》等著述。新中国成立后,他不负祖国重任,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石油地质勘探和开采工作,打破了“中国贫油论”的“洋神话”,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摘编自马胜云《地质之光——纪念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诞辰120周年》


(1)据材料指出李四光早期救国之路的变化,概括李四光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
(2)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据材料说明李四光科学成就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
2022-01-2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