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1 道试题
1 . 核蛋白UHRF1在有丝分裂期催化驱动蛋白EG5泛素化,进而调控细胞周期转换与细胞增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TPX2是纺锤体装配因子
A.UHRF1蛋白参与调控组装纺锤体和维持染色体正常行为
B.UHRF1蛋白缺失可能会导致细胞有丝分裂期发生阻滞
C.TPX2确保有丝分裂后期EG5在纺锤丝上的精确分布
D.该研究为UHRF1作为潜在抗癌药物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2 . 如图1表示细胞中DNA分子复制的部分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DNA复制原点(启动DNA复制的特定序列)所在位置;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中一条DNA单链片段的序列是5'—GATACC—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____(按5'→3'的顺序写)。DNA分子中____碱基对比例越高,DNA分子越稳定。
(2)据图1分析,模板DNA链的端点a、b和新合成DNA子链的端点c、d中,表示5'端的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
(3)通常DNA分子复制从一个复制起始点开始,有单向复制和双向复制(如图2)。放射性越高的3H-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3H-脱氧胸苷)在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图像上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越高。请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和高放射性3H-脱氧胸苷,设计实验探究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方向,实验思路:复制开始时,首先用含低放射性3H-脱氧胸苷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转移到____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____
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①若____,则DNA分子复制为单向复制;②若____则DNA分子复制为双向复制。
3 . 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限制性引物DNA(ssDNA)的方法。加入的一对引物中含量较少的被称为限制性引物,含量较多的被称为非限制性引物。PCR反应的最初的若干次循环中,其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ds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就会产生大量的ssDNA。不对称PCR的简单过程如图所示。假设模板DNA分子初始数量为a个,6次循环后开始扩增产生ssD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引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均需要依据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来设计
B.据图可知,最后大量获得的ssDNA与图中甲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该不对称PCR过程中需要(26-1)a个限制性引物
D.上述过程中子链分别沿限制性引物的5'端、非限制性引物的3'端延伸
4 . 科学家从某植物中提取乙烯受体基因(Ers1),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Ers1基因反向连接到质粒中,筛选出转入反义Ersl基因的该种植物,其果实的储藏期将延长,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CR时需在Ers1基因左右两端分别添加XhoI、HpaI酶切序列
B.过程②可用氯化钙处理农杆菌,有助于促进重组Ti质粒转化到农杆菌细胞中
C.过程③后可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对转化的植物细胞进行筛选
D.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该植物染色体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
5 . 小麦的分枝(A1)和不分枝(A2)的显隐性关系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水肥条件好时分枝为显性,水肥条件差时分枝为隐性。现将两株纯合的分枝小麦和不分枝小麦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并将F2的小麦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置于水肥条件好的甲地中培养,另一组置于水肥条件差的乙地中培养,植株成熟后将甲地的分枝小麦和乙地的不分枝小麦交配获得F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例说明生物的性状表现由遗传因子控制,与环境无关
B.自然界中分枝小麦和不分枝小麦都有2种遗传因子组成
C.将F3置于水肥条件好的环境下培养,分枝小麦:不分枝小麦=7:2
D.将F3置于水肥条件差的环境下培养,不分枝小麦中纯合子占4/7
6 . 某科研团队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甘蓝,过程如图所示,①~④为操作步骤,限制酶BamHⅠ、BglⅡ、EcoRⅠ酶切位点唯一。其中BamHⅠ与EcoRⅠ之间的距离为20kb,BamHⅠ与BglⅡ之间的距离为25kb,BamHⅠ、BglⅡ、EcoR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图。请回答:

BamHⅠ:—GGATCC—          BglⅡ:—AGATCT—                 EcoRⅠ:—GAATTC—
(1)常用特异性地扩增抗除草剂基因的方法是PCR,每次循环一般分为“变性→__________”三步。
(2)启动子的功能是__________
(3)步骤①应选择限制酶__________切割农杆菌质粒。步骤④的培养基中应添加__________,以便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甘蓝植株,原因是__________
(4)经检测,部分转基因甘蓝植株细胞中的目的基因不能表达,科研团队对此现象的观点是:目的基因存在正向与反向两种连接方式。用__________酶对步骤①获得的重组质粒进行切割,通过凝胶电泳分析产物大小,若出现__________条电泳条带,则说明科研团队的观点正确。
7 . 先天性夜盲症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X染色体的CACNA1F基因突变导致“静止性夜盲症”;常染色体上的GRM6基因突变则导致“进行性夜盲症”。图甲、乙两个家族分别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夜盲症,且两家族成员之间不含另外一个家族的致病基因。根据系谱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家族的“夜盲症”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
B.“静止性夜盲症”与“进行性夜盲症”均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
C.若甲家族Ⅲ-2与乙家族Ⅲ-4结婚,子女有1/6可能患病
D.若甲家族III-1与乙家族III-2结婚,子女不可能患夜盲症
2024·山东日照·二模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8 . 细胞中L酶上的两个位点(位点1和位点2)可以与ATP和亮氨酸结合,进而催化tRNA与亮氨酸结合,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科研人员针对位点1和位点2分别制备出相应突变体细胞L1L2,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后检测L酶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酶可为tRNA与亮氨酸结合提供能量
B.突变体细胞L1中L酶不能与ATP结合
C.ATP与亮氨酸分别与L酶上的位点1和位点2结合
D.ATP与L酶结合能够促进亮氨酸与相应的位点结合
9 . 科研人员为探究Mg2+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
(1)Mg2+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物质)的合成,该物质直接参与的反应阶段可为暗反应____中(物质变化)提供能量物质____
(2)为研究Mg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分别模拟环境中Mg2+正常供给( + Mg2+)、缺乏(-Mg2+)条件,测定水稻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如图1、2所示。

   

①图1结果表明,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Mg2浓度和固定CO2能力都存在“____”的节律性波动,且Mg2可以显著____白天固定CO2的过程。
②进一步测定上述过程中酶R(催化C5与CO2的反应)的变化如图2,结果表明Mg2很可能通过____,从而促进CO2的固定。
(3)为探究叶绿体中Mg2节律性波动的原因,科研人员又对多种突变体水稻进行实验。

   

①已有研究证明,叶绿体膜上的MT3蛋白可以运输Mg2。通过检测野生型、突变体MT3(MT3基因缺失)的叶绿体中Mg2含量变化,如图3,结果表明,MT3蛋白主要负责节律性运输Mg2至叶绿体内,但并不是唯一的Mg2转运蛋白,其依据是____
②在另一株突变体OS(OS基因缺失)中,白天叶绿体中Mg2含量显著升高。据此,对MT3蛋白、OS蛋白的作用关系,科研人员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OS蛋白抑制MT3蛋白,并调节其节律性运输Mg2至叶绿体内。
假设2:MT3蛋白节律性运输Mg2至叶绿体内,而OS蛋白运出Mg2
通过检测野生型和多个突变体的Mg2含量,如下表。
序号水稻植株叶绿体中Mg2相对含量
1野生型2.5
2突变体MT31.5
3突变体OS3.5
4双突变体OM
(【注】:双突变体OM指OS基因和MT3基因均缺失,且实验中不考虑Mg2的损耗)
若表中①为____(填字母),则说明假设一是正确的。
A.1.5       B.2.5       C.3        D.3.5
(4)已有研究表明,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会影响OS蛋白的相对含量,且对光合作用进行负反馈调节。结合本实验研究,完善下列白天水稻叶绿体中Mg2调节光合作用及其节律性变化的模型[方框中填写物质名称,(   )中选填“+”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0 . 基因型为AA和aa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连续自交直到获得Fn(第n代个体),则(       
A.在Fn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n
B.在该过程中发生了n次等位基因的分离
C.若每代均去除aa,则Fn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2n-1+1)
D.Fn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远多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
2024-04-25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运东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