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工程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利用不充分、换水不及时、鱼类排泄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来解决水体污染问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潜流湿地内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强的多种植物并进行合理布设遵循了自生原理
B.流入该养殖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染水体中有机物的能量
C.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D.栽种的水生植物既能净化水体又能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和直接价值
2 . 候鸟在迁徙中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我国典型候鸟定向能力(包括定向角度、定向强烈程度)和活跃度的影响,研究者利用候鸟黄喉鹀进行室内研究。

注:箭头方向表示定向角度,箭头长度表示定向强烈程度,黑点表示脚印数量。
(1)光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在本研究中,人工光照最可能作为______对鸟类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2)研究人员探究在_______mW⋅m⁻²光照强度下,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处理后,对黄喉鹀足迹分布进行定向分析,结果如图1-4,结果说明黄喉鹀在___________光下可以保持正确方向。
(3)图5-6是在(2)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结果显示:随光照强度增加,黄喉鹀___________
(4)每张足迹谱的脚印数量可代表活跃度。黄喉鹀的活跃度会影响能量消耗,请尝试从能量角度分析,黄喉鹀的活跃度过高过低时对其迁徙的影响_____。(任选一种情况作答)
(5)城市是人类构筑的大型聚集地,在城市夜景的生态照明设计时应____
A.在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影响区域内敏感物种
B.长时间光照对植物有利,也有利于城市生态工程的整体和协调
C.天空溢散光或直射光选择绿光,就不会影响鸟类迁徙
D.迁徙季时尽量使候鸟飞行高度处的光强度小于5mW⋅m⁻²
2024-01-29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3 . 近年,滇池利用藻水分离技术治理蓝藻水华卓有成效。分离出的蓝藻中含无机和有机营养成分,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植物生长效率,所以,经加工制成有机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是自养型生物,因为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B.蓝藻大爆发引起水华现象,是因为蓝藻通过无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造成的
C.蓝藻与绿藻的遗传物质一样都是 DNA
D.蓝藻有机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不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2024-01-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生态工程倡导“无废弃物农业”的建设。农业废弃物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经过处理后可作为燃料、肥料、饲料、工业原料等,不仅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产品竞争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建设要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能力为基础
B.“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循环原理,极大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C.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可实现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
D.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依据自生原理,合理搭配植物提高生物多样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生态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和占用资源的情况,称为生态位
B.生物富集的渠道与能量流动渠道相同,与物质循环一样具有全球性
C.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平衡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工程建设会增加生态足迹,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原理
6 .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的是(       
A.三峡工程B.转基因技术
C.南水北调工程D.防治水污染工程
7 . 为治理被污染的水体,科研人员通过引进河水、引种植物(A区域芦苇,B、C区域伊乐藻、苦草)等措施,建成了城市湿地景观公园,图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一段时间后,污染的水体环境明显改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区域选择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同时还应兼顾各种生物的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__原理。
(2)芦苇生长快,能大量吸收污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同时对汞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对于芦苇的后期处理有两种方案:a.芦苇秸秆就地掩埋后还田;b.收割后输出加工处理。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____,并说明选择的理由:______
(3)试分析B、C区域选择植物搭配时,除景观环境外,从生物学角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有______
①食用价值                                                     ②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
③对N、P等元素的吸收能力                           ④与本土物种的种间关系
(4)从净化水体、维持生态稳定的角度分析,水质较清的B、C区域种植伊乐藻、苦草等沉水植物的作用有____________
(5)为了反映污水治理效果,可测量水体中生化需氧量(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检测生化需氧量时,将水样稀释处理,置于适宜条件下,5天后检测前后水样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溶解氧下降,原因是______
2023-06-08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一起考”大联考高三5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I: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材料II: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有着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开展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相关研究,过程如下图:

材料III:燃料乙醇是燃烧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我国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是陈化粮和木薯、甜高粱,地瓜等淀粉质或糖质非粮作物,今后研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燃料乙醇技术。
1.下列关于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筛选可以使产纤维素菌株发生定向进化
B.采集到的黑土壤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才能进行富集培养
C.诱变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的新菌株
D.紫外诱变和60Co-γ射线诱变处理可以使每个细菌的产纤维素酶能力逐渐提高
2.发酵法制酒精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废醪处理等。关于乙醇燃料生产和利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燃料时,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在糖化阶段起重要作用
B.在发酵产酒精阶段,酵母菌细胞内的[H]和丙酮酸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C.乙醇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可达到碳排放的平衡,有效的实现了碳中和
D.产纤维素酶细菌中纤维素酶的合成需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共同参与
3.下图是生物圈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完整,但缺少部分途径)。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增加E对CO2的吸收量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B.增加途径“C→A”和“A→E”后即可表示完整的碳循环
C.若增加途径“A→E”,则成分C表示分解者
D.碳在E、D、B间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2023-05-1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为解决大型养猪场污染问题,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可以抑制藻类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厌氧池中____________,废水过量流入氧化塘时,出水口流出的水质并不达标,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厌氧池和氧化塘的池泥给农作物施肥比直接施用猪粪肥效更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该模式能实现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功能考虑)。
10 . 习近平总书观察广西北海时,提出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湿地保护好。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图9)是利用潮汐能,涨潮时往海堤内的“纳潮生态混养塘”蓄海水,退潮时用混养塘中的海水驱动红树林地埋管道内养水体的流动,管道鱼类养殖流出的水用于海滩表面自然种群贝类的增殖和育肥青蟹,养禽水体最后放至红树林潮沟内。

注:当潮汐水位高于“交换管”时,海水会从交换管进入到养殖场,与养殖场的水体进行交换;“管理窗口”为饲料投喂和养鱼类收获区。
(1)写出纳潮生态混合养塘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碳在该食物链中以____________形状流动。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较,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利用潮汐能还能够实现“养殖塘与海水”的水体交换,其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
(3)从地下管网排出到红树林的水体中富含的有机质可作为__________的饲料,水体中的N 、P等矿质营养经红树充分吸收后,最终输出到海区的养殖废水不会引潮起潮。
(4)该生态工程能够比较好地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体现在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