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列夫·托尔斯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玛丝洛娃转过身,抬起头,挺起胸部,带着聂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温顺表情,走到铁栅栏跟前,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

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

“您找我吗?”她问,①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

“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

“我想见见您……我……”

“你别跟我啰唆了。”他旁边那个衣衫褴褛的男人叫道。

“你到底拿过没有?”

“对你说,人都快死了,你还要什么?”对面有一个人嚷道。

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

“您说什么,我听不见。”她叫起来,眯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了。

“我来是……”

“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

“对你说:你去管闲事干什么……”这边有人喝道。

“老天爷在上,我连知道也不知道。”那边有个女犯大声说。

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

“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

“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聂赫留朵夫大声说,但音调平得像背书一样。

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臊,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

“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他又叫道。

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

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把聂赫留朵夫领到女监来的副典狱长,显然对他发生了兴趣,这时走了过来。他看见聂赫留朵夫不在铁栅栏旁边,就问他为什么不同他要探望的女犯谈话。聂赫留朵夫擤了擤鼻涕,提起精神,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回答说:

“隔着铁栅栏没法说话,什么也听不见。”

副典狱长沉思了一下。

“嗯,好吧,把她带到这儿来一下也行。”

“马丽雅-卡尔洛夫娜!”他转身对女看守说,“把玛丝洛娃带到外边来。”

过了一分钟,玛丝洛娃从边门走出来。她步履轻盈地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站住,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乌黑的鬈发也像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儿病态,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

“可以在这里谈话。”副典狱长说完就走开了。

聂赫留朵夫走到靠墙的长凳旁边。

玛丝洛娃困惑地瞧了瞧副典狱长,然后仿佛感到惊讶,耸耸肩膀,跟着聂赫留朵夫走到长凳那儿,理了理裙子,在他旁边坐下。

“我知道要您饶恕我很困难。”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但又停住,觉得喉咙哽住了,“过去的事既已无法挽回,那么现在我愿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您说说……”

“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她不理他的话,径自问。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天哪!你帮助我,教教我该怎么办!”聂赫留朵夫望着她那张变丑的脸,暗自说。

“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

“没有,没有认出来。我没有工夫认人。当时我根本没有看。”玛丝洛娃说。

“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

“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真的吗?是怎么死的?”

“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儿也死掉。”玛丝洛娃说,没有抬起眼睛来。

“姑妈她们怎么会放您走的?”

“谁还会把一个怀孩子的女佣留在家里呢?她们一发现这事,就把我赶出来了。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

“不,没有完。我不能丢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赎我的罪。”

“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②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这都是紧接着那些醉人的幸福降临和由此而产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此刻她就是这样做的。最初一刹那,她把坐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就不再这样做。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像她这样的女人,而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会儿,考虑着怎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到玛丝洛娃后,聂赫留朵夫犹豫之后选择用“您”称呼,因为两人之间没有了以往的亲切、熟悉感,更重要的是,他是来请求她饶恕的。
B.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对话是不顺畅的,外在原因主要是探监环境的恶劣、铁栅栏的阻碍,内在原因主要是两人社会地位和境遇的差异。
C.节选文段集中于聂赫留朵夫探视玛丝洛娃这一充满戏剧冲突的场景,空间就在监狱之内,从长凳到铁栅栏,再回到长凳。
D.当问起玛丝洛娃为他生下的那个孩子时,聂赫留朵夫“感到脸红了”,不安、悔恨、内疚和羞耻,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狱中其他人物的对话描写,为两人第一次见面提供了背景,正因为吵闹影响了二人交谈,才有下文两人近距离的谈话,推动了情节发展。
B.“乌黑的鬈发”“乌黑发亮”的眼睛“特别有神”,运用肖像描写,可见玛丝洛娃是个可爱的姑娘,让人无法讨厌她,激起人们对她遭遇的同情。
C.聂赫留朵夫坦诚自己罪行的内心挣扎过程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和内心独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独到的细节描写,如人称的选择,音调的变化,更使人物心态毕露。
D.19世纪俄国魔幻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善于抓住人物思想感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用不同手法从不同侧面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度概括为“心灵辩证法”。
3.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现了玛丝洛娃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4.班级将举办外国文学名著阅读活动,经讨论,读书小组提出一组关键词:细节·心理·讽刺。请围绕关键词为《复活》写一段推荐语。
2024-03-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竞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 ”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吸。”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忌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真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于,”他说,“我76岁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热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文本二:

玛丝洛娃转过身,抬起头,挺起胸部,带着聂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温顺表情,走到铁栅栏跟前,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

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

“您找我吗?”她问,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

“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

“我想见见您……我……”

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

“您说什么,我听不见。”她叫起来,咪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了。

“我来是……”

“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

“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

(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首段描写人群和各种车辆通过浮桥逃命的景象,表现了战前的紧张慌乱,也突出了老人无力行走的艰难处境。
B.圣卡洛斯是老人的故乡,他对故乡怀有深挚的感情,因为放不下家中需要照顾的小动物,而坐在桥边,不肯动身离开。
C.“我”是一个侦察兵,老人长时间坐在桥边引发了“我”的关注,“我”希望老人尽快动身,同时对老人的未来感到担忧。
D.文章最后写到,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和猫会照顾自己是老人仅有的幸运,这为整篇小说笼罩了一层浓厚的悲剧气氛。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抓住环境与人物的典型特征进行描写,并力求真实客观,文中各处描写都没有流露出作者的感情。
B.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写老人始终坐在桥边并多次提及需要照看的动物,凸显了他的身体状况和心灵世界。
C.小说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桥边老人个体命运的密切关注,有力地谴责了摧残美好人性的战争。
D.小说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简单的情节、简洁的对话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蕴含着深刻的主题思想。
3.《桥边的老人》采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文本一划线部分与文本二在叙事视角、塑造人物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4-03-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节选)

(俄)列夫·托尔斯泰

①这天夜里,玛丝洛娃久久不能入睡。她睁大眼睛躺在板铺上,想着心事。

②她想,她到了萨哈林岛后绝不能嫁个苦役犯,要么嫁个长官,或者嫁个文书,至少也得嫁个看守。他们都是色鬼,想起那个辩护人怎样盯住她,庭长怎样盯住她,法庭上遇见她和故意从她身边走过的男人怎样盯住她。

③她想到许许多多人,就是没有想到聂赫留朵夫。因为回想起来太痛苦了,这些往事原封不动地深埋在她的心底。今天她在法庭上没有认出他来,倒不是因为她最后一次看见他时他还是个军人,没有留胡须,如今却留着大胡子,显得很老成,主要是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到过他。在他从军队回来,却没有拐到姑母家去的那个可怕的黑夜,她在心里把她同他发生过的事全部埋葬掉了。

④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满心希望他回来,因此不仅不讨厌心口下的娃娃,而且常常对她肚子里时而温柔、时而剧烈地蠕动的小生命感到亲切。但在那个夜晚以后一切都变了。后来的遭遇使未来的孩子纯粹成了累赘。

⑤两位姑妈都盼望聂赫留朵夫,可是他回电说不能来,因为要如期赶回彼得堡。玛丝洛娃决定自己到火车站去同他见面。玛丝洛娃服侍两个老姑娘上床睡了,就怂恿厨娘的女儿玛莎陪她一起去。

⑥这是一个黑暗的风雨交作的秋夜,温暖的大颗雨点时下时停。玛丝洛娃虽然熟悉这条路,但或许太兴奋,在树林里还是迷失了方向。玛丝洛娃一跑上站台,立刻从头等车厢的窗子里看见了他。这节车厢里的灯光特别明亮。有两个军官面对面坐在丝绒座椅上打牌。聂赫留朵夫穿着紧身的马裤和雪白的衬衫,坐在软椅扶手上,臂肘靠着椅背,脸上泛着让玛丝洛娃感到神秘奇怪的笑容。玛丝洛娃急切地用冻僵的手敲敲窗子。但就在这当儿,火车缓缓开动了。一个军官手里拿着纸牌站起来,往窗外张望。她又敲了一下窗子,把脸贴在窗玻璃上。那个军官想放下窗子,可是怎么也放不下来。聂赫留朵夫站起来,推开那个军官,粗暴地把窗子放下,这时玛丝洛娃彻底看清了仅一窗之隔的这张陌生的脸上那神秘奇怪的笑容。

⑦火车加快了速度。玛丝洛娃也加快脚步跟住火车。就在窗子放下的一刹那,一个列车员走过来把她推开,自己跳上火车。玛丝洛娃落在后头,但她仍一个劲儿地在湿漉漉的站台上跑着,但头等车厢已经离得很远了。接着二等车厢也一节节从她旁边驶过,然后三等车厢以更快的速度掠过,但她还是跑个不停。等尾部挂着风灯的最后一节车厢驶过去,她已经越过水塔,周围一点遮拦也没有了。风迎面刮来,掀起她头上的头巾,吹得衣服裹紧她的双腿。她的头巾被风吹落了,但她还是一个劲儿地跑着。

阿姨!卡秋莎阿姨[4]玛莎喊着,好容易才追上她,您的头巾掉了!

他在灯光雪亮的车厢里,坐在丝绒软椅上,有说有笑,喝酒玩乐,可我呢,在这儿,在黑暗的泥地里,淋着雨,吹着风,站着哭!玛丝洛娃想着站住了,身子往后一仰,双手抱住头,放声痛哭起来。

⑩玛莎害怕了,搂住她湿淋淋的衣服。

阿姨,我们回家去。

等一列火车开过来,往轮子底下一钻,就完事了。玛丝洛娃想着,没有回答小姑娘的话。

⑬她打定主意这样做。但就在这当儿,她肚子里的孩子,他的孩子,突然颤动了一下。忽然间,那在一分钟前还那么折磨她、使她觉得几乎无法活下去的重重苦恼,她对聂赫留朵夫的满腔愤恨,她不惜一死来向他报复的念头——这一切顿时都烟消云散了。她平静下来,理了理衣服,扎好头巾,匆匆走回家去。

⑭从那天起,她心灵上发生了一场大变化,她不再相信善了。如果她心里发生疑问:为什么人们互相欺凌,受苦受难?那么,最好就是不要去想它。如果她感到苦闷,那就抽抽烟,喝喝酒,同男人谈谈爱情,这样也就会把苦闷忘掉。

(有删改)


[注]卡秋莎:玛丝洛娃的名字。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写玛丝洛娃夜里想到要嫁个长官或文书,想到盯着她的辩护人、庭长,主要是为了引出下文她没有想到聂赫留朵夫。
B.玛丝洛娃在法庭上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不是他变化太大,而是她不再想起他,有时她会感到苦闷,说明她没有完全麻木。
C.玛丝洛娃在站台看到聂赫留朵夫后便敲他座位旁边的窗子,聂赫留朵夫却对她视而不见,推开了军官,粗暴地将窗子放下。
D.当玛丝洛娃刚被聂赫留朵夫抛弃时,她对生活失去信心,因腹中的孩子而产生活下去的勇气,但从此之后不再相信善良。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画线部分对风的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和玛丝洛娃内心的悲伤,也暗示了她悲惨的命运。
B.小说节选部分一再强调玛丝洛娃不愿回想当年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有利于表现这件事对玛丝洛娃内心造成的伤害。
C.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既有动作语言描写,也有直接心理描写,这样更充分表现出了玛丝洛娃前后情感的变化。
D.小说节选部分对车站夜晚的描述,回顾了玛丝洛娃遭聂赫留朵夫抛弃的情形,对他们两人性格塑造都很完整全面。
3.在见到聂赫留朵夫前后,玛丝洛娃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第⑥自然段对车厢内聂赫留朵夫和另一个军官的描写有怎样的不同?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2024-02-1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带着老婆子托付的玛丝洛娃走到门口,还没有看见典狱长,聂赫留朵夫却看见她了。她脸色红红的,精神抖擞的跟着看守走来,摇头晃脑,不住的微笑着。她一看见典狱长,脸上现出惊惶的神色盯住他,但立刻镇定下来,大胆而快乐地向聂赫留朵夫打招呼。

您好!她拖长声音说,脸上挂着微笑,使劲握了握他的手,这跟上次大不一样。

喏,我给您带来了状子,您来签个字。聂赫留朵夫说,对她今天见到他时表现出来的那副活泼样子,感到有点奇怪。

行,签个字也行。干什么都行。她眯缝着一只眼睛,笑嘻嘻地说。他指点她该怎么签,签在什么地方。

她拿起笔,用心在墨水缸里蘸了蘸,抖掉一滴墨水,写上自己的名字。我有些话要跟您说。聂赫留朵夫接过他手里的笔,说。好,您说吧。她说。典狱长站起来,走了出去,屋子里剩下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人。

对于聂赫留朵夫来说,关键性的时刻到了。他一直在责备自己,上次见面没有对她说出主要的话,也就是没有说他要和她结婚,现在他下定决心要告诉她。她坐在桌子的一边,聂赫留朵夫坐在对面。屋里很亮,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在近距离内看清了她的脸,看到了她眼角、嘴边的皱纹和浮肿的眼皮。他比以前更怜惜起她来。

他用臂肘支着身子,紧紧靠在桌子上,说:要是这状子不顶事,那咱们就告御状。凡是能做的,咱们都要做到。

唉,要是当初有个好律师就好了……她打断他的话说,要是当初人家知道我跟您认识,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

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我们那儿有个老婆子,人品挺好。可是有人控告她放火,她就坐了牢。她呀,说实在的,知道我跟您认识。怎么样?好人儿,您就给她帮个忙吧!玛丝洛娃说,对他瞧瞧,又垂下眼睛笑笑。

好的,我来办,我先去了解一下。聂赫留朵夫说,对她的态度那么随便,越来越感到惊奇,但我自己有事要跟您谈谈。您还记得我那次对您说的话吗?他说。

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恕。聂赫留朵夫说。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我决定跟您结婚。

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发呆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我觉得我应该在上帝面前这样做。

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不对头,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

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您安静点儿!他说。

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喝醉了吗?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还是找您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

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说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觉得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我知道,我知道,聂赫留朵夫说,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他重复说,我说到一定做到。

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

卡秋莎!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

你给我走开!我是个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她尖声叫道,气得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副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聂赫留朵夫站在她前面,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看守又走过来,提醒他们该分手了。玛丝洛娃站起来。

您今天有点激动。要是可能,我明天再来。您考虑考虑吧!聂赫留朵夫说。玛丝洛娃一句话也没有回答,也没有对他瞧一眼,就跟着看守走出去。

嘿,姑娘,这下子你可要走运了!玛丝洛娃回到牢房里,柯拉勃列娃就对女人说,看样子,他被你迷住了。趁他来找你,你别错过机会。他会把你救出去的,有钱人什么事都有办法。

怎么样,我的事你提了没有?那个老婆子问。

玛丝洛娃没有回答同伴们的话,却在板铺上躺下来。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墙角。她就这样一直躺到傍晚。聂赫留朵夫那番话使她回到了那个她无法理解而对之满怀仇恨的世界。她在受尽了折磨后离开了那地方。现在她已经无法把往事搁在一边,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而要清醒地生活下去又实在太痛苦了。④到傍晚,她就又买了些酒,跟同伴们一起痛饮起来

(节选自《复活》第一部:第二次探监。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玛丝洛娃身陷囹圄也不忘老婆子托付,急于求助聂赫留朵夫,说明她原本的善良不曾泯灭过,有“复活”的可能性。
B.玛丝洛娃两次强调自己是苦役犯,聂赫留朵夫是公爵,反映了她思想中深刻的阶级意识成为两人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C.选文用人物对话讲述故事,有利于直接展示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叙事更集中更简洁,便于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D.选文不限于描写玛丝洛娃心理过程的结果,更关注心理变化本身,她经历了一个媚笑、恐惧、激动、愤怒的过程。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两个“当初”揭示了当时的社会权贵当道,底层百姓受人主宰,任人欺凌的社会现状,引人深思。
B.句子②中“恐惧的神色”表明聂赫留朵夫曾经对玛丝洛娃的感情伤害之深,以致她至今未走出心灵的阴影。
C.句子③聂赫留朵夫面对玛丝洛娃的指责和驱逐,无所适从,此处情节设计真实,自然引出下文此次探监的结束。
D.句子④照应了前文聂赫留朵夫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表现了玛丝洛娃与同伴们安于堕落、醉生梦死的生活。
3.选文中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反映出聂赫留朵夫怎样的心理。
4.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随着“玛丝洛娃一句话也没有回答,也没有对他瞧一眼,就跟着看守走出去”已结束,后面三个语段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4-02-1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聂赫留朵夫回到莫斯科后,第一件事就是到监狱医院去,把参政院裁定维持法庭原判的不幸消息告诉玛丝洛娃,要她做好准备上西伯利亚去。律师已经替他写好呈送皇上的状子,现在他就带到监狱里让玛丝洛娃签字,不过他对告御状抱的希望很小。而且说来也奇怪,他现在倒是不希望这事成功。

医院看门人一认出聂赫留朵夫,马上就告诉他,玛丝洛娃已经不在他们这儿了。

“为什么又把她调回去了?”聂赫留朵夫问道。

“她本来就是那号儿人嘛,老爷,”看门人鄙夷地笑着说,“她和医士勾搭起来了,主任医师就打发她走了。”

聂赫留朵夫怎么也没有想到,玛丝洛娃及其精神状态和他这样相似。这个消息使他震惊。他这时心中出现的是大祸临头时的感觉。他十分痛心。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个感觉是羞惭

首先,他觉得自己是非常可笑的,因为他竟然高高兴兴地认为她的精神状态似乎发生了变化。

现在他心想,所有她那些不愿接受他的牺牲的话,她的责备,她的眼泪,所有那一切都是一个变态女人的狡猾手段,是想尽可能更好地利用他。现在他觉得,上次探监时他在她身上看到的种种不可救药的迹象,如今表现得很清楚了。

“可是现在怎么办呢?”他问自己。“我还有必要跟她拴在一起吗?她既然干出这种事,我不是可以从此不管了吗?”他问自己。

不过他刚刚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就立刻明白了,他认为可以丢开她不管,这样并不能惩罚他希望惩罚的她,惩罚的倒是他自己,于是他感到害怕起来。

“不行!出了这种事,不能改变我的决心,只能增强我的决心。她的精神状态决定着她要干什么事,就让她干好啦……我应该做的是良心要我做的事。”他对自己说。“我的良心是要我牺牲我的自由来赎我的罪,我已经下决心跟她结婚,哪怕是形式上的结婚,不论她被流放到哪里,我都要跟她走,这个决心还是不能改变。”他发着狠心对自己说,等他走出医院,便迈着坚定的步子朝监狱大门口走去。

典狱长果然在监狱里,很快就出来见聂赫留朵夫。新典狱长是一个瘦骨嶙峋的高个儿,颧骨凸出,动作慢腾腾的,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要在规定的日子里在探监室里见面。”他这样说,眼睛也不看聂赫留朵夫。

“我有省长的许可证。”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掏皮夹子。

“请让我看看。”典狱长依然没有看他的眼睛,说过这话,便伸出又长又干瘦、食指上戴着金戒指的白白的手,接过聂赫留朵夫递过去的许可证,慢吞吞地看了一遍,“请到办公室来吧。”

等玛丝洛娃走进办公室,典狱长抬起头来,却既不看玛丝洛娃,也不看聂赫留朵夫,只是说:“可以谈啦!”就又埋头看起文件。

玛丝洛娃的穿着像以前那样,白裙、白女褂、白头巾。她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看到他那冷冰冰的、恼怒的脸,她的脸就涨得通红,一只手摩挲着女褂的边,垂下了眼睛。聂赫留朵夫很想像上次那样对待她,但却不能照他想的那样把手伸给她。

“我给您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他既不看她,也没有伸手给她,只是用平平的声音说,“参政院驳回了上诉。”

“我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她用奇怪的声音说,就好像憋得喘不上气来。

如果像往常那样,聂赫留朵夫就会问问她,她为什么说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现在他却只是看了看她。她的眼睛里汪着泪水。

但这不仅没有使他心软,反而使他对她更恼火了。

典狱长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来回回踱了起来。

“您不必灰心丧气,”他说,“告御状也许能行,我希望……”

“我不是在想这事呀……”她说着,带着十分委屈的神气用泪汪汪的斜眼睛看了看他。

“那又是什么事?”

“您去过医院,想必有人对您说起过我……”

“哦,那有什么,那是您的事了。”聂赫留朵夫皱起眉头冷冷地说。

他那种强烈的自尊心受辱感本来已经平息下去,可是她一提起医院,这种受辱感又重新涌了起来。“他这样一个上流社会的人,任何一个上等人家的姑娘都会认为嫁给他就是幸福,他却情愿做这样一个女人的丈夫,可是这个女人等不及,跟医士勾搭起来。”他恨恨地望着她,心里想道。

“那您就在这状子上签个字吧。”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大信封,把状子抽出来,放在桌上。她用头巾的角儿擦了擦眼泪,在桌边坐下来,就问在哪儿写,写什么。

他告诉她写什么,在哪儿写,她就用左手捋着右手的袖子,在桌边坐定。他就站在她身后,默默地看着她那俯在桌上、因为憋着哭泣不时在颤动的脊背,于是他心里有两种感情斗争起来,一种是恶的感情,一种是善的感情,也就是自尊心受辱感和对这个受苦女人的怜惜之情,结果后者得胜了。

她签了字,把沾了墨水的手指头在裙子上擦了擦,就站了起来,抬眼看了看他。

“不论结果怎样,不论什么样的情形,我的决心不会改变。”聂赫留朵夫说。

“这可用不着。”她急忙打断他的话,并且一张脸放出光来。

典狱长走到他们跟前,于是聂赫留朵夫不等他说什么,就和她告别,走了出来,心里有一种从来不曾有过的无所忧虑的高兴心情、泰然自若的心情和爱一切人的心情。

其实,所谓玛丝洛娃跟医士勾搭因而被逐出医院,连聂赫留朵夫都信以为真的,不过是这么一回事:玛丝洛娃到走廊尽头的药房里拿药,医士乌斯季诺夫纠缠她,主任医师走廊上看到,当天他就告诉典狱长,要他另派一个帮忙的人,来接替玛丝洛娃。

(节选自《复活》力冈译第二部第 29 章,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写到聂赫留朵夫“对告御状抱的希望很小”,预示了后文玛丝洛娃的命运可能并不会得到根本改变。
B.玛丝洛娃因为委屈而泪眼汪汪,暗示了医院之事必有隐情,也说明她心灵已不再麻木,纯真的天性开始复苏。
C.“憋着哭泣不时在颤动的脊背”表现出玛丝洛娃因误会而内心不平静、想解释又不好开口的矛盾复杂心理。
D.“一张脸放出光来”表现出玛丝洛娃因听到聂赫留朵夫不改变与她结婚的决心而内心激动万分的心情。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通过语言和神态的描写写出看门人对玛丝洛娃的歧视,是为后文聂赫留朵夫产生复杂的心理做铺垫。
B.作者擅长将心理描写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心理变化既符合人物的性格,也体现了“复活”的主旨。
C.选文中的典狱长、医师等次要人物形象各具特点,他们作为旧秩序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D.选文采用插叙的方式,揭开玛丝洛娃与医士勾搭的“真相”,点明了误解产生的原因,这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3.第5段中哪个加点的词语最能代表聂赫留朵夫在听到医院看门人的话后最初的心理感觉?请说明理由。
4.讽刺艺术是《复活》的主要特点之一,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作者如何进行讽刺的。
2024-02-1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八五五年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那几条黑带子在硝烟中移动,越来越近了。射击声越来越猛烈,汇合成一片连续不断的轰响。硝烟也越来越多,迅速地扩展到整条战线上,终于合成一片越来越大的紫云,中间还夹杂着闪闪的火光和斑斑的黑点,各种声音混合成一个天崩地裂般的巨响。

他们进攻了!军官脸色发白,把望远镜递给水兵,说道。

哥萨克们在大路上奔驰,军官们骑着马,司令坐在车上,带着随从,纷纷从旁边驰过。人人脸上都露出焦急和恐怖的神色。

不可能被占领的!一个骑马的军官说。

啊呀,旗子!你看!你看!另外一个军官撇下望远镜,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马拉霍夫陵上扯起法国旗来了!

不可能!

柯捷尔卓夫老大夜里刚捞回本钱,接着又把钱输光,连缝在翻袖里的几个金币都输掉了。黎明之前,他正躺在第五棱堡的守备兵营里,睡得很熟,但梦魂颠倒。这当口,忽然传出一声不祥的叫喊,接着就有几个声音跟着喊道:

警报!

您怎么还在睡觉,米哈依尔·谢苗内奇!敌人进攻了!有人喊道。

准是哪一个开玩笑。他睁开眼睛,怀疑地说。

但他忽然看到一个军官,脸色吓得发白,茫无目的地东奔西窜,他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一想到人家可能把他当作胆小鬼,在紧要关头不肯下连队,他紧张极了。他一口气跑到连队里。炮击已经停止,但步枪声非常激烈。子弹不是一颗颗地嘘嘘飞着,而是一大批一大批地从头上呼啸而过,好像秋天的鸟群。他的营昨天驻扎的地方弥漫着硝烟,听得见敌人的呐喊和呼叫声。一路上他遇到一群群负伤的和没有负伤的士兵。又跑了三十步光景,他看见他的一连人贴墙排列着,还看见一个士兵吓得脸色发白。其他的人也一样。

柯捷尔卓夫不禁也感染了恐惧的感觉,浑身上下掠过一阵寒战。

施华尔茨被占领了。一个青年军官说,他的牙齿碰得咯咯发响,全完蛋了!

胡说!柯捷尔卓夫怒气冲冲地说。他拔出短小的钝铁刀以壮声势,接着大声喊道,前进,弟兄们!冲啊!

他的声音很威武很洪亮,使他自己也受到了鼓舞。他沿着避弹障向前冲去;约莫有五十名士兵嘴里呐喊着,跟在他后面。他们跑出避弹障,向一片开阔的野地跑去。这里子弹密得简直像冰雹一样;有两颗子弹打中了他,但中在哪里,伤得怎么样,是挫伤还是打伤,他可没工夫琢磨。就在前面,在硝烟中,他看见许多穿蓝军服和红裤子的人,听到非俄国话的呐喊;一个法国人站在胸墙上,挥着帽子,嚷着什么。柯捷尔卓夫相信这回他免不了一死,这种想法反而增添了他的勇气。他一直向前冲,向前冲。有几个士兵赶上了他;另外有几个在旁边出现了,也冲上去。穿蓝军服的兵纷纷回头向自己的战壕跑去,始终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可是脚下到处都是伤兵和尸体。当他们跑到外围的壕沟时,柯捷尔卓夫觉得眼前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清。他感到胸口一阵疼痛,在踏垛上坐下来。透过炮眼,他满心欢喜地看到,穿蓝军服的人群乱糟糟地往他们自己的战壕跑去,整个战场上横满穿蓝军服红裤子的尸体和在地上爬行的伤兵。

半小时以后,柯捷尔卓夫躺在尼古拉耶夫兵营附近的担架上,知道自己负伤了,但几乎一点也不觉得痛。他只想喝一点凉东西,躺得更舒服些。

一个满脸黑色络腮胡子的矮胖医生走到他跟前,把他的外套解开。柯捷尔卓夫垂下眼睛,瞧医生怎样检查他的伤,又打量着医生的脸,但还是一点也不觉得痛。医生用他的衬衫盖住伤口,手指在外套前襟上擦了擦,也不向柯捷尔卓夫瞧一眼,默默无言地向另一个伤员走去。柯捷尔卓夫无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记起第五棱堡上的战斗,十分快慰地想,他已经出色地尽了他的责任,而这是他服役以来第一次干得那么漂亮,他觉得问心无愧。医生一边给另一个军官包扎伤口,一边指指柯捷尔卓夫,对拿着十字架站在旁边的留着红色大胡子的神父说了几句话。

怎么,我要死了吗?神父走近时,柯捷尔卓夫问道。

神父没回答什么,做了祷告,把十字架递给他。

死亡并没有吓倒柯捷尔卓夫。他伸出软弱的双手接住十字架,把它贴在嘴唇上,哭了起来。

怎么样,法国人全部被打退了吗?他问神父。

我们处处都胜利了。神父回答,故意不让他知道马拉霍夫陵上已经飘扬着法国旗,免得他难过。

感谢上帝!感谢上帝!柯捷尔卓夫喃喃地说,也没感觉到眼泪簌簌地在颊上滚动。他想到自己干了一番英雄事业,心里有说不出的快活。

他有一刹那也想到了弟弟,心里默念道:但愿上帝也赐给他这样的幸福!


【注】1854年11月,列夫·托尔斯泰从多瑙河部队调到克里米亚俄土战争前线,担任炮兵连长,几乎从头至尾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中,他一边指挥炮兵连,一边写作塞瓦斯托波尔故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进攻了”,哥萨克们、军官们、总司令带着随从纷纷从旁边驰过,写出了敌人进攻的突然以及自己一方临战的慌乱和紧张情形。
B.“不可能被占领的!”“不可能!”军官的对话,写出了战场形势的快速发展,己方阵地被敌方占领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C.从在睡梦中被叫醒,到看见“脸色吓得发白,茫无目的地东奔西窜”的军官,他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表明柯捷尔卓夫战场经验丰富。
D.医生检查完柯捷尔卓夫的伤以后,也不向他瞧一眼,就默默无言地向另一个伤员走去,写出了当时医生对下层官兵的冷漠态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反复写军官和士兵被吓得脸色发白、牙齿碰得咯咯发响,既给人真实感,又对后文表现战士们的勇敢进行了衬托。
B.选文在重点刻画柯捷尔卓夫的英雄形象的同时,也注意刻画普通战士的群像,表达了对普通士兵和底层军官的赞美。
C.柯捷尔卓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底层军官形象,他勇敢,他也赌博,临死之时,依然不忘兄弟亲情,祝福兄弟幸福平安。
D.小说运用了大量对话描写,在人物对话中,刻画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同时,这些对话还准确反映了战争的进程。
3.本文是如何描写激烈的战场情境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4.选文集中刻画了下层军官柯捷尔卓夫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2024-02-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学校剧社以田汉改编版的六幕话剧《复活》为底本,改编创作课本剧。以下是该剧本中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在狱中见面的场景。

玛丝洛娃       (赔着笑)对不起……您要是方便,随便给我一点儿钱吧,十个卢布也好。

副典狱长走过来。

聂赫留朵夫     好的,好的。(他取出皮夹,拿钱)

玛丝洛娃        等一等。别给看守看见了,看见了要没收的。

副典狱长走过去。

聂赫留朵夫     (给她十卢布钞票,心里甚为惨然)……卡秋莎,我要走了。我来是来请你原谅我的。你为什么一点没有表示呢?你肯原谅我吗?

玛丝洛娃       (不理他,把钞票塞进腰带里) 您老说这些怪话。

聂赫留朵夫   (看出她反抗他、拒绝他的情绪) 卡秋莎,你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是很知心的吗??十年前在巴诺伏村时的事我都记得很清楚。

玛丝洛娃        我可全忘了。现在还说那些干啥呀?

聂赫留朵夫     我是为着赎罪才记起来的。……(毅然地)我,我一定从行为上证明我的悔改。从我今天在被告席上发现了你,我就下了一个决心……

玛丝洛娃露出困惑的样子。

聂赫留朵夫     我决心跟你结婚。

[材料二]《复活》(节选)

“那事早就完了。”她说,“如今我被判决,要去服苦役了。”

她说出这句悲痛的话,嘴唇都哆嗦了。

“我知道,我相信,您是没有罪的。”聂赫留朵夫说。

“我当然没有罪。我又不是小偷,又不是强盗。这儿大家都说,一切全在于律师。”她继续说,“大家都说应该上诉,可是得花很多钱……”

“是的,一定要上诉,”最赫留朵夫说,“我已经找过律师了。”

“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她说。

“我一定尽力去办。”

接着是一阵沉默。

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

“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突然说。

“行,行。”聂赫留朵夫寤态毕露地说,伸手去掏皮夫子。

她急促地瞅了一眼正在屋里踱步的副典狱长。

“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等副典狱长一转过身去,聂赫留朵夫就掏出皮夹子,但他还没来得及把十卢布钞票递给她,副典狱长又转过身来,脸对着他们。他把钞票团在手心里。

“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又竭力阻止他思考该怎样行动,却让他去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

“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地,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他心里这样想。

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儿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

“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他说,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了。

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

1.为材料一中画线的台词补充表演提示,并说明理由。

玛丝洛娃       我可全忘了。现在还说那些干啥呀?

2.负责课本剧舞台设计的同学将“铁栅栏”作为材料一场景的唯一道具,请解释这样设计的意图。
3.请结合材料二,对以下改编加以评析。

聂赫留朵夫     (给她十卢布钞票,心里甚为惨然)……卡秋莎,我要走了。我来是来请你原谅我的。你为什么一点没有表示呢? 你肯原谅我吗?

玛丝洛娃       (不理他,把钞票塞进腰带里) 您老说这些怪话。

2024-02-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浪的怪老头

聂赫留朵夫站在渡船边上,眼睛望着宽阔湍急的河水。两个形象在他的头脑里一交一替出现着:一个是垂死的克雷里卓夫。他满脸怒容,脑袋被大车颠得直摇晃;一个是精神抖擞地同西蒙松一起在路边走着的卡秋莎。一个形象使他沉重而悲伤,那就是濒临死亡而不愿死去的克雷里卓夫。另一个形象是生气勃勃的卡秋莎,她获得西蒙松这样好人的爱,走上了稳当可靠的善的道路,这本是件喜事,但聂赫留朵夫却觉得难受,而且无法克服这样的感觉。

城里教堂的大铜钟敲响了,颤动的钟声荡漾在水面上。站在聂赫留朵夫身旁的马车夫和所有赶大车的一个个脱下帽子,在胸前画了十字。只有站在栏杆旁的一个个儿不高、头发蓬乱的老头儿没有画十字,只是抬起头来,眼睛直盯着聂赫留朵夫,而聂赫留朵夫起初并没有注意到他。这老头儿身穿一件打过补钉的短褂和一条粗呢裤,脚蹬一双补过的长筒靴。他的肩上背着一个不大的口袋,头上戴着一顶破皮帽。

老头子,你怎么不做祷告?聂赫留朵夫的马车夫戴上帽子,拉拉正,问他说。莫非你不是基督徒吗?

叫我向谁祷告?头发蓬乱的老头儿生硬地还嘴说。他说得很快,但每个字都说得很清楚。

当然是向上帝啰。马车夫含嘲带讽地说。

那你倒指给我看看,他在哪儿?上帝在哪儿?

老头儿的神气那么严肃坚决,马车夫觉得他是在同一个刚强的人打交道,有点心慌,但表面上不动声色,竭力不让老人的话堵住自己的嘴,在那么多人面前丢脸,就连忙回答说:在哪儿?当然是在天上。

那你去过那儿吗?

去过也罢,没去过也罢,反正大家都知道该向上帝祷告。

谁也没在什么地方见过上帝。那是活在上帝心里的独生子宣告的。老头儿恶狠狠地皱起眉头,急急地说。

看样子你不是基督徒,你是个洞穴教徒。你就向洞穴祷告吧!马车夫说,把马鞭柄插到腰里,扶正骖马的皮套。

有人笑起来。

那么,老大爷,你信什么教呢?站在船边大车旁一个上了年纪的人问。

我什么教也不信。除了自己,我谁也不信,谁也不信。老头儿还是又快又果断地回答。一个人怎么可以相信自己呢?聂赫留朵夫插嘴说。这样会做错事的。

我这辈子从没做过错事。老头儿把头一扬,断然地回答。

世界上怎么会有各种宗教呢?聂赫留朵夫问。

世界上有各种宗教,就因为人都相信别人,不相信自己。我以前也相信过人,结果像走进原始森林一样迷了路。我完全迷失方向,再也找不到出路。有人信旧教,有人信新教,有人信安息会,有人信数身教,有人信教堂派,有人信非教堂派,有人信奥地利教派,有人信莫罗勘教,有人信阁割派。各种教派都夸自己好。其实他们都像瞎眼的狗崽子一样,在地上乱爬。信仰很多,可是灵魂只有一个。你也有,我也有,他也有。大家只要相信自己的灵魂,就能同舟共济。只要人人保持本色,就能齐心协力。

老头儿说得很响,不住往四下里打量,显然希望有更多的人听他说话。

哦,您这样说教有好久了吗?聂赫留朵夫问他。

我吗?好久了。我已受了二十三年的迫害。

怎么个迫害法?

他们迫害我,就像当年迫害基督那样。他们把我抓去吃官司,又送到教士那儿,送到读书人那儿,送到法利賽人那儿。他们还把我送到疯人院。可是他们拿我毫无办法,因为我是个自由人。他们问我:‘你叫什么名字?’他们以为我会给自己取个名字,可我什么名字也不要。我放弃一切,我没有名字,没有居留地,没有祖国,什么也没有。我就是我。我叫什么名字?我叫人。人家问我:‘你多大岁数?’我说我从来不数,也无法数,因为我过去、现在、将来永远存在。人家问我:‘那么你的父母是谁?’我说,我没有父母,只有上帝和大地。上帝是我父亲,大地是我母亲。人家问我:‘你承认不承认皇上?’我为什么不承认。他是他自己的皇上,我是我自己的皇上。他们说:‘简直没法跟你说话。’我说,我又没求你跟我说话。他们就是这样折磨人。

那么您現在到哪儿去?聂赫留朵夫问。

听天由命。有活我就干活,没有活我就要饭。老头儿发现渡船就要靠岸,得意扬扬地扫了一眼所有听他讲话的人,结束说。

渡船在对岸停住了。聂赫留朵夫掏出钱包,给老头儿一点钱。老头儿拒绝了。

这我不拿,面包我拿的。他说。

哦,对不起。

没什么对不起的。你又没有得罪我。其实,要得罪我也办不到。老头儿说着,动手把放下的口袋背到肩上。这时聂赫留朵夫的驿车已套上马,上了岸。

老爷,您还有胃口跟他费话,马车夫等聂赫留朵夫给了身强力壮的船夫酒钱,坐上车,就对他说,哼,这个流浪汉不正派!


【注】①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复活》,题目为编者所加。②克雷里卓夫:和后文提到的西蒙松都是流放的政治犯、革命者。
1.下列对“流浪的怪老头”的描述,最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一个喜欢流浪的奇怪老人。
B.一个四处漂泊的神秘陌生人。
C.一个行为古怪的流浪者。
D.一个行踪不定的奇特老人。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头儿对马车夫生硬地回嘴,不只是因为他质疑自己不做祷告的事,还因为他语言、态度、称呼对人不敬。
B.聂赫留朵夫问宗教的事,实际是转移话题,他不想引起“做错事”的隐痛,也不想与老头儿起语言争执。
C.老头儿拒绝聂赫留朵夫给的钱,这是对他愿意听自己说教的回敬,并不是要显示自己的人格尊严。
D.这段选文主要运用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和塑造人物,对话更能凸显老头儿倔强的性格和爱说教的特点。
3.老头的“怪”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怎么看待这些“怪”?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
4.选文开端部分聂赫留朵夫的内心独白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节选)

[俄]列夫·托尔斯泰

阴森森的监狱,门前站着岗哨,门口点着风灯,尽管蒙着一层洁白的雪幕,使大门、屋顶和墙壁都显出一片雪白,尽管监狱正面一排排窗子灯火通明,它给聂赫留朵夫的印象却比早晨更加阴森。

威风凛凛的典狱长走到大门口,凑近门灯,看了看聂赫留朵夫和英国人的通行证,困惑不解地耸耸强壮的肩膀,但还是执行命令,邀请这两位来访者跟他进去。他先领他们走进院子,然后走进右边的门,沿着楼梯走上办公室。他请他们坐下,问他们有什么事要他效劳。他听说聂赫留朵夫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就派看守去把她找来,自己则准备回答英国人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翻译向他提出的问题。

“这座监狱照规定可以容纳多少人?”英国人问,“现在监禁着多少人?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多少儿童?有多少苦役犯,多少流放犯,多少自愿跟着来的?有多少害病的?”

聂赫留朵夫随口翻译英国人和狱长所说的话,没有深究那些话的含义。他想到马上就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完全出乎他的意外地心慌起来。他给英国人翻译到一半,听见脚步声越来越近,办公室的门开了,像以往历次探监那样,先是一个看守走进来,接着是身穿囚服、头包头巾的玛丝洛娃。他一见玛丝洛娃,立刻感到心情沉重。

“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和儿女,我要过人的生活。”正当她垂着眼睛,迈着快步走进房来时,这样的念头掠过他的脑海。他站起来,迎着她走出几步,他觉得她的脸色严肃而痛苦,就像上次她责备他时那样。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手指头拘挛着揉搓她衣服的边缘,时而看他一下,时而低下眼睛。

“您知道减刑的事成功了吧?”聂赫留朵夫说。

“是的,看守已经告诉我了。”

“那么,只要公文一到,您就可以出去,在您愿意住的地方住下来。我们要考虑一下……

她赶紧打断他的话说:“我有什么可考虑的?西蒙松到哪儿去,我就跟着他到哪儿去。”

尽管她非常激动,她却抬起眼睛来瞧着聂赫留朵夫,把这几句话讲得又快又清楚,倒好像事先准备好了似的。

“哦,是这样!”聂赫留朵夫说。

“喏,这是说如果他要我跟他一块儿生活的话,”她惊慌地停住嘴,然后又纠正自己的话说,“这是说如果他要我留在他身边的话。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我得把这看作幸福才是。我还图个什么呢?”

“也许她真的爱上西蒙松,根本不要我为她作什么牺牲;也许她仍旧爱我,拒绝我是为了我好,不惜破釜沉舟,把自己的命运同西蒙松结合在一起。二者必居其一。”聂赫留朵夫想,不禁感到害臊。他觉得自己脸红了。

“如果您爱他……”他说。

“什么爱不爱的?这种事我早就丢掉了。不过,西蒙松是个十分特殊的人。”

“是啊,当然,”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我想……”

她又打断他的话,仿佛生怕他会说出什么多余的话,或者生怕她没机会把她要说的话说完似的。

“要是我做得不合您的心意,您要原谅我才好,”她说着,用神秘的、斜睨的目光瞅着他的眼睛。“看起来就该这么办。您也得生活啊。”

她说的恰好是刚才他所想的。然而现在他已经不这样想,他的想法和他的感情已然不同了。他不但感到羞愧,而且舍不得失去由于她的决定而要失去的一切。

“我没有料到会这样。”他说。

“您何必在这儿生活和受苦呢。您已经受够苦了。”她说着,古怪地微微一笑。

“我并没有受苦,我过得挺好。要是可能的话,我还想为您出力。”

“我们,”她说到“我们”的时候,看了聂赫留朵夫一眼,“我们什么也不需要了。您为我出力已经够了。要不是您……”她本想说什么,可她的嗓音发抖了。

“您总不能对我道谢。”聂赫留朵夫说。

“那么我该走了吧?”她发现英国人在等他,就说道。

“我不想告别,我还要跟您见面的。”聂赫留朵夫说。

“那我们就分手了。”她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他们的目光相遇了,聂赫留朵夫听着她说“那我们就分手了”而没有说一般的告别话,看着她那古怪的、斜睨的目光和凄凉的笑容,心里明白过来,在他刚才对她的决定的原因所做的两种推测当中,第二种才是正确的:她爱他,认为同他结合在一起,就会破坏他的生活,而她跟西蒙松一块儿走掉,就会使得他自由。

现在她想到她办成了她所要办的事,不由得暗暗高兴,不过转念想到她就要跟他分手,又不免心里难过。她握一下他的手,慌忙转身走出办公室。

聂赫留朵夫回过头去看英国人一眼,准备跟他一块儿走,可是英国人正在他的笔记本上记什么。聂赫留朵夫不愿意打断他,就在靠墙的木榻上坐下,忽然感到很疲倦。他所以疲倦,不是因为昨夜失眠,也不是由于旅途劳顿,更不是由于激动,而是他感到对全部生活厌倦极了。他靠着小木榻的靠背,闭上眼睛,立刻睡着了,而且睡得又熟又酣畅。

(有删改)

【注】①本文节选自《复活》第三章第二十五节,记叙了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最后一次见面。在此之前的内容是,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争取到了减刑,并决心和玛丝洛娃结婚,但是他前往探监,却遭到了狱长的拒绝。聂赫留朵夫只能求助于当地的长官,在那里他得到了允许,作为一位翻译,陪同前来采访的英国人进入了监狱。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玛丝洛娃两次打断聂赫留朵夫的话,表现对聂赫留朵夫的主动反击和厌恶。
B.玛丝洛娃所说的“我们什么也不需要了”中的“我们”应该指她和西蒙松。
C.“她办成了她所要办的事”指玛丝洛娃让聂赫留朵夫明白自己选择的目的。
D.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二人相见全过程互称“您”,表现了对彼此的尊重。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的环境描写不多,但开头“门前站着岗哨,门口点着风灯”的简单描写,却增添了监狱的阴森气氛,烘托了聂赫留朵夫此刻的心境。
B.选文主要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再现人物的性格,这是由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狱中相见的特殊情景决定的。
C.本选文和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节选)》都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但因所用叙述视角不同,故批判社会现状的力度也不同。
D.本选文和《复活》的教材选文,都写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狱中相见情景,都透过场面、细节生动细腻地表现人物身上寄寓的人性理想。
3.从玛丝洛娃进来到离去,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发生了复杂的变化,选文是如何表现他的这些心理的?
4.选文只写英国人提问题而不写典狱长如何回答问题,这样安排有怎样的文学效果?
2024-01-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卷(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的力量

【俄】列夫·托尔斯泰

“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

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警察。

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

“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 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 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

“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

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

“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

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

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

离广场已经不远, 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

“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

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

“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

“你要找谁呀?” 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

“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

“你几岁啊,孩子?”

“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

“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

人群再次叫嚷起来:“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

“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

“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

“你这么办。” 父亲说。

“什么?”

“你认识卡秋莎吗?”

“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

“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 我……我就来。 ”

“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

“你为什么不去? ”

“他们会打你的。”

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

“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 ”

领头的人同意了。

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 ”

“你呢? ”

“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   乖孩子。 ”

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

“去吧,好孩子,我就来。 ”

“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 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 ”

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 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 ”

“上帝保佑,” 又一个人说,“放了他。 ”

“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

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

(选自《哈吉穆拉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人群大声的叫嚷,表现了人们内心的愤怒仇恨之情,引出下文警察的出场。
B.文章划横线部分中人群的叫喊,表明局面再度紧张起来,与文章结尾形成强烈反差。
C.文章中警察向发号施令的人的请求,表现出他为了孩子放下自己高傲姿态的虚伪。
D.孩子的天真烂漫,以及孩子与父亲之间彼此深沉的爱,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博爱之情。
2.下列选项对小说中孩子出场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的出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从起初的剑拔弩张逆转为后来的充满温情。
B.孩子的出场使得警察父亲和人群内心都掀起了波澜,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
C.孩子的出场促使人们从愤怒仇恨到宽恕谅解,前后态度的反差突出了文章主题。
D.孩了的出场缓和了紧张的气氛,设置了悬念,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这篇文章的确也呈现了警察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2024-01-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