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契诃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俄]契诃夫

旋匠格里戈里·彼得罗夫,这个当年在加尔钦乡里早已出名的出色手艺人,同时又是早已出名的最没出息的农民,此刻正赶着一辆雪橇把他生病的老伴送到地方自治局医院去。

这段路有三十来俄里,道路糟透了,连官府的邮差都很难对付,而旋匠格里戈里则又是个大懒汉。迎面刮着刺骨的寒风。空中,不管你朝哪方看,到处都是密密层层飞旋着的大雪。雪大到叫你分不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地上刮起来的。除了茫茫大雪,看不到田野、电线杆和树林。每当强劲的寒风袭来,弄得格里戈里都看不见眼前的车轭。那匹瘦弱的老马一步一步吃劲地拖拉着雪橇。它的全部精力全耗在从深雪里拔出腿来,并扯动着头部。

旋匠抽他的瘦马,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弄得他现在怎么也不能清醒过来,平静下来,认真想一想。在此之前,他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就像处在醉后那种昏昏沉沉的状态,既不知道哀伤,也不知道欢乐,可是现在却突然感到心情沉重,十分痛苦。无忧无虑的的懒汉和酒鬼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另一个人,居然忙碌起来,心事重重,急着赶路,甚至跟暴风雪对着干了。

“你呀,玛特廖娜,别哭了……”他小声嘟哝,“你忍着一点儿。上帝保佑,我们会赶到医院的。你的那个病……巴维尔·伊凡内奇会给你药水喝,或者吩咐人给你放血,或者他老人家高兴,用酒精给你擦身……可是巴维尔·伊凡内奇会把眉头一皱,嚷道:‘我早就知道你!大概你一路上进过五家酒馆吧!’我就对他说:‘您老人家!难道我是坏蛋,还是异教徒?我的老太婆正在把灵魂交给上帝,快死了,我还有心从这个酒馆到那个酒馆!您这是什么话呀,求主恩典吧!什么酒馆不酒馆,滚它的!’于是巴维尔·伊凡内奇吩咐人把你抬进医院里去,我呢,在他的面前跪下来……”

“你呀,玛特廖娜,那个……”他又小声嘟哝,“要是巴维尔·伊凡内奇问起我打不打你,你就说:‘从来没打过!’往后我再也不打你了。我凭十字架向上帝起誓!再说,难道我是生性狠毒才打你的?随手就打了,没有道理。我心疼你哩。换了别人就不会这么伤心,可我现在急着送你去看病……我尽力了。瞧这风雪,好大呀!上帝啊,你发怒吧!只求你保佑我们别迷路。玛特廖娜,你怎么老不答应?我问你呢,腰还痛吗?”

他感到奇怪,老太婆脸上的雪怎么老也不化。奇怪,那张脸不知怎么显得特别瘦削,灰白里透着蜡黄,面容严厉而刻板。

旋匠放下缰绳,犹豫起来。他不敢回头看一眼老太婆:他害怕!问她什么,她不答应,同样叫人害怕。最后,为了探个明白,他没有回头,只是去摸她的手。手冰冷,拉起后像鞭子一样落下去。

“这么说她死了。麻烦事!”

这下旋匠哭了。他不只可怜老太婆,更感到懊丧。他想:这世上的事变得真快!他的哀伤刚开了个头,怎么立即有了结尾。他还没来得及跟老太婆好好过日子,对她表表心意,疼爱她,怎么她已经死了。他跟她共同生活了四十年,但这四十年像在雾里一般过去了。酗酒,打架,受穷,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而且,像故意气他似的,正当他感悟到要疼爱老太婆,离了她就没法生活,他实在对不起她的时候,老太婆却死了。

“是啊,她还常常去讨饭!”他回想往事,“是我打发她去向人家讨面包皮的,麻烦事!她,蠢婆娘,再活上十年就好了,要不然,恐怕她以为我当真是那种人。圣母娘娘,我这是往什么鬼地方赶呀?现在不用去看病了,现在该下葬了。往回走!”

旋匠掉转马头,使劲抽他的马。道路变得越来越难走了。现在,连车轭都看不见了。雪橇有时撞到小枞树上,黑糊糊的东西擦伤他的手,在眼前闪过。视野之内又变得白茫茫一片,风雪飞旋。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

密密层层的大雪渐渐变得灰暗了。黄昏已经来临。“我这是往哪儿赶呀?”旋匠突然惊醒过来,“该把她埋了,我却去医院,……像变傻了!”

旋匠又掉转雪橇,又抽起马来。老马鼓足全身的劲,喷着鼻子,开始小跑起来。旋匠接二连三地抽它的背……身后响起撞击声,他虽然没有回头,也知道那是死去的老太婆的头在撞着雪橇。天色变得越来越黑,风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刺骨……….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我要添置一套新工具,接受定货……把钱都交给老太婆……是的!”

后来他无意中把缰绳弄丢了。他寻找起来,想把缰绳捡起来,却怎么也不行。他的手活动不了了……

“算了……”他心想,“反正马认路,它会拉回家的。这会儿真想睡一觉……趁下葬以前,安魂祭以前,最好歇一歇。”

旋匠闭上眼睛,开始打盹。不久他听到马站住不走了。他睁眼一看,自己面前有一堆黑糊糊的东西,像是小木屋,又像大草垛……

他真想从雪橇上爬下来,弄清楚是这么回事,可是全身懒得宁愿冻死,也不想动弹了……于是他安静地睡着了。

他醒过来时,发现已经躺在一间四壁油漆过的大房间里。窗外射进明亮的阳光。旋匠看到床前有许多人,第一件事他就想表明自己是个稳重而懂事的人。

“请来参加老太婆的安魂祭,乡亲们!”他说,“还要告诉东家一声……”“唉,算了,算了!你躺着吧!”有人打断他。

“天哪,是巴维尔·伊凡内奇!”旋匠看到身边的医生吃惊地说,“老爷哪!恩人哪!”他想跳下床,扑通一声给医生跪下,但感到手脚都不听他的使唤,“老爷!我的腿在哪儿?胳膊呢?”

“你跟胳膊和腿告别吧……都冻坏了!唉,唉,你哭什么呀,你已经活了一辈子,谢天谢地吧!恐怕活了六十年了吧——你也活够了!”

“伤心呀,老爷,我伤心呀!请您宽宏大量原谅我!要再活上那么五六年就好了……”

“为什么?”

“马是借来的,得还人家……要给老太婆下葬……这世上的事怎么变得那么快!老爷!巴维尔·伊凡内奇!卡累利阿榨木烟盒还没有做得,槌球还没有做得……”

医生一挥手,从病房里走了出去。这个旋匠——算是完了。

一八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注】①旋匠:对手工艺人的称呼。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作者便几笔勾勒出了主人公形象,既“出色”又“最没出息”,是一个令人赞赏又令人鄙夷的小人物形象。
B.“哀伤向旋匠突然袭来”,是因为旋匠意识到依恋的妻子可能会死去,自此之后,他无忧无虑的生活将随之消逝。
C.“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反复想着,这表现了他对妻子没能过上好日子的深深歉疚和想重振精神、重走人生的愿望。
D.小说结尾部分,从旋匠的恳切的哀求来看,他想做一个有责任心、讲信誉且对美好生活有向往追求之人。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细节描写客观、冷峻,如写旋匠老婆的死,“脸上的雪怎么老也不化”“手冰冷,拉起后像鞭子一样落下去”,读来十分辛酸、悲凉。
B.“风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刺骨……”的环境描写,为后面旋匠想检缰绳但“手活动不了”“开始打盹”等情节理下伏笔。
C.作者将老旋匠和他老婆婚后40年的生活状态集中在一天的时间和一个场景来揭示,以一件不幸之事唤醒一个人灵魂,叙事凝练,意味深长。
D.大房间中医生巴维尔·伊凡内奇的言行既深化了“哀伤”意蕴,又暗示了旋匠这类小人物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3.作品在叙述旋匠的故事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4.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写作比较关注下层人物的生活,语言诙谐,故事辛酸,可称作“含泪的微笑”。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特点。
2024-04-08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九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未婚夫和爸爸

【俄】契诃夫

我听说您快要结婚啦!在别墅舞会上有个熟人问彼得·彼得罗维奇·米尔金。米尔金一听就火了:这是哪个混蛋告诉您的?

大家都这么说,何况凭种种迹象也看得出来……前几天我遇见康德拉什金本人,他亲口说的,你们的事全妥啦,只等从别墅搬回城里,立即举行婚礼……

活见鬼……米尔金想道,就因为我天天在康德拉什金家吃饭,同娜斯坚卡散步……不行,该制止这种流言了,是时候了,弄不好这帮该死的真能包办婚姻……明天我就去跟这个蠢货康德拉什金说清楚,叫他别痴心妄想,我呢,趁早溜之大吉!

第二天,米尔金来到七品文官康德拉什金别墅里的书房,他感到很尴尬,还有几分恐惧。欢迎,彼得·彼得罗维奇!主人迎接他说,娜斯坚卡马上就来……

我,不是来找娜斯坚卡的,米尔金吞吞吐吐地说,窘得直揉眼睛,我是来向您告别的……明天我就要走了……。

您要走,这是什么意思?康德拉什金瞪着眼睛问。

整个夏季你天天来这里,又吃又喝,让人对你抱着希望,你从早到晚跟我那丫头胡扯八道,恐是突然间来一句‘我要走了’!

我……我从来没让人抱什么希望……

当然,您没有求婚,可是您的言行举止意图何在,难道不一清二楚吗?每天来吃饭,每天夜里跟娜斯坚卡手挽着手……难道这一切都是没有用心的?只有未婚夫才天天在别人家吃饭,如果您不是未婚夫,难道我能供您吃喝吗?您得求婚,否则我就……

娜斯坚卡很可爱……是个好姑娘,可是……我们的信念和观点不合。

就这么个原因?康德拉什金眉开眼笑了,哪能找一个跟丈夫观点完全一致的妻子呢?现在你们意见不合,没关系,只要小两口过上一段日子,所有这些疙里疙瘩都会被磨平的……新马路还不好走哩,等来来往往的车辆压一阵子,那就别提多平坦了!

您这话也在理,可是……我配不上娜斯坚卡……

般配,般配!不值一提!你是个好青年!

您还不了解我的种种欠缺……我穷……

无关紧要!您月月领薪水呢,谢天谢地……

我……是个酒鬼……

不不不!我一次也没见您喝醉过!康德拉什金直摆双手。

这老鬼,你骗不了他!米尔金心想,不过,他可真是一心想把女儿推出去呀!他便大声说:除了酗酒成性,我还有另外一些毛病。我受贿……

好孩子,有谁不收受贿赂呢?嘿嘿嘿。瞧他大惊小怪的!

有一件事我一直瞒着您,我……我因为盗用公款在吃官司……

吃官司?康德拉什金惊呆了,是吗?这可是新闻……我不知道有这宗事。那么您盗用的款项很大吗?

十四万四千。

是吗,这可是一笔大数目!没错,这事确实有点西伯利亚的味道……这么一来,我那丫头只能白白断送前程了。既然是这样,那就没话可说了,上帝保佑您吧……

米尔金松了一口气,伸手去拿帽子。

不过嘛,康德拉什金考虑片刻,继续道,如果娜斯坚卡真心爱您,那她可以跟您一道去那里。要是她害怕牺牲,那还叫什么爱情?再说西伯利亚的生活,老弟,可比这里好。要不是拖家带口的,我早去了。您可以求婚!

这老鬼顽固不化!米尔金心想,只要能脱手,把女儿嫁给魔鬼他也干。他又大声说,可是我还没有说完……我吃官司不只因为我盗用公款。我还伪造证据。

反正一个样!只判一次罪!

您听我说,我还没有向您全部坦白……别逼我说出我生活中的隐私……可怕的隐私!

我才不想知道您的那些隐私!琐琐碎碎,不值一提!

不是琐琐碎碎,您要是听说了……了解到我是什么人,您肯定会跟我绝交……我……我是在逃的苦役犯!!

康德拉什金像被黄蜂蜇了一下,猛地从米尔金跟前跳开,简直吓呆了。足足有一分钟,他张口结舌、一动不动地站着,两眼布满恐怖望着米尔金,随后他倒进圈椅里,不住地呻吟。

真没料到……他嘟哝道,走!你走吧!别让我再见着你!哎呀!

米尔金拿起帽子,得意扬扬地朝门口走去……

慢着!康德拉什金叫住他,怎么直到现在还没有逮住你呢?

如今我改名换姓了……逮住我可不容易……

您可能一辈子就这么生活,到死也没人发觉您是谁……等一等!要知道您现在是老实人了,您早已悔过了……上帝保佑您,就这样,您结婚吧!

米尔金直冒冷汗……他实在编不出比在逃的苦役犯更吓人的故事,眼前只有一个办法:什么理由也不说,可耻地逃跑……他正准备夺门而去,这时脑子里又闪过一个念头……

请听我说,您还不了解全部情况,他说,我……我是疯子,而丧失理智的人和疯子是禁止结婚的……

我不信!您别说了!

既然这样,我给您弄一张医生证明!

证明我信,可是您没有……好一个疯子!

过半小时我就把证明给您拿来……回头见!

米尔金抓起帽子,赶紧跑出去。五分钟后他已经走进他的朋友菲秋耶夫医生家,可是倒霉的是,他正赶上医生在整理自己的发型,因为医生刚跟妻子干了一架。

他对医生说:事情是这样的……有人非要我结婚不可,为了摆脱这场灾难,我想出了装疯的主意……你知道,疯子是禁止结婚的……看在朋友面子上,给我开一张疯子证明!

你不想结婚?医生问。

绝对不!

既然这样,那我不能给你开证明,医生一面抚平自己的头发,一面说,不想结婚的人绝不是疯子,恰恰相反,倒是最聪明的人……什么时候你想结婚了,你来,我一定给你开证明……只有到那时才说明你确实发疯了……

(有删改)

【注】①十九世纪末期,俄国革命运动遭到亚历山大三世的疯狂镇压,资产阶级自由派开始谄媚地顺应新环境,同现实妥协。在小市民和大部分知识分子中间,笼罩着一种庸俗猥琐、苟且偷安的习气。②西伯利亚的味道:指流放西伯利亚。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米尔金听到自己就要结婚的流言时非常意外、生气,因为他无意与娜斯坚卡结婚,更不愿被人“包办”婚姻。
B.米尔金整个夏季天天去康德拉什金家吃饭,同娜斯坚卡聊天、散步,这让大家都以为米尔金在追求娜斯坚卡。
C.米尔金为了制止结婚流言去找康德拉什金说清楚情况,这次会面让米尔金有些尴尬和恐惧,这反映了他的心理。
D.康德拉什金一直坚定地要将女儿娜斯坚卡嫁给米尔金,表明他对米尔金很满意,娜斯坚卡也很喜欢米尔金。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对话中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人物少,场景集中,故事情节紧凑。
B.小说的标题“未婚夫和爸爸”是以娜斯坚卡的口吻称呼的,娜斯坚卡虽然出场次数不多,却是小说的关键人物。
C.小说两次写米尔金去拿帽子,准备离开,但都被康德拉什金阻止,情节的变化使小说的行文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D.小说借“结婚”与“不结婚”的一场争论,讽刺了康德拉什金为了达到目的不断向现实妥刻协的庸俗的社会现象。
3.请简要赏析小说中画横线的句子。
4.小说是如何一步步展示矛盾冲突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乞丐

契诃夫

①“仁慈的老爷!行行好,请顾念一下我这个不幸的挨饿的人。我三天没吃东西了……我当了八年的乡村教师,现在失业了。”律师斯克沃尔佐夫打量着他,瞧瞧他那件灰蓝色的破大衣、混浊的醉眼和脸上的红斑,他觉得以前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

②“听着,在前天,我好像在花园街见过您,”他说,“不过那时您对我说您是被开除的大学生,没有说是乡村教师,还记得吗?这很下流,这是诈骗!”

③斯克沃尔佐夫大发脾气,毫不留情地痛斥这个求告的人。这家伙一味说谎,利用别人的仁慈,恰恰亵渎了他出于纯洁的心灵喜欢周济穷人的一片好意。破衣人起先一再辩解,对天发誓,但后来不作声了,羞愧得低下了头。“先生!”他说,一手按到胸口,“确实,我……说了谎!我不是大学生,也不是乡村教师。我原来在俄罗斯合唱团里任职,由于酗酒,我被赶了出来。不说谎又有什么办法呢?”

④“胡说!工作呀,这就是办法!您总能找到借口!那么,您愿意去劈柴吗?”

⑤“好吧,我可以劈……”

⑥斯克沃尔佐夫高兴地搓着手,把厨娘叫了出来,对她说:“奥莉加,把这位先生领到板棚里去,让他劈木柴。”斯克沃尔佐夫赶紧走进餐室,那里的窗子正对着院子,看到他们进了院子。奥莉加气呼呼地打量她的同伴,打开锁着的板棚,“砰”一声恶狠狠地推开了门。那个冒牌教师和冒牌大学生坐到木墩子上,用拳头支着红腮帮,想起心事来。

⑦厨娘将一把斧子扔到他脚旁。破衣人迟疑地拉过一块木柴,把它放在两腿中间,胆怯地用斧子砍下去。

⑧斯克沃尔佐夫的气愤已经消散,他感到有点不安,有点惭愧。他回到书房,“我这样做是为了他好。”一小时后,奥莉加来报告,木柴已劈好。“拿着,把这半卢布交给他,”斯克沃尔佐夫说,“要是他愿意,让他每月都来,活总是有的。”从此,他经常出现:有时把雪扫成堆,有时收拾板棚里的杂物。斯克沃尔佐夫搬家也雇他来帮忙。破衣人没有喝酒,很少说话。搬运完之后,斯克沃尔佐夫吩咐人把他找来。

⑨“我看得出来,我的话对您起了作用,”他说着,递给他一个卢布,“这是您的工钱。我看得出来,您没有喝酒,也不反对工作。您叫什么?”

⑩“卢什科夫。”“那么,卢什科夫,我现在介绍您去做一份工作,您拿上这封信,明天去找我一个同行,他会给您一份抄写的工作。好好工作,把酒戒了,别忘了我对您说的话。”斯克沃尔佐夫很得意,自己总算把这个人拉到了正道上。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斯克沃尔佐夫站在剧院的售票处付钱买票,看到身旁站着一个身材矮小的人,翻着羊羔皮领子,戴一顶旧的海狗皮帽子。“卢什科夫,是您呀?”斯克沃尔佐夫问,“喂,怎么样?现在做什么事?日子过得好吧?”

“还可以,现在我在一位公证人那里工作,每月拿三十五个卢布,先生。”

“哦,谢天谢地。太好了!我为您感到高兴,非常非常高兴,卢什科夫!要知道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的教子。要知道这是我把您推上了正道。”

“我既感激您,也感激您家的厨娘,求上帝保佑这个善良而高尚的女人身体健康!您那时讲得很正确,这一点,我当然至死都感激不尽。不过,说实在的,真正救我的是您家的厨娘奥莉加。”

“这是怎么回事?”

“当初我去您家劈柴,我一到,她总是这样开始:‘唉,你这个酒鬼!你这个天地不容的人!你怎么不死呀!’然后坐在我对面,发起愁来,瞧着我的脸,哭着说:‘你是个不幸的人!你活在世上没有一点快活,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你这酒鬼,也要下地狱,也要遭火烧!你这苦命人啊!’您知道,尽是这类的话。她为我耗了多少心血,为我流了多少眼泪,这些我没法对您说。但重要的是,她替我劈柴!要知道,先生,我在您家里连一根柴也没有劈过,全是她劈的!为什么她要挽救我,为什么我瞧着她就决心痛改前非,不再酗酒,这些我对您也解释不清。我只知道,她的那些话和高尚的行为使我的心灵起了变化,是她挽救了我,这件事我永世不忘。不过现在该入场了,里面正在打铃。”卢什科夫鞠躬告辞,找他的楼座去了。

(有删改)

1.第①段和第段关于“乞丐”的外貌描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乞丐”破败的穿着、醉酒的外貌,表现其潦倒落魄。
B.第段写“乞丐”穿的是“羊羔皮”“海狗皮”,表现其生活境遇的好转。
C.作者通过这两段对卢什科夫的外貌描写,运用对比,为情节的展开留下了悬念,埋下了伏笔。
D.在律师看来,卢什科夫外貌的变化是因为他对“乞丐”的帮助,表现了律师自以为是的性格特点,与厨娘对“乞丐”的帮助相映成趣,使情节展开更为虚幻、曲折。
2.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斯克沃尔佐夫开头毫不留情痛斥乞丐,是因为乞丐利用了他的仁慈,亵渎了他的好意。这与两年后他见到卢什科夫时感到非常高兴形成鲜明的对照。
B.卢什科夫以冒牌教师、冒牌大学生的身份行乞,只是因为失业、挨饿,才沦落到如此地步。虽然工作能力强,有手艺,但别人不要。
C.斯克沃尔佐夫“高兴地搓着手”“气愤已经消散”,说明他被乞丐的可怜身世感动了,动了恻隐之心,想要帮助他,为下文做伏笔。
D.奥莉加先“恶狠狠地推开”,后骂“到了另一个世界,你这酒鬼,也要下地狱,也要遭火烧!你这苦命人啊!”可见她对乞丐始终没存丝毫好感、同情。
3.假如小说从卢什科夫的视角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与原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相比较,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请简要阐述。
4.有人说本文结尾画龙点睛,构思巧妙,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妙处。
2024-04-01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统一监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人物

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齐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齐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他对涅维拉齐莫夫小声说。

①涅维拉齐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②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③各处的教堂钟声齐鸣,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上帝保佑,您也会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齐莫夫!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齐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钟声变得越来越响……

要不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齐莫夫想。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齐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惧怕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齐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齐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注】①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公写贺信时,既尊称对方为阁下、父亲、恩人,又在心里骂他混蛋,表明他对收件人既爱又恨。
B.文中主人公转述的“将军”“普罗什金”等人的事迹,暗示了沙皇俄国时代官场的黑暗腐败。
C.“钟声变得越来越响”,这里通过环境描写来暗示主人公因找不到出路,心中苦恼愈加强烈。
D.主人公在值班室的大量内心独白表明他充满物质欲望,对现实生活强烈不满,可又无可奈何。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中,“凑”字既写出了主人公对外面生活的向往,又是为了表现室外环境嘈杂扰耳。
B.第②句中“涌”字有力度,“涌”来的不只是复活节的钟声与春天的清新空气,还有诱惑。
C.第②句中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室内环境描写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值班室内主人公内心的苦闷。
D.第③句中,“只有”“还得”“每年都”等词或短语的运用,强化了人物情感的表现。
3.对话是小说展开情节、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请结合文中看门人与主人公的对话简要分析。
4.“蟑螂”这一意象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明。
2024-03-0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平的镜子

契诃夫

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我们关上身后的房门,可是房间里仍然有风,吹拂墙角上堆着的一叠叠纸张。亮光落在那些纸上,我们就看见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挂着我家祖先的肖像。

我们的脚步声响遍整个房子。我咳嗽一声,就有回声来接应我,这类回声从前也接应过我家祖先发出的响声呢……

房外风声呼啸和哀叫。壁炉的烟囱里似乎有人在哭,哭声响着绝望的音调。大颗的雨点敲打乌黑昏暗的窗子,敲打声惹得人满心愁闷。

“啊,祖宗呀,祖宗!”我说,意味深长地叹气。“假使我是作家,那么我瞧着这些肖像,就会写出篇幅很大的长篇小说来。要知道,这些老人当初每一个都年轻过,每一个男的或者女的都有过爱情故事……而且是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呀!比方说,看一看这个老太婆吧,她是我的曾祖母。这个毫不俊俏、其貌不扬的女人,却有过极其有趣的故事。你看见吗?”我问妻子说,“你看见挂在那边墙角上的镜子吗?”

我就对妻子指着一面大镜子,它配着乌黑的铜框,挂在墙角上我曾祖母肖像旁边。“这面镜子有点邪气:它生生把我的曾祖母毁了。她花很大的一笔钱买下它,一直到死都没有离开过它。她黑夜白日地照这面镜子,一刻也不停,甚至吃饭喝水也要照。每次上床睡觉,她都带着它,放在床上。她临终要求把镜子跟她一块儿放进棺材里。她的心愿没有实现,因为棺材里装不下那么大的镜子。”

“她是个风骚的女人吧?”我的妻子问。

“就算是吧。然而,难道她就没有别的镜子?为什么她单单非常喜欢这面镜子,却不喜欢别的镜子呢?莫非她就没有更好点的镜子?不,不,亲爱的,这当中包藏着一宗吓人的秘密呢。据人们传说,这面镜子里有个魔鬼作祟,偏巧曾祖母又喜爱魔鬼。当然,这些话都是胡扯,可是,毫无疑问,这面配着铜框的镜子具有神秘的力量。”

我拂掉镜面上的灰尘,照一照,扬声大笑。原来这面镜子不平整,把我的脸相往四下里扯歪,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

“我曾祖母的爱好可真是奇怪!”我说。

我的妻子迟疑不决地走到镜子跟前,也照一下,顿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她脸色煞白,四肢发抖,大叫一声。烛台从她手里掉下来,在地板上滚一阵,蜡烛灭了。黑暗包围了我们。我立刻听见一件沉重的东西掉在地板上的声音:原来妻子倒在地下,人事不知了。

风哀叫得越发凄厉,大老鼠开始奔跑,小耗子在纸堆里弄得纸张沙沙响。等到一扇百叶窗从窗口脱落,掉下去,我的头发就根根直竖起来,不住颤动。月亮在窗外出现了……我抱起我的妻子,迅速离开了祖宗的住所。她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过来。

“镜子!把镜子拿给我!”她醒过来以后说,“镜子在哪儿?”

这以后她有整整一个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老是要求把那面镜子拿给她。她痛哭,扯着脑袋上的头发,在床上翻来覆去。医生说她可能会死于精力衰竭,她的情况极其危险,我这才勉强克制恐惧,来到祖宗的住所,从那儿取来曾祖母的镜子拿给她。她一看见它,就快乐得哈哈大笑,然后抓住它,吻它,目不转睛地瞅着它。

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她却还是在照那面镜子,一会儿也不肯离开它。

难道这就是我吗?她小声说,脸上除了泛起红晕以外,还现出幸福和痴迷的被情。“对,这就是我!大家都说谎,只有这面镜子例外!人们都说谎,我的丈夫也说谎!啊,要是我早点看见我自己,要是我早知道我实际上是什么模样,那我就不会嫁给这个人!他配不上我!我的脚旁边应当匍匐着最漂亮和最高贵的骑士才对!……”

有一次我站在妻子身后,无意中看一下镜子,这才揭开可怕的秘密。我看见镜子里有一个女人,相貌艳丽夺目,我生平从没见过这样的美人。这是大自然的奇迹,融合了美丽、优雅和端庄。然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我那难看、笨拙的妻子在镜子里却显得这么漂亮?这是什么缘故?

这是因为不平的镜子把我妻子难看的脸往四下里扯歪,脸容经过这样的变动,说来也凑巧,倒变得漂亮了。负乘负等于正嘛。

现在我俩,我和妻子,坐在镜子跟前,眼巴巴地瞧着它,一刻也不放松:我的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了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然而我妻子的脸却妩媚迷人,我心里猛然生出疯狂而着魔的热情。

“哈哈哈!”我狂笑着。

我的妻子却在小声说话,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我多么美啊!”

(选自《契诃夫小说选》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平的镜子有着神奇的魔力,不仅让曾祖母着迷,也让“我”的妻子在迟疑不决地照了镜子后,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B.曾祖母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她的存在生动地说明自私自利、乐于相信假象有其深刻历史渊源和一定社会基础。
C.妻子长相丑陋,镜子恰好将其丑陋扭曲成艳丽的容颜。她因此溺于幻象,认为所有人都在欺骗,只有镜子才是真实的。
D.镜子本应反映人的真实容貌,但“不平的镜子”却混乱美丑,扭曲真相,作者借此反映不良的社会现象,讽刺人性弱点。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对祖宗住所的环境做了较为详细地描写,突出古老陈旧和荒寂破败的特点,渲染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
B.文中画浪线的句子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手法,写出了妻子面对镜中美丽的自己,难以置信又沉迷其中的矛盾心理。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着重刻画曾祖母与妻子两个人物,刻画曾祖母是为了与妻子进行对比,凸显妻子的形象特征。
D.“不平的镜子可以颠倒美丑”,这一秘密直到几近结尾才被揭示出来,之前处处隐藏,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3.我的妻子痴迷那面神秘镜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契诃夫善于讽刺,试以本篇小说为例,谈谈其讽刺效果是如何实现的。
2024-03-0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妙的结局

(俄)契诃夫

列车长斯特奇金有一天不当班,在他家里坐着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一个四十岁上下、相貌端庄、身体壮实的女人。她专事说媒。斯特奇金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抽着雪茄,说:认识您非常愉快。我吧,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已经五十二岁了,也就是说,在我这样的年龄,本该子女成群了。我的职业是稳定的。财产虽说不多,但要养活心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完全不成问题。我私下里告诉您,除了薪水,我在银行里还有存款,这些钱是按我的生活方式节省下来的。我为人正派,滴酒不沾,过着严谨而合理的生活。可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有所欠缺——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生活的伴侣,我像个到处漂泊的匈牙利人,居无定所,没有任何娱乐,没有人可以商量,一旦生病,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等等,等等。我这人受过教育,又有钱。因此,我十分希望徐门能来牵线——也就是说,跟一位般配的女士缔结合法婚姻。

这不成问题,她又说,那么您,尼古拉·尼古拉伊奇,想找个什么样的新娘呢?

我吗?那就随缘吧。

讲到缘分,当然也对。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有人喜欢黑头发的,有人却喜欢金发女郎。

您知道吗,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斯特奇金庄重地叹息道,我为人正派,性格刚强。美貌以及一般的外表在我看来是次要的,因为,您也知道,脸蛋不能当水喝,娶个漂亮老婆要操心的事太多。我这么认为:一个女人重要的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里,也就是说,她要心地善良,各方面的品性都好。……不用说,如果老婆长得富态,看着当然舒服,不过,这对双方的幸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智慧。可是老实说吧,其实女人也用不着智慧,因为有了智慧她就会自命不凡,就会想入非非。最主要的是,她得敬重我,她得明白,是我给了她幸福。

那当然。

好吧,现在来谈谈名词问题……富贵人家的千金我不要。我不能作践自己,居然为了金钱去结婚,我希望我不至于吃女人的面包,而是要她吃我的面包,还要让她心里明白这一点。可是穷苦人家的姑娘我也不能要。我这人虽说有点钱财,虽说我结婚不是出于贪财,而是出于爱情,但是,我也不能娶个穷女人,因为,您也知道,现在物价昂贵,再说日后还要生儿育女。

可以找个有陪嫁的。媒婆说。

列车长考虑了一下,说:

不,谢谢您。承您好心关照,我心领了。现在容我问一下:您给人张罗一个新娘要收多少钱?

要得不多。您按老规矩给个二十五卢布外加一件衣料,我就多谢了……至于找有陪嫁的女人,那就是另一个价码了。

斯特奇金在胸前交叉抱着胳膊,开始沉思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叹口气说:

这价太贵了……

一点儿也不算贵,尼古拉·尼古拉伊奇!从前吧,做成的婚事多,收费也就便宜些,如今这年头,我们能挣几个钱呀?要是在不持斋的月份,能挣上两张二十五卢布,那就得谢天谢地了,老实告诉您,老爷,光靠说媒我们是发不了财的。

斯特奇金疑惑不解地望着媒婆,耸耸肩膀。

哼!真没想到,干那种事居然能挣大钱。五十卢布!那可不是每个男人都能挣到这个数目的!请喝呀,别客气……

媒婆又干一杯,眉头不皱一下。斯特奇金默默地把她从头到脚打量一番,说:

五十卢布……这么说,一年就是六百哪……请喝呀,别客气……有这么多红梨,您可知道,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您给自己找个新郎,也不难呀……

媒婆不好意思了。斯特奇金也不好意思了,他挨着她坐下。

一阵沉默。斯特奇金开始大声擦鼻涕,媒婆则满脸通红,羞答答地望着他,问:

那么您,尼古拉·尼古拉伊奇,一月有多少收入呢?

我吗?七十五卢布,不算奖金……另外,我们在硬脂蜡烛和兔子上也有些进账。

在沉默中又过了一分钟。斯特奇金站了起来,开始激动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我不找年轻姑娘,他说,我是上了年纪的人,我需要那种……像您那样……中年以上、做事稳重、有您那种身段的女人……我觉得您的那些品性正合我的心意。我这人作风正派,滴酒不沾,如果您也中意,那……那就最好不过了!请允许我向您求婚!

媒婆激动得掉下了眼泪,随即又吃吃笑起来。为了表示同意,她立即跟斯特奇金碰杯。

好了,喜气洋洋的列车长说,现在容我来向您说明,我希望您怎样待人接物,怎样持家过日子……我希望我的妻子要明白,我是她的恩人,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一八八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有删节)


【注释】①门,希腊神话中的婚姻之神。他读错了。②俄语中“名词”与“实际”谐音,他读错了。③按东正教习俗,在持斋的月份不举行婚礼。④应为“红利”,他读错了。⑤指查抄火车上的蜡烛。⑥指向逃票乘客索要钱物。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媒婆不好意思了。斯特奇金也不好意思了,他挨着她坐下”说明他们都很害羞,怀有初恋般美好幸福的感觉。
B.小说几次写到列车长斯特奇金的择偶条件,恰恰说明斯特奇金在择偶上是有目的性的,而在小说开头却没有直接说出来。
C.斯特奇金说富贵人家的千金他不要,这表明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想找的是一个跟自己过日子的爱人。
D.斯特奇金不想找年轻姑娘,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五十二岁了,难以找到年轻的姑娘,这说明他十分理智。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了列车长斯特奇金的一大段话,看起来好像是废话,而这正说明斯特奇金为人虚伪。
B.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叙述故事、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同时小说善于用细节来刻画人物。
C.因为媒婆身段好、富态,并且朴实、端庄、稳重,所以她最终成为了列车长斯特奇金的结婚对象。
D.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媒婆也是一个很看重金钱的人,可见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不着痕迹却入木三分。
3.列车长斯特奇金的语言描写中存在多处自相矛盾,请结合这些矛盾分析其人物形象。
4.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标题的妙处。
2024-01-1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凶犯

【俄】契诃夫

在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无比的庄稼汉,穿着花粗布衬衫和打补丁的裤子。他的脸上胡子拉碴的,一脸的麻子,两条浓眉耷拉着,让人很难看清他的眼睛。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漠。他还光着脚。

“杰尼斯·格里戈里耶夫!”审讯官开口说道,“你往前站一点儿,回答我们的问题。本月7日,也就是77日早晨,铁路护路员巡查路况时,在141俄里处,当场发现你在拧铁轨上用来固定枕木的螺丝帽。瞧,就是这种螺丝帽……他便把你和螺丝帽扣留了。是这样吗?”

“啥?”

“事情是护路员说的那样吗?”

“是的。”

“好的。嗯,那你拧螺丝帽干吗?”

“啥?”

“你别老‘啥、啥’的,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你拧螺丝帽干吗?”

“要是不干吗,我就不去拧了。”杰尼斯声音嘶哑地说,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

“那你用螺丝帽做什么?”

“就那种螺丝帽吗?我们用它做钓鱼坠儿……”

“你说的‘我们’是指哪些人?”

“我们,就是老百姓呗……也就是克利莫夫斯克村的农民。”

“听着,老兄,你别跟我装糊涂了,用不着胡扯什么钓鱼坠儿!”

“我打娘胎里生下来就没撒过谎,在这里我敢撒谎……”杰尼斯嘟囔着,眨巴着眼睛,“再说了,大人,没有坠儿能行吗?你把鱼饵或者蚯蚓挂到鱼钩上,要是没有坠儿,它能沉到水底吗?我撒谎了吗……”杰尼斯发出了一阵冷笑。

“这样说来,你拧下这个螺丝帽就是为了拿它做鱼坠儿了?”

“不为这个又为啥呢?它又不能当羊拐子玩儿!”

“你也可以拿铅块、子弹壳做坠儿啊,或者钉子什么的……”

“铅块在路上捡不到,得去买,而钉子又不合适。螺丝帽虽然难弄,但比其他东西都要好……很沉,而且有个窟窿。”

“你装什么糊涂!难道你还没弄清楚,笨蛋,你这一拧会拧出什么后果?如果护路员没有发现,火车就有可能脱轨,就会死很多人!而这些人是你害死的!”

“大人!我干吗要害他们呢?难道我是恶棍吗?”

“在你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火车出了事故呢?你虽然只拧掉了一个螺丝帽,但也许火车就是因为这而出了事!”

杰尼斯阴笑着,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看着审讯官。“得了吧!这些年来,全村人都在拧螺丝帽,还不是照样平安无事?假如我撬了铁轨或是搬了一根木头放在铁路上,哎呀,那么,火车可能会翻掉,可是……呸!就那么一个螺丝帽!”

“你知道不,就是那些螺丝帽把铁轨固定在枕木上的!”

“这个我们懂……我们又没拧下所有的螺丝帽……还留着许多呢。”

杰尼斯打了个哈欠,并在嘴巴上画了个十字。

“去年这里就有一列火车脱轨,”审讯官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去年的火车脱轨了……我终于弄明白了!”

“您可是读过书的人,所以您是懂道理的人,您刚才所说的,句句在理。而那个护路员不过就是个乡巴佬,什么都不懂。他抓住我的衣领就把我给拽来了……”

“你听着,《刑法》第一千零八十一条规定:凡蓄意破坏铁路,致使该路上行驶中的运输工具发生危险,且肇事者明知该行为有可能将造成灾难——你不可能不知道,拧掉螺丝帽会引发什么后果——该肇事者当判处流放并服苦役。”

“您当然知道得最清楚了……我们是睁眼瞎……我们哪懂这些啊!”

“你其实什么都懂!你只是在撒谎,装糊涂而已!”

“我为什么要撒谎呢?如果您不信,就到村里去问……没有鱼坠儿只能钓到欧鳇鱼。”

“嗨,住嘴……”

整个法庭鸦雀无声。杰尼斯不时地变换双腿的位置,望着铺着绿色桌布的桌子,使劲儿眨巴着眼睛,仿佛他看到的不是铺着绿绒布的桌子,而是刺眼的阳光,审讯官在快速地写着什么。

“我可以走了吗?”杰尼斯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不行。我得先把你抓起来,然后让你去坐牢。”

杰尼斯不再眨眼,微微抬起浓眉,疑惑地望着审讯官。

“为什么要坐牢呢?大人,我没空,我还得去赶集呢,还得到叶戈尔那里要回三卢布的油钱……”

“住嘴,别吵了……”

“如果真的犯了事,我也认了,可就这样去……要是您怀疑我欠税,我的大人,您可别相信村主任……村主任算账时净作假,这一点我可以向老天爷赌咒……”

“我烦透你了,喂,谢苗!”审讯官吼道,“把他带下去!”

“我们家三兄弟,”杰尼斯嘟囔着,两名强壮的法管正拽着他走出审讯室,“兄弟帮兄弟又不是义务……兄弟交不上税,而我杰尼斯却去承担什么责任……你是什么狗屁法官! ……你们应该靠体事断案,不应该无中生有……哪怕是该被刀剐,也得犯了事才行啊,也要凭良心啊……”

(发表于18857月俄国沙皇统治时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对杰尼斯的外貌描写,给我们展示出一位形象邋遢的庄稼汉形象。从他表情的冷漠,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所犯的罪过心知肚明而又满不在乎的心态。
B.面对审讯官的问话,杰尼斯多次含混其词,答非所问,反映出杰尼斯的愚昧和无知。审讯官对杰尼斯的回答很气愤。
C.审讯官在问话过程中逐渐识破了杰尼斯的诡计,不断指责杰尼斯装糊涂、撒谎,虽然杰尼斯极力辩解,但审讯官不为所动,可以看出审讯官审案经验的丰富。
D.小说中多次写到杰尼斯面对审讯时眼神的变化,都反映出他的心虚,不敢正视审讯官的目光。
2.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拧铁轨上螺丝帽这一事件,杰尼斯和审讯官的对话出现多次错位,反映出二者所处社会阶层和认知层次的不同。
B.文中画横线处杰尼斯“我们”一词的使用,看似无意的将其他村民供出,实际是杰尼斯为了减轻罪责而采取的自保行为。
C.小说在作品中没有直接表明作者的主观态度,而是客观冷静地写人叙事,同时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思考空间。
D.作者从看似荒唐可笑的审讯过程中,为我们揭示出当时沙皇俄国统治下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
3.三段式推理,是由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简单性质判断连接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简单判断作为结论的推理。一般是用一个大前提(一般性原则)和一个小前提(附属于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推断出一个符合大前提的结论(特殊化陈述)。请结合二人庭审辩论时对各自认定事实的陈述,仿照示例,从审讯官的角度,写出一个三段式推理。
示例:杰尼斯①大前提:缺失一个螺丝帽不会导致火车脱轨翻车
②小前提:我只是拧掉了一个螺丝帽
③结论:我的行为和火车脱轨翻车无关
4.班级即将举办契诃夫小说阅读欣赏交流探讨会。请以小说《凶犯》为探讨对象,赏析小说中的对话艺术。
2023-12-2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公务员之死

【俄】契诃夫

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坐在剧院第二排座椅上,正拿着望远镜观看轻歌剧《科尔涅维利的钟声》。他看着演出,感到无比幸福。但突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睛往上翻,呼吸停住了……他放下望远镜,低下头,便……阿嚏一声!他打了个喷嚏,无论何时何地,谁打喷嚏都是不能禁止的。庄稼汉打喷嚏,警长打喷嚏,有时连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人人都打喷嚏。切尔维亚科夫毫不慌张,掏出小手绢擦擦脸,而且像一位讲礼貌的人那样,举目看看四周:他的喷嚏是否溅着什么人了?但这时他不由得慌张起来。他看到,坐在他前面第一排座椅上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头和脖子,嘴里还嘟哝着什么。切尔维亚科夫认出这人是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他在交通部门任职。

“我的喷嚏溅着他了!”切尔维亚科夫心想,“他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

切尔维亚科夫咳嗽一声,身子探向前去,凑着将军的耳朵小声说:

“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

“没什么,没什么……”

“看在上天份上,请您原谅。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请坐下吧!让人听戏嘛!”

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了,他傻笑一下,开始望着舞台。他看着演出,但已不再感到幸福。他开始惶惶不安起来。幕间休息时,他走到布里扎洛夫跟前,在他身边走来走去,终于克制住胆怯心情,嗫嚅道:

“我溅着您了,大人……务请宽恕……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怎么老提它呢!”将军说完,不耐烦地撇了撇下嘴唇。

“他说忘了,可是他那眼神多凶!”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不时怀疑地瞧他一眼。“连话都不想说了。应当向他解释清楚,我完全是无意的……这是自然规律……否则他会认为我故意啐他。他现在不这么想,过后肯定会这么想的!……”

回家后,切尔维亚科夫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了妻子。他觉得妻子对发生的事过于轻率。她先是吓着了,但后来听说布里扎洛夫是“别的部门的”,也就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礼道歉的好,”她说,“他会认为你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当!”

“说得对呀!刚才我道歉过了,可是他有点古怪……一句中听的话也没说。再者也没有时间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找布里扎洛夫解释……走进将军的接待室,他看到里面有许多请求接见的人。将军被围坐在其中,他已经开始接受呈文了。询问过几人后,将军抬眼望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在‘阿尔卡吉亚’剧场,如果大人还记得的话,”庶务官开始报告,“我打了一个喷嚏,无意中溅了……务请您原……”

“什么废话!……天知道怎么回事!”将军扭过脸,对下一名来访者说,“您有什么事?”

“他不想说!”切尔维亚科夫脸色煞白,心里想道,“看来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要跟他解释清楚……”

当将军接见完最后一名来访者,正要返回内室时,切尔维亚科夫一步跟上去,又开始嗫嚅道:

“大人!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只是出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务请您谅解,大人!”

将军做出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挥一下手。

“您简直开玩笑,先生!”将军说完,进门不见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切尔维亚科夫想,“根本不是开玩笑!身为将军,却不明事理!既然这样,我再也不向这个装腔作势的人赔不是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再也不来了!真的,再也不来了!”

切尔维亚科夫这么思量着回到家里。可是给将军的信却没有写成。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这信该怎么写。只好次日又去向将军本人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了大人,”当将军向他抬起疑问的目光,他开始嗫嚅道,“我不是如您讲的来开玩笑的。我来是向您赔礼道歉,因为我打喷嚏时溅着您了,大人……说到开玩笑,我可从来没有想过。在下胆敢开玩笑吗?倘若我们真开玩笑,那样的话,就丝毫谈不上对大人的敬重了……谈不上……”

“滚出去!!”忽然间,脸色发青、浑身打战的将军大喝一声。

“什么,大人?”切尔维亚科夫小声问道,他吓呆了。

“滚出去!!”将军跺着脚,又喊了一声。

切尔维亚科夫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他来到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迷迷糊糊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咽了气。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向布里扎洛夫将军前后进行了多达六次的“道歉”,而且一次比一次显得郑重、真诚而又卑怯、悲戚。
B.当切尔维亚科夫内心惶恐不安地把自己的失态告诉妻子时,她建议丈夫再次去向长官道歉,这说明她的思想意识中,仍然有根深蒂固的奴性心理和等级观念。
C.小说从批判市侩意识的角度观察和反映生活,写出了丧失人格意识的奴性心理对于强权和暴力的恐惧和服从。
D.小说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思想庸俗、生活猥琐的小市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恨,也表达了其对罪恶的等级制度的控诉。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好的晚上”“心情美好”“无比幸福”写出了主人公在观赏歌剧时的轻松快乐,与后文他的心惊胆战形成鲜明对比。
B.妻子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与前者的卑怯形成对比,劝主人公去道歉这一情节在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的性格特征。
C.小说灵活地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这一典型形象。
D.小说的格调幽默诙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喷嚏对主人公的影响,也使人物的心理变化逐步显现。
3.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概述。
4.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公务员的死亡?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2023-12-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 高一必修下册 第13课知能达标训练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人物

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齐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齐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他对涅维拉齐莫夫小声说。

①涅维拉齐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②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③各处的教堂钟声齐鸣,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上帝保佑,您也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齐莫夫①!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齐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钟声变得越来越响……

要不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齐莫夫想。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齐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惧怕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齐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齐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注】①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公写贺信时,既尊称对方为阁下、父亲、恩人,又在心里骂他混蛋,表明他对收件人既爱又恨。
B.文中主人公转述的“将军”“普罗什金”等人的事迹,暗示了沙皇俄国时代官场的黑暗腐败。
C.“钟声变得越来越响”,这里通过环境描写来暗示主人公因找不到出路,心中苦恼愈加强烈。
D.主人公在值班室的大量内心独白表明他充满物质欲望,对现实生活强烈不满,可又无可奈何。
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中,“凑”字既写出了主人公对外面生活的向往,又是为了表现室外环境嘈杂扰耳。
B.第②句中“涌”字有力度,“涌”来的不只是复活节钟声与春天的清新空气,还有诱惑。
C.第②句中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室内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值班室内主人公内心的苦闷。
D.第③句中,“只有”“还得”“每年都”等词或短语的运用,强化了人物情感的表现。
3.对话是小说展开情节、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请结合文中看门人与主人公的对话简要分析。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常常富有象征性与暗示性,请以文中的“蟑螂”意象具体分析。
2023-12-1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阳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苦恼

(俄)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态、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它多半在想心思。

姚纳和他的瘦马已经有很久停在那个地方没动了。他们还在午饭以前就从大车店里出来,至今还没拉到一趟生意。街灯的黯淡的光已经变得明亮生动,街上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姚纳抖动一下缰绳,于是从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来……那个军人坐上了雪橇。车夫吧哒着嘴唇叫马往前走,那匹瘦马也伸长脖子,弯起它那像棍子一样的腿,迟疑地离开原地走动起来了……

姚纳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什么?”军人问。姚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姚纳就又伸长脖子,微微欠起身子,用一种稳重的优雅姿势挥动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

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

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把套靴踩得很响,互相诟骂,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姚纳抖动缓绳,吧哒嘴唇。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

“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对着姚纳的后脑勺喷气。“快点跑!嘿,老兄,瞧瞧你的这顶帽子!全彼得堡也找不出比这更糟的了……”姚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驼子骂个不停,诌出一长串稀奇古怪的骂人话。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姚纳就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诸位先生,照这样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他什么时候才会把我们拉到呢?”

“那你就稍微鼓励他一下……给他一个脖儿拐!”姚纳与其说是感到,不如说是听到他的后脑勺上啪的一响。

“赶车的,你有老婆吗?”高个子问。

“我?嘻嘻……我的老婆现在成了烂泥地啰……现在我的儿子也死了,可我还活着……”

姚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姚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后来他们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袭过来……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姚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

“回大车店去!”他想。那匹瘦马仿佛领会了他的想法,就小跑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姚纳已经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空气又臭又闷。

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嗽一嗽喉咙。“老弟,我的儿子死了……你听说了吗?这个星期在医院里死掉的……”姚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老人就叹气……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

“去看一看马吧。”姚纳想。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的马就站在那儿。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关于他的儿子,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

“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要是他活着就好了……”

姚纳沉默了一忽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玛·姚内奇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纳丧子后无处倾诉自己的痛苦,无人愿意真心倾听他的无边的苦恼,其遭遇与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有相似性。
B.军人对姚纳的遭遇仅是礼节性的敷衍,这跟社会地位不同造成的隔膜有关。而与姚纳同处社会底层的年轻的车夫却一言不发蒙头睡觉,实在发人深省。
C.姚纳讲述自己遭遇的话语多用不连贯的短句,这既与他卑微的身份有关,也与他内心深藏着无边的痛苦难以措辞有关。
D.文中多次用简洁的笔墨写到雪景。“雪”在本文中有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主旨等多重作用。
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讲述了一个死了儿子的老马车夫想向别人倾诉而不得的故事,语言幽默讽刺,主题耐人寻味。
B.小说开头部分写到姚纳与小母马的相互映衬,暗示人与马相依为命,互为知己,为后面人与马对话做铺垫。
C.姚纳回过头努动他的嘴唇,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这个细节表现姚纳看见上层社会的军官激动的心态。
D.整体构思中,作者将“人与人”“人与马”的关系鲜明对比,军官、青年等四种人与马构成强烈反差,揭示主题。
3.请以马车夫姚纳为例,谈谈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
4.小说结尾写姚纳尽情地向自己的瘦马倾诉自己的丧子之痛。这样写有何作用?
2023-12-1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